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d wrote:
問題是,蓋了國光石化之後,周邊的環境、產業,居民的生活品質都會有巨大的改變。
這才是反對的原因吧,雖然你說蓋了國光石化之後,會有工作機會釋出。
但是原本做農、養殖業的人怎麼辦?
國光石化的工作是一個高齡的農夫、漁民能做得來的嗎?
那原本的居民該做什麼?該以何維生?
又,如果蓋國光石化真有這麼好,為何前面你所述的高雄那邊要遷廠,不願意在原地擴廠?
而之前吵的沸沸騰騰的麥寮,為何當地居民從開始歡欣鼓舞的歡迎,到後來卻有感到受騙的感覺,進而強烈抗議當地六輕廠?
從一個國家的角度上面來看,當然是希望重污染的產業都遷往國外,低污染高經濟價值的產業留在國內。
這也是前面網友所想詢問的吧。
而既然台灣是高度依賴進口原料的國家,那到其他國家設廠,進口到其他國家分別有多大呢?
不曉得可否解說一下。
你的第一段沒有錯,那也是反對人士應該抗議的主因.
國光石化即使顧用當地員工,也因為專業問題不可能採技術職工作.....
但對當地居民造成的影響是甚麼必須講清楚,
並非國光石化會用他們的地,而他們全都瞬間失業.....
是可能會有水污或是空污等因素影響他們的農作物等,
這些只能盡量去控制和防範.....
第二段可能就要再解釋了....雖然前幾頁有說過....
我可以大聲說國光石化的股東門都不願意投資國光石化,
就算現在大家也都各懷鬼胎,
但他們是被迫的....
如果中油可以繼續留在高雄廠,
而仁大工業區的公司可以在原地繼續經營和擴建,
誰會想去大城那邊從填海造地開始做起.....
但就是不可能嘛....
你可能不曉得2015年中油高雄廠就要停止運轉,
會嚴重影響仁大(仁武+大社)工廠區廠商的原料,
除了部分走管線從南高雄過來外,用槽車也會增加成本....
所以不是他們不想留在高雄,他們非常想留在那,
但這是有歷史因素的,除非今天可以說服後勁居民和高雄市政府,
不然工廠是關定的......
其實台灣各行各業都有去海外設廠,
不只有石化業等.....
但石化業的遷動性很強,必須盡量靠近原料源,
所以往往行成石化園區,
而一個石化園區的興起所帶動的有....1. 做土木的工人,2. 做配電的工人,3. 做設計的人等一堆.....
站在經濟面,一個園區可以有這些工作機會和經濟行為,
政府(無論是民進黨或是國民黨)當然希望留在台灣啦~
話說國光石化可是經過民進黨時代的~
論我也不是一定要支持國光石化不可,
但若是高雄石化區能保持發展,
其實是沒必要去搞個國光石化的......
sor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