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塑化劑的食品廠商可以減稅 那受害的消費者呢?

zoommate wrote:
所謂的理盲不是單純的...(恕刪)



嗯, 我先不直接回應您的講法, 因為小弟覺得看了您的回覆,
您似乎把辯論的技巧與勝利凌駕於討論, 面對, 並解決真正問題的重要性,
或者說你在逃避真正的問題, 方法是抓到一個對方的錯誤(例如所開的標題有準確性的問題),
或對我上一篇的回文, 以此來弱化對方對真正重要問題的論證的說服力,

這讓我想到一個類似但不一樣的場景, 就是白色巨塔裡醫生用專業來指出患者一些想法的錯
物與不專業, 因此而強化自己的論點並轉移焦點, 真正的問題(是否醫生自己有醫療疏失)就因此
被轉移掉, 弱化掉.

因為論點的說服力在心理上與操作上的確可以用以上的技巧來強化自己的論點並打擊別人的論點, 但我要
說的是, 你論述了半天, 也找出我的一些你所謂的盲點, 但為何讓人感覺沒有解決真正問題呢, 因為你只
指出一些相對不重要問題的一些問題點, 仍然迴避了問題本身, 除非你指出的問題點對真正的問題是有重要性的 (p->q, imply ~q->~p, 除非若p則q, 否則非q不能imply非p)

嗯, 我也承認我常常有似是而非的想法, 但在網路上我比較期待面對真正的問題, 並且讓真相越辨越明, 期待您與大家的指正與建議囉


sbi wrote:
嗯, 我先不直接回應...(恕刪)


我想,你應該是沒有了解我想表達的東西吧,不過你的回文很理性,我倒很喜歡。

首先,我並不是為了來這求所謂的勝利及解決問題才來發文,嚴格來說,我是來避免一些問題的。

我只是覺得一個錯誤的問題,只會造成錯誤的回應,以及錯誤的影響。你應該沒有看過那個辯論比賽,參賽者是直接去否定自已要辯論的問題吧?自己都不認同這個題目了,何來勝利可言呢? 從頭到尾,這個問題一開始就流於感性,甚至流於民粹,沒把問題搞清楚,就誤導各位的發言了。

開版的問題簡單的因果就是 政府給產品含塑化劑的廠商退稅(減稅)--> 圖利財團 --> 政府不顧老百姓死活 -->我們的政府爛 -->這個社會沒有公平正義

一般人大概會照上面的流程去想這個問題。但是這樣的想法是正確的嗎?

而我的觀念及說明: 政府依稅法給廠商(不論是製造還是銷售)做營業稅、貨物稅的抵退流程,是依據原有的法條在進行,給廠商指引方法,只是在可做為的情況下而做為,談不上退稅,更談不上圖利廠商,既然不圖利廠商,後面的 不顧老百姓死活、我們的政府爛及社會沒有公平正義的說法會存在嗎?


在網路上發文,並不像開車一樣,至少要有張駕照才能上路,所以發言的品質,高低落差就很多,甚至一個不小心,會變成了一種負面情緒發佈的管道罷了。我們不能因為對像是政府,自己的社會,是個抽像的個體,我們就可以無所顧忌一面倒的批評,憲法給我們言論自由,但不代表我們的言論自由不受到規範,很多事放在心裡想都是很ok的,但是發文上來,就是公論,你造成的影響,也許不像殺人放火這麼嚴重,但不正確的資訊及言論只是一直漸進的在殘害我們所處的社會,讓我們負面的面對自己所處的一切,這個是我們想要的嗎?這個能解決所謂的問題嗎? 我們發文前難道就不會用我們的良心及智慧去規範自己的言論嗎?

在發言前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做好功課,了解問題的前因後果,真實面對自已的良心,去明斷一些是非,很多人是想好心做好事,但是沒有正確判斷的好心,只會淪為有心人士的工具,只會好心做壞事。所以我在文中提到,沒有把正確資訊說清楚就在網路上的發言的人,和食品添加塑化劑的人比較,誰會比較有良心?

在我看來,只是拿個假議題,拿來製造不必要的對立罷了。

-------------------------------------------------------------------------------
後話:

另你說的白色巨塔,我個人倒有另一種想法,我也是在某種專業領堿工作的人(當然不是醫生),說真的,不了解我們專業的人,會用外行的看法,來看我們的專業,甚至來強姦我們的專業。很多人會認定各種領堿的專家沒有什麼,只是訓練有素的狗。其實有意見及誤解我都沒有意見,但是讓一個不懂或是半桶水的外行人,來指揮專業人士該如何做事,你認為這樣做出來的結果會很ok嗎?

