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cookie wrote:看二戰史,我就覺得法西斯主義和史達林主義兩種如此相近的意識形態,為什麽要這樣拼得你死我活呢。(恕刪) 法西斯主義與史達林主義(正確說是共產或布爾什維克)是意識形態兩端的極左和極右,加上法西斯就是靠反共起家的。加上從紅軍的大型軍事倉庫都部署在靠近邊境線,而不是一般的部署在二、三線地區判斷,紅軍是在準備自己的「攻勢凖備」中受到突擊的。1944年就算德軍不偷襲俄國,等到1945年中(或年尾)紅軍的軍事改革完成後,紅軍也會攻擊德國。法西斯vs布爾什維克 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歷史的必然。
>>1944年就算德軍不偷襲俄國,等到1945年中(或年尾)紅軍的軍事改革完成後,紅軍也會攻擊德國。可是我想到那個時候蘇聯紅軍能打仗,我想那個叫做見鬼了,那個時候紅軍一堆中高階將領軍官都被史達林給整肅得差不多了,存活過整肅的軍官也沒啥謀略能力,即使像是朱可夫這位幸運活過整肅的猛將,他的官階再高也撐不起整個紅軍,紅軍要祈禱德軍別打來就不錯了,哪有能力可以反過來直搗德國............
狗宏 wrote:法西斯主義與史達林主義(正確說是共產或布爾什維克)是意識形態兩端的極左和極右,加上法西斯就是靠反共起家的。(恕刪) 史達林主義與共產主義或者說布爾什維克主義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基本上就是掛著馬列外衣的沙俄霸權。所謂物極必反,極左和極右其實沒有那麼多差別吧,都是個人獨裁的極權主義,要求絕對服從,對異議者從肉體上消滅,從精神上汙蔑等等,他們還有互不侵犯條約,其實兩個暴虐的匪徒完全可以瓜分歐洲,在蘇德開戰前他們確實是這樣做的。小胡子沒把英國搞定就去打蘇聯有些失策,可能被蘇軍在芬蘭的糟糕表現勾引了。
球德洛 wrote:大家眾所皆知的往往都...(恕刪) 好是奧哈馬海灘吧..我也忘了我有一部束之高閣的電影叫Last Drop. 最後的空降師. 還沒看過. 不曉得是不是這段故事太平洋戰場死傷最多的登陸戰是沖繩登陸戰. 含平民雙方死傷約35萬人.日軍守備牛島滿大將和海軍菊水一號大和特攻由伊藤整一中將代領,加上自殺戰機2500架,自殺潛艇.沖繩海戰應該是二戰也是人類史最黑暗的一刻因為日本準備發動一億特攻就是全日本人都是特攻隊員. 歐洲戰線沒有自殺攻擊. 杜魯門會決定用原子彈就是要結束日本進行一億特攻的動員能打敗納粹東征軍. 除了德軍輕敵未在10月列寧革勒直接打進莫斯科反而轉戰烏克蘭戰廠的致命錯誤. 蘇聯成功的簽制德軍也算是在美國人眼中功不可沒.
pcgamer wrote:可是我想到那個時候蘇聯紅軍能打仗,我想那個叫做見鬼了,(恕刪) 在芬蘇戰役的慘勝後,紅軍發現自己本身的一些缺失。紅軍就開始一系列軍事改革,如限制政委的權力、提高部隊訓練的強度、大量使用衝鋒槍。而一些逃過一九三七、三八年的軍事整肅的,圖哈契夫斯機動戰術的徒子徒孫。在德國軍事壓力的現實下,開始從冷凍櫃中退冰。出馬取代一些政治正確,但軍事能力不足的將領。當然以上這些在1941年6月22號前,並沒有全部完成。而這一支還沒有完成軍事改革的紅軍,在德蘇開戰後大部份野戰單位幾乎是一戰既潰。可是「少數」頑強、而且奮戰不退的紅軍,幾乎是讓德國人每前進一步、就流下一滴鮮血。而且在1941年8月紅軍還能發動局部反攻牽制德軍。在紅軍奮戰下到1941年11月,德軍傷亡己經達到了七四萬三千人(其中二十萬人回了老家)。基本上1941年時「少數」的紅軍(再一次強調「少數」)就很能打。如果等到紅軍軍事改革完成,局勢只是對德軍更不利。(PS:德國偷襲俄國是1941年,而紅軍的軍事改革預計在1942年完成。小弟上一則發言搞錯成1944年及1945年了,更正一下)
球德洛 wrote:那二戰能打敗德意志,蘇俄和美國誰的功勞比較大啊?美國是後來過來撿戰利品的嗎?就算沒美國,德國那時應該也撐不久了吧,是不是這樣說啊 問題是,如果沒有美國和英國對蘇聯的物資支援,蘇聯也不可能撐這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