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開的搞笑地產公司 五都法拍屋 9月爆量-歪樓篇

獨孤求鞭 wrote:
K大實在是很會形容…(恕刪)

老文青不專業導聆
KingDavid520 wrote:
貝三排第一

剛剛聽了一遍,還是難以理解,

只覺得四個樂章體裁獨立,段落分明而已,

可能是功力不夠,還要多聽幾次


K大太謙虛了.不是只有您有這種感覺,我昨天聽了一遍也是完全聽不出來.據說描述從對拿破崙原有一代明君的民主偉大期望轉變為專制的徹底失望所以改了曲名,這種譜曲題材實在是大哉問等級的創新嚐試.這麼有個性的作曲家估計在今日某些專制沒有言論自由的國家,想必是觸犯當局禁忌早早浸了豬籠吧?
別說現代人,當初剛寫完發表時,多數人也是無法接受,但貝多芬依然衷愛此曲視為生命重要之作.

========轉載=======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Op.55《英雄》
第三號交響曲於1803-1804年間完成,隔年1805年4月7日在維也納劇院由貝多芬親自指揮首演。首演之後觀眾的反應,

多數人認為難以接受此樂曲....(恕刪)

=======================

原始榜單是BBC 透過151位當代指揮家票選出來的20大交響曲.這種排名應有一定參考價值.
多數人對貝三的熟悉度,通常小於貝九.貝五(命運),貝六(田園)
然後像比較常聽到的德弗札克九號居然沒在20大內?
聽過一輪才發現原來專業觀點和業餘觀點有如此大不同?但有指揮家們在前面導聆推薦,不管初聽如何,聽不懂是最好,也是一種學習啦!
獨孤求鞭 wrote:
這些對英雄的形容讓我有感,可能也來自最近心境轉變,以前總覺得英雄光明磊落勇往直前即可,無需理會競爭者或小人的攻擊行為,現在我不這麼想了,…(恕刪)


角色雷同時,心境也特別容易相互共嗚.
英雄就是....奮鬥一生死死生生幾遍最後神化的過程.

========轉貼============
從音樂內容的解讀,在1800年創作的芭蕾舞劇「普羅米修斯的創造物」中,貝多芬對普羅米修斯的描述包含四個象徵要素-奮鬥(Struggle)、死亡(Death)、重生(Rebirth)、神化(Apotheosis),這四要素可以在第三號交響曲樂章的安排上得到認同感。樂曲中,

第一樂章表現的積極奮鬥過程、
第二樂章送葬進行曲的哀悼輓歌、
第三樂章詼諧曲的重生、
到達最後樂章表現經過苦難磨練後的勝利歡樂,唱出喜悅歡呼的凱歌。

內容上,可說藉著普羅米修斯的角色敘述貝多芬自我對生命的描述,尤其在第一樂章的奮鬥精神,與他自我的經歷與個性極為相近。

貝多芬的一位詩人朋友庫弗納Christian Kuffner曾問過貝多芬最喜歡哪一首交響曲?他回答說:「Sinfonia Eroica」,可看出此曲受作曲家本人的重視,也是他的最愛...(恕刪)
=====================
亮哥+ wrote:
角色雷同時,心境也特(恕刪)

早上出門一趟又有兩個同意好收穫......而且有了一個地方選舉合作機會.....我提議想為其選舉活動造勢,借由我現在運作的事項可使其有話題接觸民眾爭取選票.....至少可以撼動一整個街廓數千票
獨孤求鞭 wrote:
早上出門一趟又有兩個(恕刪)

能撼動個近百票就很厲害了啦
KingDavid520 wrote:
能撼動個近百票就很厲(恕刪)

奇怪,過去24小時的點擊數竟然是破紀錄的21000多次

應該是有機器人暗中助陣,呵呵
啾啾和獎獎
[吃驚] 太令人訝異了!
KingDavid520 wrote:
能撼動個近百票就很厲(恕刪)

太小看我的魅力了
有我這麼會炒作話題的在還怕沒票嗎

討厭票
啾啾和獎獎
[笑] 哈哈哈
KingDavid520 wrote:
奇怪,過去24小時的點擊數竟然是破紀錄的21000多次

這種不能換成鈔票花的點擊數有什麼用
正在做公眾慈善事業的我需要的是錢
結果現在得到的是寫在白板上的數字還有點擊數

剛才接到一通電話,要我寄份同意書給他,會簽名同意我繼續做慈善事業
都沒人想過A4紙跟碳粉還有信封及郵資都要花錢嗎
獨孤求鞭 wrote:
這種不能換成鈔票花的點擊數有什麼用


沒點擊數01就倒了

本樓也算小有貢獻,呵呵
KingDavid520 wrote:
沒點擊數01就倒了 (恕刪)


你知道貝多芬第一首作品是甚麼嗎?

那是一首鋼琴三重奏(Piano Trio),1795年當年25歲的貝多芬到訪維也納之後完成的第一首作品,可見年輕的貝多芬當年是多麼喜歡鋼琴三重奏。或是說聰明的貝多芬的第一首作品,就涵蓋了當時最主要的三種樂器,有助於開展他的作曲生涯。

鋼琴三重奏是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三種樂器合奏的小型室內樂,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編號97號的第七號鋼琴三重奏『大公』,也是貝多芬最後完成的鋼琴三重奏。

貝多芬第七號鋼琴三重奏 『大公』

1988年葛萊美古典音樂獎,小提琴:Perlman,大提琴:Harrell,鋼琴:Ashkenazy。
Perlman等三位各自忙碌的大師耗費近5年時間才錄製完成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大全集,是非常珍貴的錄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3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