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kd wrote:
納稅是種義務 納稅是種義務 納稅是種義務 ...(恕刪)




納稅是義務啊

職業軍人如果真的有心要納稅

就要按照大家都一樣的規定~要用和大家一樣的稅率

別搞什麼年薪70萬~稅率只要5%

不然真的讓人瞧不起啦



我是不知道軍公教從以前到現在
有沒水電半價有沒有減稅免稅這些複雜的數學問題
我只知道
在一個國家裡
管你軍公教農漁勞白領藍領藍藍路
大家都一樣辛苦的在打拼生活
既然一樣在打拼生活
大家就好好的繳一樣稅賦
不用講其他的理由
大家都一樣
你辛苦你加班
我也辛苦我加班
我也從沒領過加班費
計較什麼
大家都是混口飯吃
沒有誰該有什麼特別優待的
::: 男人都喝純喫綠:::
jahvet wrote: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9 條 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

只是對法律的問題比較關心,不是要嗆哪一方,
大家請繼續... ...(恕刪)


不是很懂這位大大要表達的意思..??
小弟猜,
您要表達大概是有法律規定有某些人是不需要繳稅?

教職早就該課稅了
除了週週休還有寒暑假
寒暑假還可以找學生去上課(多當些就可以開課了)
我認識的老師每個平均薪水都高的嚇人
憑啥這些人就可以免稅
maxboss wrote:
教職早就該課稅了
除了週週休還有寒暑假
寒暑假還可以找學生去上課(多當些就可以開課了冒汗)
我認識的老師每個平均薪水都高的嚇人
憑啥這些人就可以免稅


如果這些是開家教班,補習班,
建議您可以去檢舉,
因為教師法規定教師不可兼職,

既然都是認識的人,
證據確鑿,
以國民的應有的使命感應該要勇敢地去檢舉,
檢舉起來更是擲地有聲.
而不是在01這裡只要求他們繳稅一年才一兩萬這種蠅頭小利
想請問一下,對公務員要不要繳稅不太清楚....
請問健保局的人員還有立委,議員諸公們這些人需要繳稅嘛??
感覺這些人最需要多繳一些
我爸是職業軍人, 我應該可以說句話

大家對國軍的印象很差, 但是我覺得那只是少部分的軍官, 媒體本來就只會報導不好的事, 我"自認為" 我爸是個好軍官, "以前"國軍很嚴, 他是真的很辛苦的


他總共在金門前後待了最少四年, 每三個月放一次假, 每次回家1-2個星期,

第一次他到金門, 大約是15年前, 他說他半夜聽到電話聲都會被嚇醒, 那個時候的情況, 半夜要是有電話, 一定是有大事發生

每當大家在放颱風假, 他就要回到部隊, 以防有什麼災情, 需要協助救災

在重要的節日, 元旦, 過年等, 也幾乎待在部隊, 以免對岸有什麼狀況

重要選舉日, 也要回到部隊, 一樣, 以免台灣人自己打自己或對面打過來

只要接到長官電話, 馬上趕回辦公室或部隊

沒有寒暑假, 不能隨便出國玩, 除了有時调到國防部上班, 可以正常上下班, 從來沒有每天回家過



新的軍官是怎麼樣我不清楚, 我也認為當兵浪費時間, 募兵制比較好

我同意免稅是那個時代留下來的產物, 不符合時宜, 需要改

但是我不同意有人說軍人免稅沒有公平正義, 請問, 我爸跟你爸比, 有比較公平嗎
歡迎參觀我的Flickr : http://www.flickr.com/photos/maomee/
jihyeu wrote:
我爸是職業軍人, 我...(恕刪)

我只能說
你爸以前的狀況
也許符合當時歷史共業產生的免稅條件
但我覺得你說"我爸跟你爸比, 有比較公平嗎"
這句我非常的不認同
何謂辛苦?
何謂公平?
當時別人爹娘不也是辛苦的在工作
一樣有人為了工作沒日沒夜的
既然叫做"工作"
就會有工作產生的壓力
不需要解釋其他理由
他就是個"工作"
不喜歡大可以離職走人

我只能說
你爸是個非常努力盡責工作的人
要說多偉大
還好吧 每個努力工作的人都一樣
::: 男人都喝純喫綠:::
kkkkkk wrote:
我老爸是大同工學院畢業,機械工程學系,
正職理化老師,

本來也是圖個穩定,
但是民國60年代經濟起飛,
工廠隨便一個作業員薪水都比他好,
當然辭掉去工廠上班

40年前大學畢業去工廠可以混到很好的職位,
你老爸跑去工廠上班可不是去當個生產線作業員吧?
「跑去工廠上班」的情況要講清楚,
去當主管和去當作業員可是差很多的。

我說過了,
26年前有個國中同學考上師大附中不唸還跑去唸師專,
當時考得上師專的同學幾乎都是北聯前三志願,
要說老師沒人要當嗎?
我親身的體驗至少20多年前老師的薪資待遇已經足以吸引優秀人才投入了,
你口中「高教育程度的真的是呆子才去當老師」、「男人去當老師叫沒志氣」的年代離我們實在太遙遠了,
況且當年高教育程度的比例比現在少得多。
kaworu.liu wrote:
以前公務員好進去卻薪水很少..那時候怎不去當
股票上萬點 跳一下 就是公務員一年份薪水..

做工廠的薪水 還比公務員多 做水泥的薪水夫妻兩個 一個月是一般公務員一年份薪水..
現在做水泥的夫妻 房子15間...那時候怎不去幹水泥 ...幹公務員幹嘛

請告訴大家在那個年代「做水泥的薪水夫妻兩個 一個月是一般公務員一年份薪水」?
除非你所說的做水泥的夫妻是工程的小包,
否則光靠做 「土水師傅」絕對不可能有6倍於老師的月薪。
工程小包商也不能算是普通的工人了,
就好比補習班名師也不能代表一般的教師。

很多人老是記得民國78年前後股市上萬點的榮景,
但對於上萬點後短短幾個月內跌到只剩3千多點的那一段倒是選擇性的失憶,
當時公務員錄取率確實比較高,
有10%左右,
這樣的錄取率也不能說是沒有人要幹公務員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