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高捷自營建以來的種種缺失

機槍手 wrote:
做人不是這樣做的!

這好像是別人該講的吧...
---
樓主你難道不知道這篇文章的重要性何在?

上網找就找得到了,沒必要貼在閒聊八卦區,更何況你的措詞也是有爭議的,游走了版規邊緣,你都沒發現?

請理性點...一直要求別人公開道歉也不是理性的舉動
機槍手 wrote:
本人在高雄讀過一陣子...(恕刪)

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在高雄唸過一陣子書
相信你對高雄的了解還不是很深
印象中,高捷施工時發生最多問題就是在鹽埕區那一帶
那一帶是日據時代填海造陸出來的
有興趣可以去書局翻翻有收集高雄老照片的書,跟現在是差很多的
因此那附近地層鬆軟,所以會發生那麼嚴重的問題
其他就是中正地下道,好像市區那邊也有,有點忘了?
但整體來說,高捷施工的時間與對交通的影響都似乎比台北當初好多了?
這點可能要請台北人補充一下
不過高雄路都比較大條,這也是先天優勢
高捷出入口做得也比較漂亮,我想這應該沒錯吧?
不管樓主發文動機為何?令人感覺就是來踢館的
如果不是政治因素,就是某些台北人會有的大頭症
剛好昨天去高雄
就順便做了一趟
感覺還不錯
跟台北捷運很像
當然有些細節還需改進
但是
有總比沒有好
哪像台中
還看不到影子呢
就是網路不能免責,所以要讓別人來說然後責任給別人扛,不錯,很聰明阿。
又萬一真的是記者那就更聰明囉,把大家寫的弄成一篇報導,然後被告再說是引用的,不就完全免責了?
機槍手 wrote:
會不會有正解是不一定...(恕刪)


可否請樓主機槍手 , 先起頭說些具體的東西 ?

例如你何時在何地看到, 聽到什麼有關 "高捷自營建以來的種種缺失" ? 好讓大家看看對不對吧 ...
機槍手 wrote:
有住在高雄的朋友說高捷已經蓋很久了,
常常蓋不好,而且時常妨礙交通,是高雄人心中的痛,

機槍手 wrote:
高雄不像台中有那麼多地震帶,
可是卻時常發生坍塌、漏水的事情


請說明一下您所謂『常常』『時常』的定義,頻率要訂到幾次以上?
你所謂的高雄的朋友和高雄人,定義是怎麼樣?

我身為高雄人,對於您用集合名詞強加於我身上的解釋,非常不能苟同,您所謂的蓋不好與妨礙交通,這可不是我心中的痛,況且目前蓋好了,更加不會是我我心中永遠的痛。

請你立刻對你用『高雄人』這三字公開道歉。

既然網路言論不能免責,您這兩句沒有定義清楚,旁人可不知道您是意欲將小事無限上綱,或是您引經據典振振有辭。如果您真有所本要這樣說的話,也請將相關數據齊備,讓網上朋友們看個分明。

而如果您自己都沒辦法對自己的『經常』『時常』負責,那麼更遑論言及他人。您到目前為止的言論一點數據沒有,僅憑你『朋友』的片面之詞,尚且不是您親身經歷,就可以話說『高雄人心中永遠的痛』,我完全看不出其他網友對您的批評有任何不妥。

再說一次,我身為高雄市人,對您使用高雄人此一集合名詞沒有徵詢我的意見,即以自我的片面認識代替我發言,非常不能接受,

請您立即為不當使用高雄人三字影響我的權益公開道歉。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缺點如下:
1.太慢動工
2.預算太少
3.路線太少
4.政治人物干擾預算太多
5.蓋太快,讓一些人很不爽
6.不是馬桶來剪綵
從1979年改制直轄市,就開始規劃一直1998年6月,行政院才發函指示興建方式「請儘量以BOT方式辦理為宜」
地方中央政府官員做事動作太慢沒效率,妨礙市民行的便利,將近20年期間歷任市長、市議會議員責無旁貸,應記一大缺失。
1.希望能收集資訊並分析後再來討論才有意義
2.若提不出所謂實際的人謀不贓的證據,請改善您的用語
3.前陣子常出現在電視開砲的某幾位高雄市議員與立委,曾關說試圖影響捷運工程之小包工程與假設工程未果 自此便炮火隆隆 所以見怪不怪(有人證)
4.高捷當然有缺點,但請理性討論才有意義.刻意以某一面的角度切入是否合適?如同寫論文一樣,請先論證您的假設條件與提出你的假設基礎(be based on what?)
話說喔...這年頭吃飽沒事幹的人真多...愛到網路發些沒意義文章來引發眾怒,引人訐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