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comboy wrote:
不瞭解工作跟台清交成間的關係,怎麼討論到大學生待遇就會出現台清交呢?
念台成清交就一定是就業保障嗎?

有專業技術能力或有一技之長才是就業保障吧.
我記得好幾年前,有一次聽前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石滋宜博士的演講,他針對『知識』與『技術』提出以下的定義:
1. 資訊=資料+統計歸納整理
2. 知識=資訊+邏輯推理或推導
3. 技術=知識+實踐方法
一般的普通大學(或是普通大學中的頂尖大學),只能學到知識,就是所為的學術,不能學到實踐方法,當然無法學到真正的專業技術。

有聽過麻省理工學院嗎?其創校是由早期社區之一所技術學院發展歷經百年發展成著名學校,其校訓“手腦並用”.

石博士所講需有實踐方法+學術(知識)來支持,才能發展成為真正技術,也就是一個手腦並用的人才,這樣對國家、社會、企業才是真正有幫助。...(恕刪)


1.沒有人說台清交一定是就業保障吧!? 會有"台清交"是因為在工科的某些領域及產業, 這三校的系所被公認最為頂尖, 部份頂尖公司之核心部門因求職者眾, 在新鮮人進用的程序上, 人資為提高篩選效率與時間, 就會僅從此三校本科畢業的求職履歷中去挑. 要想有就業保障請去唸軍警校或是嚴格總量管制的科系.

2.很多普通大學(或是普通大學中的頂尖大學)的許多系所不僅能學到知識也能學到專業技術. 例如醫藥,海事或設計領域. 不要把你你所僅知的少數工科領域拓展到全部! 講過多少次了?

3.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更正確的翻譯是"麻薩諸塞理工大學",但因為麻省理工學院的譯名早在清朝時期便有,就將錯就錯用之.該校是1861年William Barton Rogers創立, 該校自創校以來就是100%的美國正統高教體系的大學/學院. 跟技職體系無關, 更不是啥技術學院.


bobbycomboy wrote:
媒體報導的確有出現一點錯誤,也就是沒分甲乙丙級三種,這不在我管轄範圍內所以不討論,
不用離題,我只是提供證明說明你跟另一位網友間的說法,明顯有差異,
有人說電焊薪水一個月可以領10萬,你是說有四萬就不錯了,結果打工一族,暑假打工可領21萬,

可見那位網友說法並無錯誤,這樣對吧...(恕刪)


當然不對!!!

winson0508 寫的你到底看清楚沒?
============
電焊工領11-12萬,以前可能有,現在真的沒有
我手底下就有5-6個電焊手(4老2年輕),
他們說外面的行情大約在5萬左右
=============
哪來的啥"電焊薪水一個月可以領10萬"????

那個啥打工的? 都寫那麼清楚了你還沒看懂啊?
21萬要怎來? 你自己不會算嗎? 還看不出問題在哪嗎?
=============
3.5K*60=210K, 兩個月做滿60天才會有21萬元.
=============
那報導光看內容就知道是學校花錢買的招生文宣, 你還當真啊!?

再請問一下您的"管轄範圍"是啥? 到底啥是您專精的?
才不會一問就又垮?

每次都這樣, 這樣讓別人很困擾喔...
不要說大學領22K是因為不努力,
看看中研院,那裡的人才可不是18分大學的可以相比,
還不是被國外重金挖的跟什麼是的,
為什麼國內給的薪水永遠差人家一大截?
還是說這些人在中研院不努力所以中研院不給高薪?
上次新聞也有報,亞洲各國(日本,新加坡....)對台灣勞工的評價是價廉物美!
真感覺現在台灣勞工快等於義工了!
真是可悲!
fisheries wrote:
1.沒有人說台清交一...(恕刪)


說得好像有一點道理,總量管制問題,
現在博士班都找不到人去讀了,應該慢慢退了,不需要管制就會自然達到市場平衡

至於某些學校內也只是部份科系就業比較有保障.碩士在校生成長嚇死人.

rukawa1 wrote:
不要說大學領22K是因為不努力,
看看中研院,那裡的人才可不是18分大學的可以相比,
還不是被國外重金挖的跟什麼是的,
為什麼國內給的薪水永遠差人家一大截?
還是說這些人在中研院不努力所以中研院不給高薪?
上次新聞也有報,亞洲各國(日本,新加坡....)對台灣勞工的評價是價廉物美!
真感覺現在台灣勞工快等於義工了!
真是可悲!...(恕刪)


有人要,薪水福利好,當然要考慮

22k是大問題,台灣勞工很認命

bobbycomboy wrote:
說得好像有一點道理,總量管制問題,
現在博士班都找不到人去讀了,應該慢慢退了,不需要管制就會自然達到市場平衡

至於某些學校內也只是部份科系就業比較有保障.碩士在校生成長嚇死人.,...(恕刪)


有總量管制的系皆為大學部!
您應該知道總量管制的科系是哪些吧?

fisheries wrote:
有總量管制的系皆為大學部!
您應該知道總量管制的科系是哪些吧?...(恕刪)


不瞭解,可以貢獻你的見解嗎?
好像只知道醫學系其他都不了解
大學生考不上,怪政府?
大學生被當掉,怪政府?
大學生沒工作,怪政府?
大學生領錢少,怪政府?

XD!現在要搞全民粹運動就是了?

bobbycomboy wrote:
不瞭解,可以貢獻你的見解嗎?
好像只知道醫學系其他都不了解...(恕刪)


這應不是"見解", 這些僅是"資訊"及"解說".

目前有嚴格總量管制的系
醫藥: 醫學系, 中醫學系, 牙醫學系, 藥學系等
農學: 獸醫學系等
海事: 航海/商船學系, 輪機工程學系等

這些系都有一個特性, 都有相對應的國家級( 考試院發) 的專技高考證照( 可不是勞委會或是
啥財團法人發的) , 且海事領域的還是國際採認的. 且這些證照的考選資格限定為該系專科以
上( 含大學) , 但是若專科或大學沒有唸這些科系, 即使是拿到該系所的碩士, 博士, 皆沒有
考照資格. 且沒有執照就不得執業. 例如某A 大學唸的不是獸醫學系, 但他後來去唸獸醫學系
的碩士班, 且取得該系碩士學位, 但他沒有獸醫師執照的考照資格. 當然也不能當獸醫師去執
業. 因此這些科系畢業生, 往上唸研究所的比例低, 因為拿到碩博士除非是走學術路線, 僅是
讓自己少賺幾年的錢罷了, 附加價值低.

當一堆科系畢業生似乎非得唸碩博士才有相當的競爭力時, 可以想想這些只有專科或學士學位
就能在職場上勝任愉快的科系. 哪來那麼多工作非得碩博士學位才能做? 現許多工作職位或公
司碩博士學位的進入門檻不過是突顯人力供給遠大於需求下, 浪費個人金錢與時間及國家資源
的可悲(或可笑)現象.



Arthur0224 wrote:
○九年大學生平均失業率超過百分之十五,平均薪資只有一萬九千四百七十七元。

洪敬舒指出,一九九六年時台灣十五到二十四歲的青少年,
平均薪資即有三萬一千四百零八元,大學以上甚至達四萬七千三百二十四元,...(恕刪)

一看就是唬爛的數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