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草莓?" 我覺得新鮮人真的是草莓!

諾貝爾獎那個人還越做越大,高雄市長->行政院長->副總統,真令人無言。
karlc wrote:
巴頭哥,有人喜歡責任...(恕刪)
為什麼公司喜歡責任制.薪資會騙人.大家算算看.
例子.
小紅畢業後進到一家公司年收入一百萬但是每天上班時數是13小時一個月休2天.
這樣來換算一小時是多少工錢.
一個月休2天一年休24天.365-24=332(一年工作天數).332乘13小時=4316(一年工作小時數).
1000000(年收入)除以4316(一年工作小時數)=231.6(每小時工資).
小銘畢業後進到一家公司年收入五拾萬但是每天上班時數是8小時一個月休8天過年4天.
這樣來換算一小時是多少工錢.
一個月休8天加過年天一年休100天.365-100=265(一年工作天數).265乘8小時=2120(一年工作小時數).
500000(年收入)除以2120(一年工作小時數)=235.8(每小時工資).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小紅收入是小銘一倍.
但換算每小時工資小紅比小銘還少.
大家都可以算一算每小時工資是多少.
不要是只看薪資.
工時也是一個重點.
健康的身體是無價的.
台灣現在個行各業難道不是這樣?
是不是有一些公司雖然沒用責任制但下班還是加班而且沒加班費?
各類產業有沒有這種公司?
找各種名目叫員工加班.
台灣職場從服務業製造業到科技業只要是常態加班的公司要改正的是減少工時增加人手.

絕代蝴蝶 wrote:
閣下真的有對貴公司主...(恕刪)

你要拜的還很多...
我早就跟我主管講過我不適合做會計,而且我也不是對會計很有興趣。
但我主管跟我講叫我做久一點再看看...不然你以為我會做到現在嗎?

至於講某些老人倚老賣老等退休,這個我不但跟我主管講過,還跟我主管的主管講過...
兩者反應不同...
我主管是直接說那是沒辦法的事情,公司比較照顧員工,所以對於元老等級的人就忍耐一下,反正快退休了。
我主管的主管則是直接跟我大談組織,他也認為公司逐漸朝向公務機關的官僚體制走去,不過沒辦法,高層的決策就是這樣,組織演變成今天這樣是大家共同認定的。

所以,你要拜嗎?
我忘了告訴你,7年級生還有一項特質,那就是誠實。
有的事情我不會說沒有,沒有的事情我不會說有,有學到東西我不會說長官都藏一手讓下屬去送死,沒學到東西我也不會假惺惺的說"受到大家很多照顧"...就是這麼一回事。


opelisc2000 wrote:
諾貝爾獎那個人還越做...(恕刪)

不要扯遠了,你不也是做到啥區經理來著嗎?
老實說憑你上面那些發言,能做到主管,真的不禁讓人懷疑後面是不是有一座山...
順便分享一下今天的新聞,O兄眼中的先進國家,年輕人都加班到半夜的日本,早就已經在檢討反省了,
而不是像台灣很多老人,把年輕人戴個爛草莓的帽子就自以為解決了一切問題...

日搶救35歲悲慘世代 台灣是否應開始面對
2012.03.07 02:48 am

十五張證照找不到好工作、四十歲結婚成家是常態、雙薪家庭也只敢生一胎、房貸要背到七十歲…這是現今日本卅五歲世代的生活圖像,可能也是台灣社會的未來面貌。

描繪日本青年世代的「搶救卅五歲」,本周在台出版。此書源於二○○九年,日本NHK電視台與三菱綜合研究所合作,針對一萬名日本卅五歲世代(卅五到四十歲),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NHK認為,廿年後的日本是由卅五歲世代所負擔,他們就是日本的未來。

調查結果震驚全日本,根據調查報告製作的紀錄片「搶救卅五歲的明天」,收視率突破百分之十,打敗不少黃金檔偶像劇。

這群一九七○年代出生的青年,在經濟起飛的年代成長,看似幸福卻背負日本社會結構中各種惡化的經濟與人口趨勢。他們的父母工作穩定、卅五歲前已擁有幸福家庭;現在他們許多人卻是單身寄生族、派遣員工;有正職的忙起來不准休假,閒時又被迫休無薪假。許多人到了四十歲還不結婚,不是貪圖單身自由,而是無法負擔。NHK稱這個世代是「悲慘世代」。

