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外匯存底跟國家整體經濟強弱沒有絕對的關係,像英美一些國家外匯存底並沒有台灣高,但是整體經濟實力是比台灣強的,其意義就像是攤販賣東西,會準備一些零錢找零,台灣經濟就像是攤販一樣賣東西給全世界所以也要準備一些外幣做交易時匯兌用一般都是以強勢貨幣(如美金,黃金為主)所以也就是歐美國家外匯存底不高,因為他們沒有兌換的必要.總結來說,貿易導向的國家外匯存底會比較高 (中, 日, 台等)外匯存底的高低還是要搭配其他的數字來看會比較有意義這期2535有精采的說明以上是小弟的理解
不知道樓主的無名在哪邊..能不能貼個連結出來阿~~~~-------------------------------------------------------回到正題-------------------------------------------------------外匯存底,基本上在總經內會提到,但不會提的太深入。我剛有說過,外匯存底是貨幣政策的一環,而且是很大的一環,經濟學不會提的太深入。會提的很深入,那叫做銀行管理那科系才會講的很深。總經內會叫人算國民所得(境內國民所得、境外國民所得),銀行管理就會叫人算外匯存底、貨幣發行量、準備率、M1、M2等等...扯遠了..外匯存底(外匯儲備),英文為 Foreign reserve另外,基本上外匯存底可以說是一個國家國力的大小,也可以說不是。這就要看該國國內境內所使用的貨幣強勢如何而定。如果國內的貨幣不是強勢貨幣,當然外匯存底越高,國力越強。不過嚴格說起來,還是要參考進出口總額、儲蓄總額而論。這種情況如台灣。如果國內的貨幣是強勢貨幣,外匯存底就可以不需要很高,如美國,歐元地區。以這種概念來說,外匯存底就是代表一個國家對於他們國家貨幣的償債能力。在這個世界上,最強勢的貨幣就是美元,所以外幣匯率計算、外匯存底的計算單位都是美元。台灣持有的外匯存底有美元、歐元、英鎊、日圓(沒看錯)、黃金等等。再次說明,一個國家所持有的外匯存底,不是不能用來投資,而是不能投資而損失。台灣央行也有拿外匯存底來投資,每年的收益都超過10%。
我也沒仔細研究過這問題,不過好像這跟「美金本位」有點關係。就是憑什麼新台幣有這價值,那是因為我們國家(中央銀行)提得出相等價值的美元來跟持新台幣的人兌換。古代是金本位或是銀本位,發行紙鈔的國家就要有本事拿出等價值的金或銀來給用紙鈔的人...不過話說回來,老美佔據了「美金」這個位置,還真是天底下最大的便宜呀。它的貨幣就等於絶對的保證,跟黃金白銀同級的。(這真是蠻弔詭的一種東西,明明是成本極低的人造品,不需要其他東西的保證卻跟金銀同級,它的價值到底怎麼來的)而有三千億美金當作外匯存底的國家,外債不算多,人口又是相對的少,要說是窮國,也很難說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