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城市-基隆 為什麼捷運跟高鐵就是不能開往基隆?

我看了一些回覆後真的是心有戚戚焉

我對基隆也蠻熟的,身為台北人,我認為基隆的幾個問題..........

1.腹地太小︰這個大家都知道,基隆市內根本沒什麼建設,說白一點,根本沒有地可以建設,南榮路往八堵那邊一邊是山、一邊是鐵路,過隧道就是公墓[冏];另一邊則是海+港,連高架道路都沒辦法維修了,哪來的地建設。

但這是受制於先天條件,幾乎無解。



2.工業不發達︰基隆以前還有六堵貨櫃區和加工區,現在根本都荒廢了;大武崙其實也不是很發達,當然這也受限於他只有一條小小的聯外道路+24小時塞車的交流道;所以目前基隆最發達的除了公務人員之外,就是餐飲服務業和計程車了,但這都不是穩定的行業、很難作為中產階級的基本組成行業,最多的就是去台北工作的通勤族了,幾乎每天有10萬人次要去台北,但其實基隆的失業人數或許不多,不過低收入的卻佔了極大部分。

這不用說,爛政客+無心治理。



3.爛政客︰就是這樣,應該說公務人員或依靠政府的人在基隆算是中上階級、佔的人數也很多,所以基隆長久以來都是國民黨執政,所以即使其他政黨推出在優秀的人才,還是都選不過國民黨,這都是既得利益者再背後聳允(助選!?)+基隆市民的短視近利和無知。

我知道這句話很重,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我也很不客氣的講,花蓮台東也都是一樣,看看屏東和宜蘭,雖然本來就有不錯的資源,但是政黨輪替後卻能把這些資源做100%的利用,而基隆、花東卻是不停的擺爛,這個問題真的無解,全台灣都在不停進步的時候,只有這三個縣市非但沒有進步或停滯、反而不斷凋零,唉~~~~~~~

唉,基隆港是基隆人的心中的痛,如果台北港真的能把貨櫃都拉走也好,基隆港就專作遊輪跟大陸直航的專用港也是不錯的,只是有可能嗎? 每年收了多少港稅,回到基隆看看有沒有5%。

基隆港跟市區之區是沒有腹地可言的,貨櫃存放只能在市區以外的地方開拓一些坡度較緩的山坡地當成貨櫃場,也因為這樣相對造成士地資源本來就較少的基隆,更是雪上加霜。 加上沒有整體規画,被貨櫃場分割成幾塊小型的生活區域。
彼此依存度下降,當然沒辦法共榮。

每每到了假日,去個九份都會覺得人多到一個爆炸,但是交通的不利造成多少人不想再到基隆市區逛逛
基隆應該有本錢可以建設為一個觀光海港城市,光是地理位置就被淡水來的更近,加上九份與觀光漁港的觀光價值,真的想不透怎麼會二三十年沒有變化。


市區中,沒有吸引人的景點?
開放市區中那一塊停泊小型遊艇搞的跟漁人碼頭一樣很難嗎?
廟口動條太亂,地方太小?
田寮河加個蓋子,再把全部的廟口攤子全拉上去,這樣不會一體成型嗎?
車位太少?
東岸停車場不能再擴建嗎?
路不好開?
單行道不是問題,問題是路路霸太多,不能加強取締嗎?
感覺上,基隆發展被侷限,還是因為地理因素。實際去過基隆或是看過GOOGLE基隆地形圖的,可以發現,除了沿河興建的道路外,基隆幾乎沒有「四線道」。我老婆去高雄,看到中山路機場那一段,居然有八線,讓他震驚很久!

腹地不足,街道狹小,算是都市發展兩個很大的致命傷。要將高鐵或捷運通到基隆,若是以到基隆火車站來說,100%需要用到現行台鐵路線,而高鐵使用台鐵的路線(共軌),是否有他的經濟效益,又是一個問題需要去考慮(欠一屁股債的高鐵願不願意也是重點)。

若共軌可行,高鐵也因為不是專用鐵路,需要放慢營運速度,那...請台鐵增加班次不就搞定了?小弟我住基隆長庚附近,若是沒有塞車,高鐵下車後,我轉搭捷運和國光號,也一樣可以在50分鐘內進家門...

搞捷運也是一樣,捷運由汐止延伸過來,為發揮最大個效益,一定會走新台五線經七、八堵進基隆,一樣又跟台鐵搞在一塊。

除非啦,捷運搞個大轉彎,從八堵轉麥金路,再由基金一路經基隆車站,甚至繼續延田寮河走過去...這還稍微有賣點,但工程經費就......




bigp5112 wrote:
好像每屆市長都有默契"不能做太好"的樣子......
而且以前選過基隆市長的,大部分也都往外跑了......
選舉的時候好像很愛基隆的樣子
現在也只有看電視的時候偶爾看到,還不是代表基隆...


