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9821 wrote:
這就有點搞不清楚了,
所以只是行前半段沒有用?
那神在哪裡?
怎麼與神同行?
到教堂跟基督....?
佛教是覺悟,心裡平靜,沒有貪嗔癡,
沒有佛可成,沒有法可得,
不跟別人有瓜葛,就不用來還債,不再輪迴。
這不是比佛教還難懂嗎?
新約聖經約翰福音書有一段記載,有個撒瑪利亞婦人向耶穌說,她的祖先說拜神要在山上拜,你們以色列人則說要在耶路薩冷拜神,結果耶穌跟她說:"神是個靈,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亦即拜神隨時隨地都可拜祂,只要誠心誠意.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這是人與人之間往來的基本修養,至於如何與神同行?敝人的理解就是要心靈與神合一,在靈性與靈魂的層次上,達到在神的國的境界裡,因而能與神同行,而且,耶穌基督也說,祂與父(神)本為一,祂也叫門徒要與祂合而為一,基督教強調的就是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透過靈性禱告,與神交通,進而能與神同行.
昔日,在人壽二萬歲時,有迦葉波佛住世人間,度化眾生。當時,迦葉波佛有二萬名聲聞弟子,皆住於婆羅尼斯國中,隨佛修行。其中有一位弟子叫愚路。愚路是一位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法師,但始終吝惜教導別人,甚至連只有四句的頌偈都不願意布施。愚路往生後升天,在天上壽命終了,便墮落到人間,出生在豬販的家庭,長大後,以殺豬為業。在他居住的村莊內有一條大河,河的不遠處有一聚落,村民們正準備迎接節慶的到來。於是屠夫心想:「如果今天殺了太多隻豬,倘若賣不出去,豬肉壞掉,便會有所損失,倒不如將豬隻運到這個聚落再殺,還可以賺到更多的利潤。」於是屠夫將豬綁在船上,打算渡河運到對面的聚落。沒想到在渡河時,因為豬隻間彼此碰撞,使得船身傾斜沈沒,豬隻紛紛落水溺斃,而屠夫則隨著河流載沉載浮而下。
當時,河岸邊有五百位獨覺聖者依林而住。其中有一位聖者到河邊取水,看到有一個人在水中漂流,不知此人是活是死?觀察後發現人還活著,便以神通力將此人拉到岸上。之後屠夫醒來,發現附近有人居住,便循跡而去。到了獨覺聖者修行的地方,屠夫至心禮敬聖者,並且住了下來;之後,更天天為聖者採花、摘果,侍奉所需。當聖者結跏趺坐,修習禪定時,屠夫看到了,也跟著仿效靜坐,精勤修定,後來證得無想定,命終升到無想天;無想天命終後,則再投生到人間。
佛陀告訴比丘們:「其實這位屠夫就是愚路比丘,也就是周利槃陀伽的前生。愚路比丘因過去生慳吝布施佛法,連一句一偈都不願為人宣說,加上曾為屠夫,造就無數殺業,之後又修習有定無慧的無想定,生到無想天中。由此種種業因,才感得今生愚鈍的果報。」佛陀於是教誡比丘們不應吝法,要以清淨心為他人說法,對一切有情眾生都要心懷慈悲,並且遠離修習有定無慧的邪定。
典故摘自《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三十一》
https://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601-800/story602.htm
無法看人因果前,
最好不要教人不要學什麼,
無法看人因果前,很多事都不要太批評。
說錯了的話,
要幫背因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