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鑽研很多技藝或技術就能賺大錢,
例如當時我的薪水只是普通...
但很喜歡玩汽車音響,
玩到很熟悉之後,開始幫人家搭配代工,
才發現原來那麼好賺,
當時玩很大的一車子音響80萬100萬時有所聞,
一對成本6000的喇叭裝到好收18000,
擴大機也幾乎是2-3倍的利潤,.
工錢線材還另計....
有回有個開賓士的過路客要換喇叭,
剛好我手上沒有合尺寸的喇叭,
介紹到我的上游廠商,.
一對400的喇叭收4000塊,
當時還很怕被這位像兄弟的賓士車主開槍,
說起來有點黑心,但黑的是知識技術錢,.
那個年代行情市場就是如此....
網路發達後,什麼都攤在陽光下,
知識不值錢,技術不值錢,商品更不值錢.
好懷念過去

只是在很多有錢的人才在台灣時間太少了
經濟部統計兩岸2007年貿易額達1,004億美元
1991年至2008年12月台商對大陸投資總金額為755.60億美元
大陸台商人數從數萬人到迄今,推估已達80餘萬人(這個數字應該是相當保守)
這八十萬台商或台幹與普遍在台灣一般人相比
他們都有相當不錯的消費能力
假設這八十萬人都回來台灣生活
汽車一年應該可以多賣個十萬輛
林森北路的酒店應該也是天天客滿
(總統大選才25萬台商回來,那幾天台北酒店生意爆好)
餐廳和房市等各項民生消費也會更活絡...
我如果是政府官員,我根本不需要陸客來台..
只要想辦法吸引台商常常回來台灣就好..
讓台商願意把錢帶回來台灣花
甚至是回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