基隆曾經有過一個不錯的市長,叫李進勇
他當政的時候,市中心的車都不會亂停,田寮河周邊的那些景觀也都是他弄的
我爸媽都是住在基隆超過五十年的國民黨公務員,那時他要連任時也都投給他,因為他做事真的很有原則,也很努力在建設基隆
可是基隆市民卻選了個賣豬肉的,說實在的,再不濟也選親民黨那個,居然選那個賣豬肉的
賣豬肉那個人不是不好,我媽在他還在當里長時就認識他了,可是他的層次就是只有當里長而已
然後後來他掛了,基隆人又選了個台電工人來當市長
我爸常說,基隆市是老弱殘兵,副市長老,市長殘,現在市長是不殘了,可是跟附近幾個縣市的首長比起來...
所以我爸媽也跟著我變成桃園市民了,雖說我家還有一間房子在安樂社區
能說什麼呢? 曾經有個不錯的市長你不會珍惜,那你就只好看著人家進步自己在原地打轉了~

by 基隆第一位黨外市長林番王的後代
之前看一下基隆港的海圖 真的有點嚇到 蠻多漁網 沉船......等在海底的,加上基隆港並不是一個深水大港,我想這也可能是基隆港慢慢走入歷史的商港
基隆,除了海港外,還有沒有可以發展的東西呀
ex 觀光 or 其他....
類似的主題…難免會有不了解一個地方的外地朋友和在地人「感受」和「認知」上的差異
舉例來說…坐客運到基隆一下車就有股味道,很多外地朋友受不了,基隆在地的每天聞每天聞就習慣了

至於說蓋捷運....毛部長說的「流量」條件
相信基隆(加上汐止)絕對不會比淡水或土城少?
目前“汐止線”已經定案,基隆要的就是再延伸一段,不必然要跟台鐵的路線重覆
台北捷運汐止線…應該也是從南港走新台五線到汐止市

再接到七堵、基隆市區要怎麼規劃,都是可以再討論的

說基隆的觀光

在下去年(08)年在的旅行社,配合基隆市政府搞基隆市 的「 Mity-Tour 概念旅遊

「基隆一日遊」包括車資、坐船(基隆港小艇碼頭到正濱漁港)還有午餐、導覽員只要五百元有找
是吸引了不少台北客、中南部朋友來,反應普遍不惡
(以五百元的團費來說…c/p值ok的)

很多旅客都說,原來基隆市除了“廟口”和“碧砂”之外還是有不少好玩的
【豆瓣】http://www.douban.com/
wcyi wrote:
感覺上,基隆發展被侷...(恕刪)
腹地不足,街道狹小,算是都市發展兩個很大的致命傷。要將高鐵或捷運通到基隆,若是以到基隆火車站來說,100%需要用到現行台鐵路線,而高鐵使用台鐵的路線(共軌),是否有他的經濟效益,又是一個問題需要去考慮(欠一屁股債的高鐵願不願意也是重點)。


我也不認為「台灣高鐵」有必要再從南港拉到基隆…不說效率的問題
基隆沒有那麼多地方再劃給高鐵蓋廠房吧

「台鐵捷運化」是一定要的,這之外“台北捷運汐止線”要怎麼延到基隆,什麼時候做也是要再研究的

我是基隆人,高中以前讀書的時候住台北(木柵線上)也經歷過台北蓋捷運的交通黑暗期
當時的台北市民對於“捷運”其實也沒什麼概念

今天大台北捷運路網的四通八達,眼前的效率、方便也不是當年能想像的


以台北市的角度,(台鐵)快蓋好的松山新站可以活化松山南港一帶的老社區
也可以把信義區的“氣”串連內湖(內科)南港(世貿)

南港有「三鐵共構」還有新的世貿會展中心…一步一步翻身了(能炒的都炒過了?)
到時候“北北基”的行政區合併應該也啟動了
那時的汐止又會像之前的南港一樣…再炒一遍
對某些人來說,等汐止的地皮炒完了才炒基隆的七堵也不遲(現在先圈地養地…)



記得還有一個說法
就是「台鐵」只要管好北迴線就好(就是過七堵、八堵之後往暖暖瑞芳再往東部的)
八堵進基隆市區的…就劃歸大台北的「捷運系統」吧

以後台鐵從「南港」站之後的大站就是「七堵」然後就往暖暖瑞芳過去
不用再進基隆市區了,這樣台鐵的環島班車路線也比較好規劃?

(補完)
在金山萬里當兵、工作了三、四年,有一個感覺…
離台北市直線距離不遠的北海岸,真的很“鄉下”的感覺

「基隆市」的定位不該只是「台北縣市」的外圍
而是“北海岸”的中心吧
【豆瓣】http://www.douban.com/
唉!如果30年前的主事者在設計新台北車站的時候,多留兩個地下月台,專門用來密集行駛『基隆-台北-中壢』的區間列車,今天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
主事者現在能看多遠,就決定了未來能走多遠!
.
goverz wrote:
基隆曾經有過一個不錯的市長,叫李進勇(恕刪)


林水木卸任後,基隆市庫還有剩餘近40億
李進勇只擔任4年的市長,卸任時基隆市舉債12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