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笨賢 wrote:
那您承認 馬鳴 龍樹...(恕刪)


他們是歷史人物, 如何不承認??

龍樹晚年居住在南憍薩羅國西南的跋邏末羅耆釐山中,案達羅王室為他在此建立伽藍[25]。龍樹極為高壽,年紀超過百歲[26]。根據佛教文獻的暗示,他可能是因為佛教部派間的爭論而被一位小乘法師逼迫自盡[27],或是涉入王室繼承造成的政治紛爭而被王子賜死[28]。

龍樹圓寂後,繼承人為弟子提婆。南印度地區的人為龍樹建廟[29],備受尊崇,與馬鳴、提婆、童受等共稱「四日照世」[30]。大乘佛教中對他極為敬重,傳說他為初地菩薩[1],慧遠認為他是十地的大菩薩[31],道安認為他是十地菩薩、阿羅漢[32],嘉祥吉藏大師認為他為如來所示現[3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E%8D%E6%A8%B9

這些古印度的大乘僧人都是大乘佛教的偉大創造者, 可惜大乘佛法流傳五百年後, 被伊斯蘭教給徹底消滅了, 實在太可惜了!!

網友說的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也是要承認的。
藏傳佛教及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法,這也是要承認的。

漢傳佛教、南傳佛教雖然同出一脈,但是分屬不同的體系,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同屬於大乘佛法,而南傳佛教屬於小乘佛法,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bxe85m.html
網友要大家記得要承認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法喔。
請看8338樓!!
大家要看網友8303樓的連結文章,
記得承認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法喔。
大哉漢傳大乘佛教。
偉哉漢傳大乘佛教。
網友請大家要記得要承認喔。
漢傳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中,根據本地的文化進行了適當改變,而具有更長遠的生命力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bxe85m.html
網友的文章,說出了漢傳佛教的改變是適當的喔。
網友要大家都知道,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法喔。
網友還po文,導師說所有佛教徒都要修習淨土喔。
阿彌陀佛。
cman4434 wrote:
他們是歷史人物, 如...(恕刪)

這樣的話 佛祖 也是 歷史人物耶!

金剛經 是大乘 是佛說
那 華嚴經 呢⋯⋯
那 阿彌陀經 呢⋯⋯
隨著佛教在公元1世紀開始由印度向東方傳入,被貶稱為小乘佛教的部派和大乘佛教同期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大量由梵文譯作中文的佛經,當中以安世高譯出大量被貶稱為「小乘」的佛經。漢傳佛教的戒律主要傳承自法藏部,以《四分律》為主流。被貶稱為小乘佛教的部派中對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為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說一切有部的學說與戒律,在魏晉南北朝期間,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後被貶稱為小乘佛教的部派在中國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蓋過。

《南傳上座部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獻略講》表示:

“ 從大乘和小乘這兩個名詞本身的概念來看,是包含著自褒貶他之意的。但現在的學術界,為了研究佛學而沿用此名,則無褒貶之意,而是對歷史發生發展的事實而作客觀的分析。從歷史上看,過去大乘和小乘之間的互相對立、爭執、排斥的情況是存在而且相當激烈的。內部自相鬥爭的結果,促使佛教在印度的消亡!這個問題,佛陀生前就曾警告他的弟子說:「彼人不了悟,『我等將毀滅』!若彼等知此,則爭論自息」(見法句第六頌)。……[11]現在各國佛教徒的情況已經有所變化,大多數佛教徒都認識到,雖然佛教各派的學術思想有所不同,但都是本著釋迦牟尼的言教而各自發展起的,所以大家都願意互相往來,講團結,講友誼。從這方面講,我們就不能不注意,在彼此互相友好訪問之時,不宜採用「大乘」和「小乘」這樣可能引起誤會的言詞,為了加強各國佛教徒和人民的團結和相互尊重,應該稱他們為上座部佛教,這是他們一向自稱的正確的部派名稱。

波羅王朝時期
參見:波羅王朝
波羅王朝以其對佛教的支持和庇護而聞名;該王朝是最後一個信奉佛教的印度王室。在波羅王朝中後期,印度西部的佛教已經被伊斯蘭教入侵者消滅,只在東印還得以留存。歷代波羅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所謂「波羅七代護法」),他們長期出資建設北印著名的佛教綜合大學那爛陀寺和超戒寺。其中以研究密宗為主的超戒寺是波羅王朝國王達摩波羅主持修建的,據說規模比笈多王朝時修建的那爛陀寺還大。達摩波羅還建立了另一座密宗大寺飛行寺。這幾座宏偉的佛教研究機構都在12-13世紀的穆斯林入侵時期被徹底毀滅。波羅王朝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尤其是密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4%B9%98%E4%BD%9B%E6%95%99

佛教網友不用傷心,學者研究,大小乘佛法在公元一世紀開始,由印度同期傳入中國,
得以保存。
小乘佛教跟大乘佛教是同時被保存下來的。
維基的資料喔。
網友不用太傷心,可以確實相信漢傳大乘及小乘佛教。
印度地區歷史悠久,是世界上較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而印度河是其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在古印度文明滅亡後,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地區,在文化上並與當地人結合,創造了經典的吠陀文化。公元前3世紀中葉,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統一印度半島,但他之後,印度就進入了一個長期的列國的時代,南北的歷史也有所不同。公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開始入侵印度,引進了伊斯蘭文化。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5%BA%A6%E5%8E%86%E5%8F%B2
維基的資料,8世紀時,阿拉伯帝國才入侵印度,引進伊斯蘭文化。
佛法傳入西域及中國約早了700年。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阿含經已經親口宣說,
佛法宏傳北方。
小笨賢 wrote:
這樣的話 佛祖 也是...(恕刪)


佛陀當然也是歷史人物, 我不點都不會懷欵!!

