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草莓?" 我覺得新鮮人真的是草莓!


realeric wrote:
現在人心不古 不用責任制 爛槓的機率太高 親身的體驗
線在上班大家都喜歡找不用思考 不用腦袋 直接反應就 ok 的工作

所以就直接訂一個目標 看你可以擺的多爛 爛你自己倒楣

你這個就叫濫用責任制。

如果你怕員工擺爛,那你就明訂,比如產線上的平均做幾個,沒做到就不發獎金,有做到或超過的給獎金。
現在搞的責任制多半是明明員工就能在正常上下班時間內把工作做完,但是老闆為了接更多的單,要發揮超額產能,所以叫員工要延長工作時間做完才能下班。

真正怕員工爛槓的話,員工剛進來表現不佳的時候就該解僱了,還想把責任制合法合理化?
還訂一個目標勒...所以我為了教新人拖到我自己的下班時間也是我自己擺爛所以適用責任制?那我上班就做我自己的事情,新人問我問題我就說很忙,時間到我準時下班,照你的定義,我只要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就閃人,這樣應該不算爛槓吧...


經熱心網友指正,刪掉來源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我兒: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這些事?

(三)這備忘錄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務必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所謂的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手無寸鐵,謹記!

(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可以獨立時,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賓士,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增不必要的煩惱。

(八)我買了十多二十年的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沒有免費午餐。

(九)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都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孫院長說的第三點很值得現在的人借鏡,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你人生剛要起飛的階段如果太沈溺於物質生活,你就要有把握你月月年年都有這樣的收入。

念了很多企業管理學,看了很多企業管理學的書,心境不調整,念這些書只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多讀些前輩的手札日記有幫助些,增進自己的格局。

書本不會去教你如何應付員工之間的三角戀情。
書本不會去教你如何應付昨晚聚餐的員工續攤鬧事。
書本不會去教你如何應付一個生理期的女主管。
書本不會去教你如何應付牛鬼蛇神站在公司門口站崗,等積欠賭債的員工下班。

這些事情都是需要時間經驗累積智慧,靠臨場反應去化解,書本不會教你,老師教授不會教你。

在這棟樓說了這麼多故事,你會發現我如果提到努力向上後爭得一席之地的故事沒有人回應,如果講到老闆主管欺負下屬的事情就會引來附和炮轟,這就是格局問題,以現在人的說法就叫做「取暖」。

是不願意面對現實造成自我感覺良好,還是自己的世界太小造成自我感覺良好?

把自己在生活上的不如意,上網發一堆取暖文,然後一堆跟自己有相同遭遇在那棟大樓裡互相取暖,回來現實生活後,用「還是有一堆人挺我」的態度在面對自己的問題,這樣環境就能改變,問題就能解決?

如果再多幾個這種人,催眠師都準備失業了,自己催眠自己就可以自High,而且越來越High,在網路上講的自己多可憐,惹來一堆網友同情,集結成幫,一堆乞丐聚在一起就變成了丐幫?

別忘了,就算你是乞丐中的霸主,還是乞丐!

一隻猴子要先打敗多少的猴子才能成為猴王?
一隻小羊要先打敗多少的小羊才能成為領頭羊?

我的座右銘只有一個:

