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機星2 wrote:
是啊,為何要救呢? ...(恕刪)

公務車免稅,所以會比市面上的同型車便宜很多,這是正常的。

對呀

為什麼要救竹科金童



他們難道賺的還不夠多嗎

爽的時候沒分我們

現在拉警報就要政府救

好讓他們繼續坐領高薪

這天下絕對沒公理了



我也很納悶~為什麼獨厚車產
不過也不用太高興~救等於沒救~
市場機制會決定一切~只是浪費了納稅錢
話說回來~最近來當車的人一堆~我們已經不收高價車了
周轉率太差~唉 今年變化太多
非常反對獨厚車商,因為經濟不好的時候,汰弱留強,存活下來的廠商或產業才是高手,也比較能應付未來的挑戰,不然,等到下一次又遇上金融風暴的時候,難保又要動用納稅人的錢來幫忙填這些不擅經營企業的財務黑洞。雖然3600的消費券評價兩極,但是起碼讓消費者真正依需要去選購需要的東西,款項的流向也比較能反應人民生活真正的必需品。不覺得汽車應該是生活必需品的原因是,台灣本來面積就很小,除了住在偏遠一點的地方的人或是有一大家子的人有車真的很必要之外,住在市區的人其實有車沒車並不會有太大差別(小黃、捷運、公車、摩托車),加上汽車很耗能源又比較不環保。............有時候政府的政策實在很難懂耶
儘管我是贊成一定要救汽車產業
但是我也是不太認同目前政府的作法
直接補貼不管長期短期來看,效果都是太差

若是要求廠商降價也不可能,要是廠商降價了,但是消費者不買單的話?
公司獲利下降,結果就是總經理無法對董事會負責,最後只好下台.....
換上來的人看到前一個總經理這樣的結果,他絕對不可能走一樣的路(降價)
為了自己的前途,鐵定還是會照著董事會的要求把價格漲回去


講真的,不管哪個產業,你要求最末端零售業降價是最不好的作法
因為下游廠商為了維持自己足夠的獲利,勢必會要求中上游廠商跟著降價
到頭來就會變成價格戰,惡性競爭

某大瑞典傢俱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為了要賣便宜的東西,而且又要維持自己的獲利空間
因此就去壓榨中上游的獲利,跟著品質就下降了,所以大家普遍都覺得該廠牌的傢俱品質不太穩定

我是覺得汽車市場會這麼不好,純粹就是因為沒有符合客戶的新產品出來
現在最陽春的大眾型車種也要50多萬,買得起的人實在太少了

大眾需要的是小台又省油又便宜的車
最好是1000cc這種超小型車輛,單價不能超過30萬
這種車現在市場上不是沒有,但是選擇性太少了,而且單價也太高,所以買氣起不來

要是有哪個車廠有辦法開發出這種超小型車輛
而且藉由最基本的設計,來簡化很多額外配置的昂貴配備,降低成本,這樣一定會大賣


所以政府的方針應該要放在補助汽車廠商的研發經費
讓汽車廠商有足夠的經費聘請更多的研發人員,設立更多的研發實驗室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只要高薪,很多在其他產業優秀的研發人員就會因此轉向汽車產業發展
這樣短期內同時也可以解決很多失業問題
趕快在最短的時間內開發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這才是最有用的方法
phether wrote:
非常反對獨厚車商,因...(恕刪)


你不用懂
因為你不是官也不是商

另外別忘了還有麥巴赫 說是為了研究和參考買的
結果勒 99%組裝代工的老闆說要研發設計...............早點睡吧
到時候自立品牌賣不好事不是又要去找馬哥哥哭訴?
保護這麼多年了 多這一條沒差別了吧

還不如降低稅金
其實汽車製造,並不只有大家看到的福特,豐田,中華......而已
因為車廠用的零件並不全是自己所製造的,其中一大部份都是由外面的協力廠商所提供

若是車廠有事...週邊的衛星協力廠也會跟著受到連鎖反應!!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

若是車廠有事...週邊的衛星協力廠也會跟著受到連鎖反應!!..(恕刪)

+1
這才是政府應補助的原因。
不過有多家國內車廠所使用很高比例的材料並非國內生產,
而是從中國、泰國、韓國...等國家進口,
國內真的只是拼裝廠而已,這種廠商是不是還應該享有這麼多補助,
就很有得商議了...
piccololin wrote:
儘管我是贊成一定要救...(恕刪)


我覺得 都沒有車商 開發 小cc數 然後又便宜的汽車
就像EPC一樣
那是一個藍海啊~~

我們這一代最大的悲劇不是惡人囂張的氣焰,而是好人可怕的沉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