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詠的"白色巨塔"小說剛上市沒多久,經當時是護士的前女友就叫我買一本回來看,看完小說當時就覺得如果拍成電影或電視應該不錯,會蠻有張力的,看過小說的人一定覺得電視還是亂加劇情,雖然大綱主軸上都對,但是有些故意加的或拖戲還是讓人覺得不夠原味,所以經驗來說還是對的"如果看過小說就不要看電影電視,看過電影電視就不要看小說"。基本上它就是小說,給我們誇張的想像力和舒解現實的不滿,不用太需要對號入坐,小說嘛,開心就好。
小說是寫的不錯啦,雖然電視劇以醫院來看專業性不足,但把角度放遠來看,也不只是醫院才有鬥爭,
小弟公司日前才發生高層爭位鬥爭,詳情小弟還不夠資格知道,只知道雙方各有後台,好像還是政府高層...
至於演員嘛,戴立忍演得很好,言承旭是票房考量,可以體諒製作人的無奈....
好像,沒有加入多角關係的,大部分都不愛看。這部戲,到底是在講醫院間的權力鬥爭?還是在討論每人的愛恨情仇?如果這些只是為了襯托"鬥爭的紅花"而當綠葉,那應該換換口味....拍來拍去都在繞著關跟蘇。
繃到最緊的時候,記得要放鬆一下!!!
我只有看過日劇的,里見跟財前我都支持,因為他們只是理念不同而已,但是卻又可以互相激勵進步,人的一生如果能得這樣的對手與夥伴實在是很大的幸運。

日劇好看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對於人性的灰色地帶著墨甚多,貼近現實生活;
而台劇不是黑就是白都是些誇張狗血的刻劃......
日劇版的我有徹底看完,且會讓我一集接一集看下去的慾望,我曾經在一個禮拜六下午晚上全花在日劇版的上面吧。
反過來看台灣的,看了幾集就有點看不下去了,主因是裡面許多人演技我覺得都不是很好,在加上前幾集看下來,聯大醫院好像都醫不好病人,普通病的經過治療更嚴重了,開個刀沒還出手數室就掛點了.....而且好多問題都是出自於醫術與態度 ...
請問有看最後一集嗎

小孩只靠著呼吸器維持

生命,這時候有其他小孩

需要這顆心臟,作父母的

真是充滿無比的煎熬,或許

真實的生活裡也有無解的

問題在等著我們..........
xiao_jimmy wrote:
日劇版的我有徹底看完...(恕刪)


我是台版每集都看....絕對不錯過
因為這是台灣幾年來我覺得不錯的連續劇了
所以一定要捧場啦
不過我是沒看過日版的啦
看上面這麼多人推..
看來找時間來看看好了
侯文詠的原著剛出的時候就看過了,電視也從頭到尾每一集都看,感覺電視版的太著重於感情!
其實這書上所有的應該都是侯文詠在醫院中的所見所聞所改編而成,中間有權力,金錢,愛情,友情,親情割捨....
還好有戴立忍! 撐起了整部戲.... 在書中邱比較像配角,但戲裡他幾乎成為主角! 還好有他,不然一部好劇本就毀在某人上了..

記得有一幕邱被唐丟水杯,還要鞠躬道謝! 天啊! 真是演的讓人想起立鼓掌...
整部戲的高潮幾乎在邱與唐的主任爭奪戰... 過程中的心情變化與表情真的是值回票價!
想想 今天如果你的成就必須踩在老師的肩膀上,你會怎麼做?
當今天你是必須死在沙灘上的前浪,甘願嗎?
如果今天收到水果禮盒裡面有1萬現金,你會如何? 10萬? 100萬? 500萬! 又會如何?
如果你是莊,你會選院長女兒(錢&權)or關欣(真愛)? 真愛無敵說來容易,但當真正面對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拒絕?
你的前男友選擇了院長的女兒,當現任男友又成為院長女兒的目標.... 妳能不默默離開嗎?
......

太多的決擇.... 太多的衝突... 每天都在這座人生巨塔真實的上演!
網路上找到的資料
日版的原著始於1963年, 五度映象化 (四次電視劇, 一次電影)

看了劉黎兒小姐寫的序
改天也該找山崎的原著來對照一下唐澤的演出了
每次看白色巨塔就覺得好累~~
我比較笨啦.. 感覺很像在看幾米的圖畫書..

老是有人把日本的白色巨塔跟台灣的白色巨塔相比.. 實在沒什麼意義..
明明主軸不同..探討的深度也不同..
我倒是認為侯文詠的白色巨塔加入了環境因素.. 一個醫生有政治, 媒體, 藥商, 教授, 醫院利益等等因素在考量.. 這種狀況不也跟一個普通的公司職員會遭遇到的沒什麼兩樣..
邱跟唐的故事是一直在輪迴著.. 我想關就是看到蘇一步一步的朝向權力鬥爭而失望的離開醫院.. 畢竟權力對人來說還是有莫大的吸引力.. (好像魔戒喔~)
反觀日本的故事是針對在兩個醫師的人格身上...

大部分的演員真的都很會演..
尤其是邱主任跟唐主任.. 連中風的臉都像到一個不行...
不過我實在不習慣趙舜配音.. 雖然吼的不錯... 但總覺得聲調再低沉一點會比較好..
當然... 每次看每次都要抱怨一件事..
蘇醫師可不可以換人演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