Wow_Senior wrote:台灣紡織的未來在哪?這個問題不要說現在問了。在考上的那時候問也是。...(恕刪) 呵呵....我早大大您好幾年那時台北工專的最後一個志願是礦冶工程科~~(工業建國,吾校任重,莘莘學子,工程前鋒...)
出身平凡,也沒比別人聰明,但是從小努力A段班、國立名校高中、國立第一學府、世界前五大商業碩士 可以跟五國人用不同語言溝通然後呢?老婆也是要追才有,錢也是要賺才有,一樣還不是要養家活口去買台嬰兒車也不會因為我念啥學校算我便宜啊!一個朋友,老爸教授,他從小被送到國外、加拿大世界前五十大名校大學、世界第一哈佛碩士還不是一樣要為生活忙碌,快40了也忙到忘記結婚,身體不好一樣得被麻醉等開刀社會現實,有錢才是真的就算現在年紀不老不小,被叫聲董A,又如何?過去種種也只是代表曾努力過口袋有錢才是真的過去都如浮雲…社會現實,除非含金湯匙出生,一輩子不用工作,做自己喜歡的事,否則一樣忙忙碌碌曾經年少輕狂不可一世,認為自己超強打滾後才發現真的人外有人…
power-led wrote:回想當年家境清寒,當...(恕刪) 樓上的,你的敘述,勾起二十多年前的回憶.當年放棄高中,選擇五專,就是考慮大學錄取率低.若考上私立大學,家中經濟狀況無法負擔.不如選擇五專,畢業當兵後,早早工作賺錢.當年高中563,五專636今年退伍剛好20年,時間過的好快啊.....................
我1996年同時推甄上建中和成功當時只想說唸建中可以會太操就跑去唸成功,現在回想起來真是白痴到了極點在成功完過頭,三年後上了最高學府是海拔標高的高出社會人家問我什麼學校畢業我都說成功高中arlo1011 wrote:台北,新北地區長大的人,只要是民國70
arlo1011 wrote:建中每屆幾乎都要60...(恕刪) 我那一屆建中最低錄取分數是593分,不過數學滿分聽說是破紀錄的多...paroing wrote:呵呵....我早大大您好幾年那時台北工專的最後一個志願是礦冶工程科~~(工業建國,吾校任重,莘莘學子,工程前鋒...) 我北工就是只能上礦冶工程科...
REALPOWER wrote:曾經年少輕狂不可一世,認為自己超強打滾後才發現真的人外有人… 我那屆是601分進建中第一次期中考之後我就知道人外有人了怪物一堆放學後籃球抱著往操場衝第一12/6前一個月校慶編校刊請公假忙社團12/12某校校慶請公假病假事假跑去參加人家校慶把妹期中考期末考還是那幾隻前三名自己拚死拚活熬夜讀還不一定能摸到前十考大學前人家一樣正常過日子打球玩樂照舊輕鬆就是台大只能告訴自己比自己強的永遠大有人在出了社會感觸更是深
過往的北區聯招,除了五專外,高中,高職還特別分公立私立,這也造成了一些刻板印象,意即公立學校比較好,比較優秀,私立的程度差學費貴,問題那時公立的學校少,大家擠破頭,除非程度夠優的否則上不了,再加上大學聯招錄取率也不到30%,二,三專也不到20%,所以那時如果沒上公立高中的話,很多人都會選擇去讀五專,再來才是公立高職,省得讀高職時還要再擠一次二專,除非連五專也落到後段學校.也因如此,一些風評佳的私立高中(如再興,延平,辭修,東山等)根本不參加聯招,寧可獨招,這些私中的實力可不差,其他參加大規模集體聯招的就比較不是那麼一回事,而在20年前(或更早)的時候,如果讀的是一般的私立高中職,通常會被打上升學無望的標籤,給人異樣眼光(不像現在一般私立高中職學生好歹都能考上什麼科大技術學院),想當然那年代很多私立高中職教育態度都是放牛吃草,反正能賺錢收學生都好,學生自然也自暴自棄,再加上那時候幫派滲透校園情況遠比現在嚴重,尤其是夜校生,政府又不正視下,校安自然每下愈況,你大概不知道十幾二十年前老李在當總統那時期,校外人士可以囂張到入校內直接砍人,混幫派的同學動不動就在教室藏刀藏棍,公然在學校天天恐嚇勒索其他同學,甚至逼同學參加幫派,錢帶不夠多就照三餐算帳,參加幫派的女生可以把她不爽的女同學拿刀毀容,夜間部學生畢業典禮一結束馬上找地方械鬥,當晚就鬧出人命,這些事都有新聞(1990-1999年)可以去查.現在因為高中職往上升學管道多很多,一般私校學生已經不像以前自暴自棄,私立學校也有他們的辦學績效壓力,再加上少子化他們也怕找不到學生,以及後來幫派入校問題受到重視後,過往那種恐怖情況已經比較改善,技職教育也重新受到重視,只是,把大學錄取率搞到近100%,二,三專與五專,不論好壞都能獲得改制科大,這樣子對嗎? 如果繼續保留專科,不放那麼多大學,會不會比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