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生最好是把唸書所需的花費放在最優先考量
投資自己 長遠下來才賺的多
但是我看到的多是
很多錢都花在手機、電話費、出去玩、買3C產品、買衣服鞋子、或是一定要住套房等等
即使有錢也不會去買正版書(中英文書都一樣)
最好老師上課有講義
那就連書都不買
即使真的有困難
助學貸款的門檻已經很低了
清寒學生學雜費好像可免
用功些有獎學金可以申請
考量自己的能力打一些工
學習管理金錢的用法
不要投機
不要積非成是
要不然久了就會對很多規定或是法令不在乎
造就現在的社會
自己都對,錯都是別人
奇怪的是到了國外又都變成乖寶寶
什麼法令都乖乖遵守
All you have to decide is what to do with the time that is given to you.
White bear wrote:
我覺得台灣人被寵壞了, 有許多東西其實都是非常昂貴, 自己該投資的東西, 但卻被政府弄到人民覺得那是天經地義, 應該要很便宜, 甚至是義務的地步. 一個是醫療, 另一個就是高等教育
基本上..醫療跟基礎教育..如果走資本主義路線..
那倒楣的永遠是窮人..無法翻身的永遠都是窮人..
高等教育的確是對自己的投資..
但醫療跟基礎教育應該是政府給人民的保障..
能夠接受良好的醫療是一種基本人權..
如果醫療要像美國那樣搞..
那就看有多少人困在『貧病交迫』裡..不得翻身吧..
對於貧困學生而言..能省則省..
影印原文書..的確是錯誤的..
但是..一句『不合法』就能解決問題?
學校或許可以建立二手書管道..
或是以大量採購來降低購買書籍的費用..
不過..如果是好用的原文書..
還是建議..想辦法省點錢去買一本..
一本好書..可以用很久的..
fossilsummer wrote:
stevemp~你搞...(恕刪)
樓主還是一句話提醒您及各位...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錯的就是錯的,
不會有其他理由就變對的...
有興趣可以去調查一下,
相信會讓你有不一樣的發現,
就我觀察,會買正版的跟現今社會恰好一樣成為M型社會,
有錢的和貧窮的反而會買正版,
中間階層反而會因為種種理由選擇用印的,
有錢的不在乎花那幾個錢,反正跟老爸講一下鑽石卡額度再提升~
貧窮的人窮志不窮,家裡什麼都能省,唯有孩子讀書的錢不能省~
反觀中間階層的會因為各式各樣的理由,去省下那些錢,那些時間轉而投資在其他方面,
例如手機,3C產品,娛樂....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
而且說起來,報導上那些被抓到盜版或非法複製的人,都是已經盜很久、盜很兇、盜來賣的人,警察盯上很久了,這些人平時就會鄙視正版,你買正版給他看,他會說你是白痴,態度擺明不聽勸告,對警察來說,這是蓄意從事違法行為的累犯,不是單純生活困苦或環境所迫,而且被抓到時也沒有反省的態度,質問警察說為什麼只抓我,這樣的人被抓其實也不算太冤枉。
一般沒有人會稍微影印幾頁教科書就被抓的,真正貧窮的學生平時就會有其他困難,不是只有買書發生困難,吃穿住以及各種行為態度都會表現出來,老師校方多少會知道,通常不會被為難。
~~~~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