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內科塞車:提高捷運發車頻率、大佳公園停車接駁&擁擠稅

現有的交通號誌,只是固定的讀秒,在交通的尖峰時段,應能設計出廣域車道影像偵測, 亦即好幾個路口,智能式的判斷,讓號誌變換更靈活,來避免大家虛耗在路上。


最高載客率為85%,好像還不太擠。但是如果只看最尖峰時刻,應該會高過100%。
如果這是整個3月的平均,假設最尖峰時刻上班日是假日的2.5倍,這個數據得乘1.2倍。所以上班日最尖峰時刻載客率可能是120%,即每平方公尺接近6人。
如果真的是這樣,有可能是操控資料粉飾太平,這個很壞;有可能是苯得搞不清楚狀況;也有可能是懶得去想,亂搞一通。

找到另一資料,是103年12月,標明了平日。不過它只有板南線,我們就來比一下板南線西門站往東的狀況。

最大載客量大約比八點的平均載客量多了20%,如果同樣的狀況也在文湖線發生,85%*1.2已經是102%。
載客量也遠大於下圖,表示105年3月這份資料可能並未剔除例假日。

如果在文湖線以東,能夠接駁松山、板南、信義線,不必都跑到文湖線轉。設免費公車?U-bike?
還有一個簡單方法,開放內科地下室停車場作其他用途,只要有利可圖,那些老闆肯定會回收停車位,沒有停車位,那開車的人肯定變少。
於上班時間於幾個重點捷運站視候車人數情況,啓動快捷跳蛙公車,如南京復興站經復北地下道至港墘,經麥帥至瑞光路等,來舒解人潮
松山路-松德路-信義路-市府路-松隆路行駛順時針免費巡迴接駁公車,連接松山/永春/象山/101/市府。
修改捷運資費,以上幾站一定時間內出站再進站,僅收取原始進站到最終出站的車資。(也能擴大到所有站,如果有人以U-bike在任兩條捷運線上轉乘,也應以原始資費收錢。)
這樣作希望能夠減少用文湖線在松山-板南-信義之間轉乘,把文湖線留給長程客人。
http://www.ccmetro.com/iframe/bombardier/images/%E5%BA%9E%E5%B7%B4%E8%BF%AAINNOVIA%20APM%20300%E6%8D%B7%E8%BF%90%E7%B3%BB%E7%BB%9F.pdf

這個長度比較適合文湖線。
於上下班時刻,開放河邊自行車道供机車通行,並於堤防外開闢機車停車格,來疏散機車車流

gprs19 wrote:
...於上下班時刻,開放河邊自行車道供机車通行...


我覺得這個建議極好,但是恐怕過不了愛騎腳踏車的柯P那關。
http://www.bombardier.com/content/dam/Websites/bombardiercom/supporting-documents/Sustainability/Reports/BT/Bombardier-Transportation-EPD-INNOVIA-APM-300-en.pdf

龐巴迪新款列車每車每公里耗電在2.56kWh


(一)列車營運於木柵線至BR2站


班距(s) 模擬長度(m) 乘車時間(s) 營運速度(km/h) 平均間隔(m) 列車總電力負載(kWh)

120 (2 twin) 11956 1407 30.6 1020 396.5
120 (3 twin) 11956 1403 30.7 1023 580.3
72 (2 twin) 11956 1407 30.6 612 394.7

(二)列車營運由BR5站至內湖線

班距(s) 模擬長度(m) 乘車時間(s) 營運速度(km/h) 平均間隔(m) 列車總電力負載(kWh)

120 (2 twin) 17795 1925 33.28 1109 574
120 (3 twin) 17795 1927 33.25 1108 833
72 (2 twin) 17795 1925 33.28 665 574

文湖線目前,每車每公里耗電在8kWh上下。

如果引進龐巴迪新款列車,耗電似乎只有三分之一,六車廂行駛加上間隔72秒以下,電力都不會是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