「要改變日本的未來,就要提升卅五歲世代的生存能力!」NHK遍訪學者專家,試著提出解決「悲慘世代」困境的方法。他們找到本州一個逐漸沒落的林業村「西粟倉村」,村長將村中空屋便宜租給育兒家庭,兩年內吸引十五個家庭搬進。這些家庭則在村中林業找到工作,為傳統林業注入活力。西粟倉村還到東京舉辦就業說明會。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林宗弘指出,根據平均國民所得的成長數據,台灣跟日本的距離是十三到十五年;這代表十五年之內,台灣可能就得面臨與日本類似的嚴重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從現在開始認真面對、改變惡化的社會趨勢,「『明天的台灣』可能比『明天的日本』更悲慘!」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14060m wrote:

房仲展店這個店頭開在哪請多少人每月可成交相信都做過計畫了.
請問房仲公司會乖乖依照計畫成交量去分配給房仲業務嗎?
會不會有定高一點的情形?
同樣的道理汽車公司保險業幾乎所有業務類也是一樣
每月目標訂的合不合理?
當不合理的目標出現這也叫做變相的責任制.
一個業務每天加班假日還要上班這樣怎麼合理?
還有一些科技產業和行政工作有職缺.
其實公司在應徵新人分配工作已經很清楚一天工作量.
要壓榨員工很簡單在這教大家一招.
先規劃多一些工作量再冠上個責任制.
這樣既可以不給加班費還很合理的叫員工加班.
更惡質一點的公司還可以用未達到目標為理由扣薪.
在檢討什麼行業或什麼工作是責任制先檢討這個責任制的責任有多大.
超過員工正常負荷則不叫責任制而是叫壓榨.
這年頭責任制被公司隨便濫用甚至連一些服務業的服務人員都叫責任制真是笑話.

為什麼公司喜歡責任制.薪資會騙人.大家算算看.
例子.
小紅畢業後進到一家公司年收入一百萬但是每天上班時數是13小時一個月休2天.
這樣來換算一小時是多少工錢.
一個月休2天一年休24天.365-24=332(一年工作天數).332乘13小時=4316(一年工作小時數).
1000000(年收入)除以4316(一年工作小時數)=231.6(每小時工資).
小銘畢業後進到一家公司年收入五拾萬但是每天上班時數是8小時一個月休8天過年4天.
這樣來換算一小時是多少工錢.
一個月休8天加過年天一年休100天.365-100=265(一年工作天數).265乘8小時=2120(一年工作小時數).
500000(年收入)除以2120(一年工作小時數)=235.8(每小時工資).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小紅收入是小銘一倍.
但換算每小時工資小紅比小銘還少.
大家都可以算一算每小時工資是多少.
不要是只看薪資.
工時也是一個重點.
健康的身體是無價的.
台灣現在個行各業難道不是這樣?
是不是有一些公司雖然沒用責任制但下班還是加班而且沒加班費?
各類產業有沒有這種公司?
找各種名目叫員工加班.
有很多公司還沒有分紅股票.
那些更慘(我很多朋友不是科技業也是照樣加班沒加班費.或每月限制加班上限但事實上每月都超過上限).
台灣職場從服務業製造業到科技業只要是常態加班的公司要改正的是減少工時增加人手.

濫用責任制根本是低薪的謊言.壓榨勞工的藉口.處罰勞工的理由.

我14060M放棄著作權歡迎大家隨便轉貼.


我公司也是如此,總公司會訂業績給各展業區,這些區經理就要分配業績給業務員,而且不但要達到業績,還要負責盈虧,畢竟展業區也是向公司加盟,算是半個老闆,當然若單靠公司業務員業績通常不太夠,有時還要親自"下海"跑客戶,免強才能避免虧損,畢竟虧損超過一季就會被解約。

opelisc2000 wrote:
我公司也是如此,總公...(恕刪)


很多有業績目標的公司當月達成則下個月增加目標一整年達成則下一年增加目標.
請問薪資增加有等比嗎?
所謂責任制,就是要勞工包山包海的責任,甚至公司的盈虧都要負責
老闆開公司是"有限公司",勞工卻是"無限責任"的工作
現在人心不古 不用責任制 爛槓的機率太高 親身的體驗

線在上班大家都喜歡找不用思考 不用腦袋 直接反應就 ok 的工作


所以就直接訂一個目標 看你可以擺的多爛 爛你自己倒楣

realeric wrote:
現在人心不古 不用責...(恕刪)



兩個問題.
1.員工存心要爛槓設目標有用?
員工爛槓的問題是不是要從管理去下手?
2.設責任制那這個責任內有何不合理?
身為設定責任的主管早已知道下面職員一天可做職務的工作量.
設這個職務的責任是設的多一點還是剛剛好?
責任制的內容是重點.
責任制真的是一個非常奇怪又不合理的制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