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行義 wrote:
看到那兩排腳跟上面那...(恕刪)


弔環當然有用,看你屁股想接近左邊還是右邊,才有選擇性
I trust everyone,but I don't trust the devil inside of them!
難怪最近不抱怨運動正夯
家庭個人如果失業陷入困境都不抱怨 社會當然更美好更祥和
往好處看 至少有六成的時間運作良好 不是也不錯嗎
紫手環要搭捷運報多發一些就是了
這個車廂我的噸位站進去
如果都不閃避的話大概會先撞到頭
然後走道寬度我只要站著大概後面的人就不用過去了
木柵線的車廂已經夠小了
結果現在做連接的機場現更小

monkey小猴仔 wrote:
我只知道地址在"瑞光路192號"


這個是要在港墘站下車,沿港墘路走上一段吧
東京的山手線,
平日的上班時間是不給坐的.

既然內湖線車廂已經那麼小了, 要不要規定幾點以前不給坐的方式比較好?
不過實施下來恐怕會變成終日站立. ~~~~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我看內湖捷運批評聲不斷
但是批評的人有沒有想過
規劃者也是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內湖路很窄 如果要蓋重運量系統
那2旁的住家怎麼辦 內湖路頂多給你20米寬好了 這樣子的情形潛盾工程要怎麼進行才不會影響到2旁的建築物
而且 那是不是整條內湖路都要封起來了啊 但是內湖連外就著麼一條路 不就塞車塞到死..
中運量是妥協下的產物...雖然不滿意 但也沒必要說的好像規劃者都是豬頭吧
那木柵線當初不作轉運就好了,結果比木柵線還小,這要怎麼坐呀?壓迫感超大的,重點是軌距一樣的話,還做得愈擠,這分明是為了以後能夠再換車的做法嘛
電腦是永無止境的錢坑
延伸閱讀...
http://news.epochtimes.com.tw/7/12/25/73707.htm
http://tw.myblog.yahoo.com/anderson-travel/article?mid=3034&prev=3124&l=f&fid=34
http://tw.myblog.yahoo.com/anderson-travel/article?mid=3750

再看一龐巴迪的網頁..是用內湖線車廂照片..
感覺內捷像是第一個使用的...
http://www.bombardier.com/en/transportation/products-services/transportation-systems/driverless-systems/automated-metros?docID=0901260d800143c9

ckh0610 wrote:
內湖路很窄 如果要蓋重運量系統
那2旁的住家怎麼辦 內湖路頂多給你20米寬好了 這樣子的情形潛盾工程要怎麼進行才不會影響到2旁的建築物
而且 那是不是整條內湖路都要封起來了啊 但是內湖連外就著麼一條路 不就塞車塞到死..
中運量是妥協下的產物...雖然不滿意 但也沒必要說的好像規劃者都是豬頭吧

內湖連外也不只一條路,可以走民權大橋,也可以往南港方向走
路是少了點,但也不是只有一條路
就算是高運量系統的淡水線,還不是沿路都是房子,怎麼就可以蓋得起來

規畫者是不是豬頭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一定不是那個會去搭內湖線上班的人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國外也有一些比較小的車廂, 就把坐椅都取消, 只弄幾個可收藏的座椅,
這樣放行李也方便許多

看圖片這樣...
誰要站中間
我是誰? 鼻孔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