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sel wrote:學生時代的我,也曾經借用朋友的證件,每個禮拜去採購後來發現怎麼我的洗髮精與別人的不同一樣廠牌一樣包裝,我的就比較稀,同學的就很濃? 下次去星巴克喝咖啡時,注意一下它用的統一鮮奶跟你買的有什麼不一樣!就是多了"星巴克專用"字樣啦!!明明瓶子容量一模一樣,沒事為何多加那幾個字??
廣告這種商業行為純粹是訊息的傳遞廣告的成敗取決於消費者"知"的普及率所以廣告公司通常在企劃上會向業主報告"知"的百分比但成功的廣告往往未必能直接反映在銷售成績廣告好壞決定在消費者手上的遙控器(每個人的好惡不同)成功的廣告消費者會耐心看完失敗的廣告消費者卻急著轉台但再次強調廣告好壞與銷售成績無必然關係舉例說阿妹的台啤廣告只要出現我一定轉台但我始終是台啤的忠實消費者
米果篇,裡面老背背的耳機最後還掉下來蓋住眼睛,超爆笑的!整系列的基調帶有懷舊風(還播一些老歌當背景...),企圖喚醒大家小時候對軍公教福利中心“便宜”的記憶,但強調當今的便宜絶不是早期灌了水或偷工減料的便宜方式,以人共同的記憶為出發點,的確是高竿的創意手法!比起另一個同為賣場的“松青”真是好太多(台灣口音的日語發音裝成日本婦女,實在有點假...),其實全聯社早就跟軍公教福利中心沒有關係了,其進貨管道跟其他賣場一樣,只是負責人跟早期一樣仍具備黨政背景,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賣場風格顯的有點過時,東西有的比較便宜,有的沒有,基本上還是要多比價啦....
本因坊秀策 wrote:其實全聯社早就跟軍公教福利中心沒有關係了 沒錯!! 以在下會經過的中永和秀朗橋頭, 最近在福利中心旁就開了一家全聯, 只能說很有勇氣, 畢竟幾百公尺外還有大潤發, 兩種不同客群, 等看全聯如何創造第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