釋迦牟尼(梵語: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623/563/480年-公元前543/483/400年[1],巴利語:Siddhāttha Gotama;梵語: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佛教創始人;尊稱釋迦牟尼佛、喬達摩佛、佛陀(意為「覺悟者」)、世尊、釋尊等;簡稱釋迦如來、釋迦文佛、釋迦佛,「釋迦「是族姓,意為「能仁」,「牟尼」是古印度對於聖者的尊稱,意為「寂默」[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8A%E8%BF%A6%E7%89%9F%E5%B0%BC

佛陀的話是很有啟示的, 而不是拿來帶你上天堂下地獄的, 所以如果他的話能讓你的人生有所啟示, 頓悟, 你也可以成為「覺悟者」。至於大、小乘經典誰接近佛說, 早就有定論了, 這不用再討論了!!

我舉一部非常重要的大乘經典-大般涅槃經來看, 它算是佛陀的遺教, 你是要取其意? 還是要相信每一個字?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尸那國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爾時世尊。與大比丘八十億百千人俱。前後圍遶。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
是諸眾生見聞是已。心大憂愁。同時舉聲悲啼號哭。嗚呼慈父。痛哉苦哉。舉手拍頭搥胸叫喚。其中或有身體戰慄涕泣哽咽。爾時大地諸山大海。皆悉震動。...
有無量諸大弟子。尊者摩訶迦旃延。尊者薄俱羅。尊者優波難陀。如是等諸大比丘。遇佛光者其身戰掉。乃至大動不能自持。心濁迷悶發聲大喚。生如是等種種苦惱。爾時復有八十百千諸比丘等。皆阿羅漢。心得自在所作已辦。離諸煩惱調伏諸根...
時復有拘陀羅女。善賢比丘尼。優波難陀比丘尼。海意比丘尼。與六十億比丘尼等。一切亦是大阿羅漢。諸漏已盡。.......
時復有二恒河沙諸優婆塞。受持五戒威儀具足。其名曰威德無垢稱王優婆塞。...
時復有三恒河沙諸優婆夷。受持五戒威儀具足。其名曰壽德優婆夷。德鬘優婆夷。毘舍佉優婆夷等。八萬四千而為上首。悉能堪任護持正法。...
時復有四恒河沙毘耶離城諸離車等。男女大小妻子眷屬。及閻浮提諸王眷屬。為求法故善修戒行威儀具足。...
一一離車各嚴八萬四千大象。八萬四千駟馬寶車。八萬四千明月寶珠。天木栴檀沈水薪束。種種各有八萬四千。一一象前有寶幢幡蓋。其蓋小者周匝縱廣滿一由旬。幡最短者長三十二由旬。寶幢卑者高百由旬。持如是等供養之具。往至佛所。....
時復有(應有六恒河沙)毘舍離王。及其後宮夫人眷屬。閻浮提內所有諸王。除阿闍世并及城邑聚落人民。其名曰月無垢王等。各嚴四兵欲往佛所。是一一王各有一百八十萬億人民眷屬。是諸車兵駕以象馬。
復有七恒河沙諸王夫人。唯除阿闍世王夫人。為度眾生現受女身常觀身行。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薰修其心。其名曰三界妙夫人。愛德夫人。如是等諸王夫人。皆悉安住於正法中。修行禁戒威儀具足。....
復有八恒河沙諸天女等。其名曰廣目天女。而為上首。作如是言。汝等諸姊。諦觀諦觀。是諸人眾所設種種上妙供具。欲供如來及比丘僧。...
時復有九恒河沙諸龍王等住於四方。其名曰和修吉龍王。難陀龍王。婆難陀龍王。而為上首。...
復有十恒河沙諸鬼神王。毘沙門王而為上首。...
時復有二十恒河沙金翅鳥王。降怨鳥王而為上首。...
閻浮提中比丘比丘尼一切皆集。唯除尊者摩訶迦葉阿難二眾。...」

------------------------------------------------------------------------
陀佛要入滅了, 大家都很傷心沒錯, 你看這經典把趕來參加喪禮及見佛陀最後一面的場景...不得了, 數數看有多少人呀!! 你真要相信一字一句???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古印度人的數學概念不太好, 它不過就中國人一句話:子女隨侍在側 !!

中國人也是覺得怪怪的,
不過為重法故,只能照翻。
這就是漢傳佛法得以保存的重點。
不會依照自己的觀點做刪減。
不像現代某些自詡研究的人,
阿含經中有關神通他方佛的資料自己刪除。
這是極度不負責任的做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