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m wrote:
納粹剛開始迫害猶太人時,
老美可是默不吭聲,
要論種族歧視,老美也是排前段的.

老美殺北美原住民比德國人殺猶太人更兇
喬治華盛頓本人就幹過老弱婦孺通殺的滅族血案

只是北美原住民殺光光了,剩下的人不多,不像猶太人霸佔媒體與電影,所以發不出聲音

現在美國推給傳染病,說人不是他們殺的。但研究一下傳染病歷史,沒看過哪種傳染病能大面積滅族達99%,通常這種病閃一下就消失,因為宿主太快被殺死沒法傳染出去。總之很難相信北美原住民滅族是因傳染病

荷蘭人在印尼也幹過紅溪慘案,屠殺華人。每隔一陣子就看到有網友說想被荷蘭殖民,還罵鄭成功,真是無知到可笑
cckm wrote:
納粹剛開始迫害猶太人時,
老美可是默不吭聲,
要論種族歧視,老美也是排前段的.

那又如何?
這種充滿種族優越感意識的排行,
還拿它當寶???(恕刪)

德國搞優生學才殺猶太人,那時德國猶太人不少,
日耳曼民族要壯大是希特勒鼓吹的,
這又要說到一次大戰前。

談種族智商不是談種族優越,歧視,
白人有種族優越主義,我們不也是,
全世界的國家白人國家就是生活好,發達,
其次是我們黃種人。
cckm wrote:
不信........(恕刪)
你不是漢族
主要也是文化氛圍吧,這個跟教育比較有關
員工肯定比老闆聰明,
一個投資案會不會賺,經理早做好報告了,
一台設備會不會使用,老闆可能連開機都不會。
美德英法強國的人才幾乎都不是正宗的在地人,
讓聰明的人幫自己賺錢才是最聰明的。
Lisa_Hsu wrote:
老美殺北美原住民比德國人殺猶太人更兇(恕刪)

19世紀前的人類歷史不談也罷
一翻世界五大洲大戰小戰,國家,種族,宗教等戰爭
搶錢財,食物,沒平靜的。
美國建國才200多年,獨立,南北,開發西部的年代,
咱們那清朝不也戰爭一堆,西班牙,荷蘭搶台灣到鄭成功取回台灣
然後他兒子又創國到倒閉,又換日本人。
之前研究印度,這印度也是打打殺殺。
中東在18,19世紀前都是部落型態,人沒那麼多,
石油沒開發,英國,歐洲人去了要他們組織成國家
沒慨念,
英國,歐洲人可花很長時間,才讓多個部落聯合,組織才產生國家,

這有兩部電影談到,阿拉伯的勞倫思 1962年12月10日上映,
彼得·奧圖主演,當年轟動世界的大片,第一部談中東。

第二部是阿湯哥前老婆妮可·基嫚拍的沙漠女皇:燦爛年代 Queen of the Desert
劇情簡介
本片由德國著名導演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執導,描繪英國傳奇女性探險家葛楚德貝爾(Gertrude Bell)的生平故事,包括她在20世紀初中東政治的斡旋角色。

片中由妮可基嫚飾演有「女版阿拉伯的勞倫斯」稱號的英國女探險家葛楚德貝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前往中東地區穿梭於英國官方與各部族之間。

妮可·基嫚多年前跟阿湯哥拍的遠離家園 Far and Away
就是部美國西部開拓史,
阿拉伯的勞倫斯 (電影)
評價
它在美國電影學院評出的有史以來的最佳影片中位列第五位。這部電影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認為具有「文化上的重要性」,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保存。
該片在1999年的英國電影學會100部最佳英國電影投票中位列第三,雜誌《Total Film》於2004年稱該片為有史以來最佳英國影片的第八位。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曾表示他在拍片遇到瓶頸時,本片是為了能讓自己回歸初衷必看的四部電影之一;另外三部為法蘭克·卡普拉的《風雲人物》、約翰·福特的《搜索者》、黑澤明的《七武士》。

獎項
1963年奧斯卡獎
最佳影片獎
最佳導演獎 - 大衛·連
最佳藝術指導/美工/布景裝置獎
最佳攝影獎
最佳剪輯獎
最佳原創音樂獎 - 莫里斯·賈爾(Maurice Jarre)
最佳音響/混音獎
奧斯卡獎提名
最佳男主角獎 - 彼得·奧圖
最佳男配角獎 - 奧瑪·雪瑞夫
最佳改編劇本獎
英國電影電視協會獎
最佳影片 - 大衛·連、山姆·史匹格
最佳英國電影 - 大衛·連、山姆·史匹格
最佳英國男演員 - 彼得·奧圖
最佳英國劇本 — Robert Bolt、Michael Wilson
金球獎
最佳戲劇類影片 - 大衛·連、山姆·史匹格
最佳導演 - 大衛·連
最佳男配角 - 奧瑪·雪瑞夫
最佳新晉演員 - 奧瑪·雪瑞夫
最佳攝影(彩色) — Freddie Young
cougar2015 wrote:
要查就麻煩了這報告是...(恕刪)

40多年前看的,那不知道是那一年做的,搞不好是納粹寫的都不一定。
這種調查,不管是誰做的,我都不覺得有意義。
第一,智商評估方式,不同文化對不同事物有不同的敏感度,反應,再來所有人都知道,那張智力測驗的表是可以練習拿高分的,生活優渥的地方成績自然會好一點 。
第二,最重要的,樣本數。我不是學統計,但我也知道樣本要夠多夠均勻才有意義 。超過半個世紀前的美國人去那取得這樣的中國,非洲,或其他人種的樣本?不要跟我說就美國華裔學生裡挑一些人來測。
White bear wrote:
40多年前看的,那不(恕刪)

+1
如果用諾貝爾獎來做指標
猶太人可能是最優秀的
猶太人是得獎比率最高的民族
歐美人沒有比較厲害;

相反的,歐美人笨的比例比東方還多很多!

雖然不比亞洲人聰明,但他們比較不會騙人或犯法;

只會執行簡單且不用經過思考的任務.

只有極少數是絕頂聰明;

而西方的社會法律和公司制度就是靠這班人建立的.

這也是為什麼歐美的公司能設計那麼多人性化的產品,

所有的商品幾乎都要有防呆機制,

都要讓再笨的使用者能輕易上手(尤其他們又制定非常寬鬆的退貨條款).

就工廠的運作而言,

作業員犯同樣的錯誤時,

就會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在亞洲,犯錯的作業員會先被臭罵”為什麼那麼笨”,

這麼簡單的東西還會做錯,一點都不會變通;

在歐美,會先找工程師來檢討產品設計或作業流程是否有問題,

而不會直接先處罰作業員.

在台灣,每個小孩的家長都不希望將來太辛苦,

一直灌輸讀書的概念,所以都送進大學深造;

好像沒唸大學就沒辦法在社會立足.

然而,

一個國家或公司能正常運作,就像一部車子,

而車子是由各種不同的零件組成,

但方向盤或引擎都只有一個;

如果大家都嫌髒沒人要當輪子的話,

車子是沒辦法在路上跑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