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David520 wrote:12年前會回台南買房,其實也是因為懷念榕園大草坪上唱民歌的日子,即便歌聲已遠揚、倩影早無蹤 K大在榕園唱民歌,我居然是在打滾,還丟了錢包,真是不長進....倩影無蹤結局倒是相同.
KingDavid520 wrote:如同李白《憶東山》的詩句,『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至於20年後的現在,則是『欲報東山客,開關掃白雲。』了。 K大境界太高無法理解...只好求助網路====轉貼=====“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形像地說明了,飲酒、狎妓、觀舞並且親自歌舞,是李白的生活方式之一。 “欲報東山客,開關掃白雲。”表現了對謝安的隱居生活的嚮往。 這兩首詩應該看作是李白的“歸去來辭”。他嚮往著東山,又覺得有負于東山。他是要歸去了,但他的歸去卻又不同於陶淵明。陶淵明是決心做隱士,是去而不返的。李白卻沒有這種“決心”。 “東山”是和謝安這樣一位政治家的名字結合在一起的。嚮往東山,既有隱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時而起的一面。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梁園吟》)他的東山之隱,原來還保留著這樣一種情愫。詩中李白隱以謝安這樣一個人物自比,又用白雲、明月來襯託他自己的形象,那東山的白雲和明月顯得十分澹泊、明潔;而李白的情懷,便和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KingDavid520 wrote:在那種情況下,錢包掉了有甚麼關係? 問題不是我的錢包啊.生平第一次進警局協助備案.此事若沒安撫好心情,還顯露一付慌張無措的樣子,恐怕影響往後的打滾之路,關係就大了.
KingDavid520 wrote:其實劉文正完全斷絕和外界聯繫的情況並不難理解,只不過是要展開一個全新自在的生活而已,我退休後這二十年來基本上也是如此。 能悠然退休都是有條件的.不是人人均能肖想....陶淵明是草屋有八九間後,才能隱居悠然見南山.劉文正早早成名,相信退休後應該也不差.這輩子應該無撼了.
A咖錦衣衛 wrote:你也真是老日本......(恕刪) 這照片顏色對了,之前拍得像是手機掉到水溝裡面。又黑又暗 BA"D"(t) MANCOVID-19還是有機會,吃飯不用戴口罩吧。找個有華人的舘子。拍的照片太少,風景沒有,瞎拚。也沒有。反正台灣發錢,六千元。現在也沒確定消息。搞不好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