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zanny wrote:說不說方言是大家的自由,可是好像許的人對方言的使用厭惡?雖然台灣閩南語使用人口才一千多萬,但也是佔有一席之地,何必去討厭呢?...(恕刪) 我們家長討厭的是在學校強迫要學母語.....這種母語在家學就好,家長不想教就代表自己的意見了學校就好好教英語吧。以前不強迫學校教母語大家有討厭母語嗎.....現在強迫學校教母語反而有很多人討厭母語,你有想過為什麼嗎語言是溝通工具不用想得太偉大.....什麼失落的根、文化傳承都是那些人自己加上去的
台北盆地的年輕人早在我學生時代不會講方言就已經很普遍了。台北盆地之外,從以前到現在還是一堆年輕人很會講方言,根本不需要學校特別去教。所以說台北盆地裡的問題不要看成是全台灣的問題,因為台北盆地外根本就沒有年輕人不會講方言會消失的問題。
現在的年輕人母語都很厲害你會問這問題應該是你根本不懂什麼是母語的緣故,從語言學上來說母語是媽媽說的話(或在家裡使用的語言)不需要學習,是自然獲得的。小孩子除非聽力有障礙不然1歲多就能用母語叫爸爸媽媽2、3歲就會說肚子餓了,或冷熱在進小學前,食衣住行,以及情緒的表達等,各種生活所需的母語基本能力都已具備簡單的來說,進學校前使用的語言就是母語很多人說台灣人的母語是台語,但大部分小學生的媽媽和家人在家裡都不說台語,甚至不會說台語台語怎麼會是他們的母語!我讀小學前在家裡說台語所以台語是我的母語無誤我太太不說台語,兩個小孩也不會說國語是兩個小孩的母語兩個小孩小學學了6年台語還是不會說既沒效果又浪費時間老師教得很痛苦小孩也學得很痛苦小孩不懂,媽媽不說的語言怎麼會是母語這是專制獨裁的強迫別人把台語當母語暨無法無天蠻橫無理也達不到學習的效果純粹是人力和資源的浪費而已母語是自然獲得的需要教的就不是母語大部分的年輕人母語都說得很好,他們的母語就是國語。
Woody58 wrote:現在的年輕人母語都...(恕刪) 母語代指各大族群原先之方言或境內非漢族語言是習慣用法既然是習慣用法自然未必符合學術上嚴謹的定義不過為了防止其他爭議,我已將標題及原先文章內容稍做修正參考政大學報中對“母語”二字的使用http://www.unews.nccu.edu.tw/unews/立法推語言平權%E3%80%80重新檢視母語教育/
hmzanny wrote:像我從小雖然父母主要...(恕刪) 應該這樣說~母語本質各國都是屬於家庭教育的一環!政府的制式教育中,是屬於選修課程和輔導教育一環!當家庭教育落實,及當事人兒童幼兒心態正常時,應該如同嬰兒般,不走歧視(觀念),現實(當下社會主義),和障礙式發展及錯誤開放及誘導式包容採取自然式開放的環境,在家庭和周遭生存環境自然學習使用和成長!這樣才是健康的!假的台語教育因為政治,亂改寫到宗教字典和教育課程中但是真的閩南語,高素質,或是生活化,益智化,生活智慧的台語還是存在某些老人家,和過往閩南語戲劇,電影,電視,和教材中當中會有編寫錯誤,和發音錯誤,也是有心人誘導,或是刻意樂趣或惡意亂寫!但是如同現代的中文,普通話(類北平語)教育,其實很多孩子父母親花了錢,從小讓孩子去學校接受教育到高中!不論如何~很糟糕的是,連老師都覺得文思,文筆,程度落差極大!何況是古語,或是諺語,還是成語!當台灣很多教育學校,很多的外籍人士,利用社會教育環境在學校習得了台灣的正音班國語,或是台語,應用良好還生活拿手有樂趣!這些當年成見失語不懂事,不成熟的家長!是否有想過,你除了會講點平凡的普通話~你希望如何對待下一代!成見?控制?還是放任式不負責任的開放壓迫式孩子自主學習觀念當個垃圾金錢價值觀的家長讓孩子胡亂成長!同樣一台電視,電腦,手機,平板!妳為了你的孩子做了捨摸?課業上~觀念上~你妳自身除了金錢以外,你能給下一代或孩子捨摸更受益的東西??人總有一天總會死的!但是不能把無能+情緒+無法溝通=葬愛式的成長帶給下一代!能飛的孩子~是因為父母給了時間空間和希望!不能飛的孩子~是因為父母創造了成見,階層,和過多的物質及慾望!知識和能力才是人脈最佳的動力!金錢只是一種媒介,而不是絕對的錯誤利用價值,及干預成長!當一堆國家把英文當作母語!在地球跑!你呢?躲台灣?還是講中文還是跑兩岸三地還閃閃躲躲怕受傷!?連台語和客語都不認真學好!躲天龍國的某個小角落自慰吧...有天當天龍國知道,世界更大,還有其他國,或是地球原來比我想像中大某些天龍國子民,才知道原來出國旅遊只是小兒科!因為他根本還是不認識台灣和外國!因為...他無能!(進取好奇的的亞洲人或是中國人,都跑來學台語繁體中文)無能的人,還是採取無能的觀念在衍生相互累贅的下一代!傷人傷己!何必賺錢!觀念都賺不起來了賺捨摸錢!死腦筋大頭症偏斜思想王子病公主症老番顛龜毛婆
coffeesteakxboxone wrote:應該這樣說~母語本質...(恕刪) 看完以後好吧!我承認還是有很一些的年輕人母語能力低落詞不達意不知所云母語語言程度真的欠佳。還是我誤會了?他們的母語不是國語?
hmzanny wrote:像我從小雖然父母主...(恕刪) 說真的..語言的東西,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那就用文化保存的方式去處理,保持特定的人或機構來維持文化的傳承否則,從日常角度來看,為什麼沒人要說沒人要學,就是因為使用上就是不普及了,就是在生活當中的必要性與實用性不高了。對我來說,就跟書法一樣,有書法家來傳承這門文化,有心想學自然會去學,大家無心想碰,自然這文化也就會被時代淹沒,(也慶幸這門文化還是有很多有心人在傳承)要不現在強逼大家學書法....好像怪怪的,同樣,語言更生活化,如果連生活當中都無法自然的傳承,就順其自然,從文化保存的觀點再做最後的守護,也只這樣了。
聽說中南部,尤其是相對郊區或鄉下的地方普遍使用閩南語這是真的嗎?這些區域閩南語程度如何?是否像維基百科所說的那樣北部只會國語,南部閩南語較常用?如果是,那是否代表認為閩南方言從台灣消失的想法屬於"以北部看全台"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