「想解決一個問題你會找一個方法,想逃避一個問題你會找一堆理由」

共勉之。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兄,我不否認正面的價值觀,但是我覺得做為一個想要成功的人,應該要有獨立的思考判斷能力.
你不覺得孫運璿會自稱簽了十幾二十年的六合彩這件事拿來舉例勉勵後代非常可疑嗎...
文章標題是豬哥亮勉勵謝金燕的一封信的話,我大概就不會懷疑直接相信了
============================
"孫運璿學術基金會"回覆網友如下
~~~~~~
留言內容:
您好:
近期流傳於網路的一篇文章:[無論愛不愛,下輩子都不再見],這篇文章送給兒子的備忘錄,網路上有一方說是
(1)台灣政壇行政院長-孫運璿曾給兒子寫過一封信,
另一方說是(2)香港電臺主持人梁繼璋送給兒子的備忘錄,想和您求證是否為行政院長-孫運璿的備忘錄.
因這篇文章寫的很感人,與分享給學校學生,因此求證出處,感謝您! 耽誤您的寶貴時間!

孫運璿學術基金會回覆:
HSIN
這篇文章在網路上傳了很久,我看過的是出自香港的節目主持人,據了解孫院長並無此此言或書信。
謝謝

基金會 敬上
===============================
如果是我就不會引用這篇有明顯問題的文章讓別人來吐槽.

另外,我無意要否認你的成功論,只是我們講的重點不在同一個區塊而已.
打個比方來講,如果世上的人只用成功/失敗=努力奮鬥/不努力只會取暖 這種分法的話,
那努力了卻又失敗的人該歸到哪一類? 沒有努力卻比別人成功的人又該歸到哪一類?
那全民健保是不是可以停辦了?
反正成功的人=努力變有錢=生得起病,失敗的人=故意擺爛沒錢=生病就等死.
這樣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價值觀,我覺得不值得驕傲...
同樣是大企業的領導者,為什麼很少聽到台塑,王品的員工在取暖,鴻海的員工不只要取暖還要跳樓?
難道是因為台塑的員工比較爆肝,鴻海的員工比較打混摸魚被K嗎?
現在掌權的有必要思考檢討,相對比較有能力跟責任扭轉現狀的是掌權的老人?還是剛出社會的"草莓"?

不過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去改變下一代社會,本來就是違反人性,很困難的事情.
看看當年中正紀念堂的野百合世代,上台了以後變成甚麼嘴臉就可窺一二
我承認包括我本人也不例外,只能在這講幾句良心話而已...
這也是慈濟上人,孫運璿,王永慶這一類人名留史冊,讓人尊敬的地方.
我這種小人物就算是當不了聖人讓台灣更好,至少也不要污名化下一代一竿子把一船人都打成爛草莓...

要年輕人戰鬥,也盡量給人家一個公平的戰場吧.已經一堆留學回來有錢有勢的靠爸族小開等著接事業了,
就給白手起家的貧窮年輕人,勞基法的合法薪資,合法加班費,合理休息休假時間,
看是要打拼進修還是要打混擺爛悉聽尊便,這樣敗下陣來的人才敗的不那麼冤枉,不是嗎?

我完全同意前面a網友舉的例子
"面試一邊用力嚼口香糖啦 喝飲料的啦
還遇過四個新鮮人邊面試邊從包包拿餅乾出來吃...!?!?
面試手撐著頭靠在桌上一副快死掉的樣子
邊面試邊玩他們的智慧型手機...
離開的時候椅子不但不靠上 還往後挪一把方便他走人...
簡單加減乘除計算題,明目張膽拿著手機在那算...接著還有高達20%以上的錯誤率(驚"

這種我一樣會說不只是爛草莓,還是死有餘辜的白木爛草莓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ray0808_pilot wrote:
絕代蝴蝶兄,我不否認...(恕刪)


謝謝指教,我承認我引用來源有誤,在此致歉,如果您要吐槽我我也虛心接受。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謝謝指教,我承認我引...(恕刪)


那篇是香港的梁繼璋寫給他兒子的啦,因為他老婆年紀差他很多,老夫少妻稚子,他家又有大腸癌家族史,父祖都死於大腸癌,擔心萬一看不到兒子長大才寫的.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責任制本來就不合理 無薪價亦然

那你又能怎樣 公司能運作正常最重要 是不是濫用 讓市場決定
新人問我問題我就說很忙,時間到我準時下班,照你的定義,我只要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就閃人,這樣應該不算爛槓吧
____

再多一個連坐制度就ok了
絕代蝴蝶 wrote:
謝謝指教,我承認我引...(恕刪)


我也同意 R 兄的論點,也認同你文中的部份觀點,但是就格局而言,是要建構在扎實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去討論的抽象概念(精神層次);本樓樓主和某人很明顯基礎就不足,並且拒絕面對現實問題並檢討改進,這樣要談論什麼格局?而且能走到這層次的人,本來就屬少數,因為這是需要時間累績出來的智慧才能理解的,如同戴勝益、嚴長壽如此格局的人更是少數中的少數。

我想您已走到這層次,代表有一定的成績了,應該給您鼓掌,但在台灣的情況的確就是大多數的上位者緊抓著既得利益不放,用假儒學也就是帝王之術,掌控底下的人,什麼都只想撿現成,不願投資人材培育,敢作決策卻不敢承擔風險,把風險轉嫁到基層,08 年那次金融風暴台企惡劣的嘴臉就全部現形,許多人在那次就看清台商的真面目,之後就是現在看到這麼多人在抱怨,這是我推論出來的前因後果。

有能力的人不是轉到外商,就是直接離開台灣了,至少我身邊有部份案例,最可悲的是一堆人轉而去擠公職,這是退步國家才有的現像,前景勘慮...我現在能作的,只有繼續鼓勵這些有潛質的年輕人,多作一些準備、如何避開和判斷問題,其他我什麼也改改變不了,我付出了不少、但也累了,再來我就是直接離開,因為我已沒有本錢等待它轉好。

絕代蝴蝶 wrote:
謝謝指教,我承認我引...(恕刪)

吆~您老還在阿...小弟我還在這天龍人滿地的台北等您的一拜呢。

以上玩笑話,回到原題還是該就事論事啦...如果同樣的事情某世代做的時候就沒事,某世代做的時候就爛草莓,如果有人覺得這樣合理的話那我也沒話說。
不過另外應該加入一個點去討論,那就是這件事情的本質對不對...就好比之前討論的制度面的問題,制度一定是有問題才會慢慢改變,就如同社會風氣及價值觀一般。
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制度本來就很難創造,就好比工作時間部分,現在普遍認為一週40hr至44hr是符合規定範圍之內的合理工時,但對比某些如中國或越南泰國等代工導向的國家來說,一天12hr的工作時間對他們才是普遍的狀況,而相信這狀況也會隨著社會環境慢慢減少才對。

回到本題的爛草莓議題,我從前面就講了,如果大家都遵守遊戲規則,法律規定該給的有給,我相信以勞工面來說很少會有不願意配合的。加班都有給薪或給休,員工又何必出來罵公司制度?
所以前面我說過滿多次的,要說員工爛草莓之前,先看看自己有沒有虧待過人家。如果真的能做到問心無愧,真的屬於員工個人抗壓性太低的情況,也不會有人為了反對資方而反對。

至於抱怨,說真的那是人的本性,我不相信有哪個人生下來到現在沒抱怨過,平常下班吃飯跟朋友聊天幹譙同事、上司、公司,那都很正常,不過上班的時候就是態度擺正,把交辦的事情全力完成,不過就是一般的情緒抒發,也沒什麼不是嗎?
我不會說抱怨的就是爛草莓,而是要看抱怨的內容實不實際以及具體狀況去衡量,就如同ray0808_pilot版友所說的獨立思考,先去綜合各種狀況之後才能判斷。

世界上有一種行業叫做顧問業,這個行業解決的就是那些中高層人員的抱怨,當那些中高層抱怨公司營業狀況不良、法律和財政制度影響、同業惡性競爭、員工不配合不給力的時候,這些做顧問的難道會說:"你們這些爛草莓主管少來跟我說些有的沒的抱怨,先努力工作吧。"
說真的,問題不是靠不抱怨肯努力就能解決,而是遇到給你適當建議及解決方法讓你達成目標的人,就如同我前面跟你說的,員工真的不上進,要嘛Fire他,要嘛換跟方法去激勵他,不就是這樣嗎?掛個爛草莓之名,爽是爽到了啦,then?只會淪為萬年徵才的公司而已...

realeric wrote:
責任制本來就不合理 無薪價亦然
那你又能怎樣 公司能運作正常最重要 是不是濫用 讓市場決定

恩,說得很好阿...那你覺得薪資是不是也該讓市場連動決定?
我不否認你說的公司重要性,但我否定你說的利益凌駕於人性及制度。

realeric wrote:
再多一個連坐制度就ok了

你自己先用了再說吧。
你自己想想,一個財務人員如果做錯帳造成公司要補稅,連坐上去讓財務長要寫檢討書貼在國稅局供大眾觀賞,是不是個很棒的連坐制度呢?你覺得合理嗎?

你是很懷念當不完的兵嗎?小兵出包連坐到班長,在連坐到排長連長...這麼愛連坐制度嗎?我當兵的時候營長都說禁止使用連坐制度罰兵了,你還活在民國初年抗戰的時代嗎?

Curtis_l wrote:
我也同意 R 兄的論...(恕刪)


感謝您的認同,如果您有追這棟樓,也可以看出來我並不是特別偏袒勞資某方,我強調的是讓市場去決定這些草莓老闆和草莓員工的存在。

年輕一族再怎麼抱怨也不能改變老屁股坐在上面的事實,你要做是如何請這些老屁股站起來。

========================================================================

我再說個故事好了,我自己的故事。

在有次我的疏忽之下,下午三點公司整個機房大當機,光當天公司損失超過六十萬,更別提停擺後要恢復正常無法繼續營運的損失。

下午六點,我的老闆撥分機請我進辦公室,我心裡盤算著除了挨一頓罵之外,損失的部份從薪水扣回來好了。

進了辦公室,老闆桌上放了五瓶軒尼詩,叫我坐坐坐,沒提過半句關於今天當機的事,一直跟我聊著他當年的風花雪月,我只能乖乖的邊喝酒邊聽他講古,心裡一直想著等等要怎麼去救那個機房。

就這樣,他屁到了凌晨四點,丟下一句「我醉了,要回家睡搞搞了,那個機房趕快去修好吧!」

老大,你都醉了難道我不醉嗎?

========================================================================

跟這棟樓這麼久,我常在想,如果發生在這棟樓某些人身上早就見報了,但如果不是當年的這件事故,我的心境跟格局不會有那麼大的轉變。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