在專業工作上也許有些判斷合乎專業看法,但不合乎世俗的看法時時,你會支持那一方呢? 那一種才是公平正義呢? 希望你也能多方思考。
zoommate wrote:
我想,你應該是沒有了...(恕刪)


其實, 在各位大大討論之中, 思考流程仍然是用了很簡單的方式.
所以互相的理句中都會有讓對方感覺有疑點的地方.

比方大大說:
開版的問題簡單的因果就是 政府給產品含塑化劑的廠商退稅(減稅)--> 圖利財團 --> 政府不顧老百姓死活 -->我們的政府爛 -->這個社會沒有公平正義

大大的著眼點是法律, 卻也有盲點是, 事件中的動機, 事件的處理方式是否恰當?

比方:

1)政府退稅(是否合法)?------> 是 (依法是應退稅)
2)退稅工作是否依從一般案件處理? -------> 不是
(一般是機構作出申請, 再作處理, 那麼, 為何有關部門要特別優先/強調處理呢?)
3)其實, 相關部門只是作出稅務法例上的聲明, 作出相關的退稅申請提示和保證就已經合法.
(從事件中, 明顯出現政府部門溝通不足, 各做各的.)
4)政府對有關事件的處理, 先後次序, 對市民的責任與交代.
(其實, 後來政府發現反對聲音後, 作出的處理是合法合情的. 先查證, 有罪先罰,
再處理市民的保償, 保健問題. 再來是針對相關機構的損失及退稅問題.)

其實事件總會有對與錯, 也會出現是否合法/不合法, 補償/刑罰上等等的問題.

PS: 如何在專業中, 又得到大眾諒解和支持, 這也專業人員的工作與責任.
當出現矛盾現像時, 專業的, 就會考慮所有因素, 作出最合適的處理與選擇,
而不只是單單停留在法理上的, 情理上, 道德上的單一層面.

題外話, 相信Z大是專業人仕, 我猜Z大是從事法務工作的吧, 所以著眼點是法律.
我是從事財務會計的, 所以, 我的著眼點是稅務部門的處理方式.
(後來政府作出的對應更改, 個人反而覺得是合法合理又專業的,
初其稅務部門的決定只可以說合法而不夠專業.)


melody.day wrote:
其實, 在各位大大討...(恕刪)


其實你猜錯了,我們是同行,我在匪區這邊做了十一年的財務主管了,以後有機會可以多交流。
melody.day wrote:
當出現矛盾現像時, 專業的, 就會考慮所有因素, 作出最合適的處理與選擇,
而不只是單單停留在法理上的, 情理上, 道德上的單一層面.


其實下面紅色這句話我有反面的解讀,也是我為什麼會發文的原因。

當出現矛盾現像時,不專業的,就不會考慮所有因素,不會作出最合適的處理與選擇,只是單單留在法理上的,情理上,道德道上的單一層面。
我認為一般人大多數在看待社會及政府問題時,通常是以紅色的部份來做為指導原則。當這些人是多數時,你就知道專業為何會有無力感了。


民主社會,人民如果基本素養(法律、社會道德及社會通識)再不提升,面對各項問題,只會被媒體及名嘴牽著走,而自己沒判斷力,又不尊重法律及專業時,只是會變成另一種多數暴力罷了。

不過這次財政部國稅局的事件雖我和你看法不同,我倒沒意思再反駁你的看法,至少看得出來你是真的了解問題,再來表達自己個人的看法,這只是理念的不同罷了。

說真的,國稅局只要依法辦事,我就沒意見了,但是看見不正確的資訊在散佈,我覺得有導正視聽的必要。
zoommate wrote:
其實你猜錯了,我們是...(恕刪)


其實, 在台灣, 自由社會/政治體系仍在發展的階段中,
政府部門仍然會有未完善/成熟的體制.

在資本國家中, 會計從業員有此一句名言: 錢要收得快, 付得慢.
在美國, 在香港, 無論是私人/公家機構, 都會有此特點.

這樣說, 好像把這大樓的討論焦點轉移了, 其實反而是中心點.
我們的稅務單位, 可能一心是想安定民心(商家的心), 反而用了很快的行動.
得敢說, 如果情況發生在香港的稅務單位, 才不會如此熱心,
總會看行政立法部門的指示而作出行動, 一般的退稅處理,
如果是一般性的, 會在每年的發出稅表時間才作出相對的增減處理,
而特別的情況, 也要當事人填寫申請表.

其實, 反觀香港那邊的方式, 也是依法處理,
不過, 就不會出現這邊廂, 不同部門的矛盾和各方面的爭議了.

坦白說, 如果身為一家公司的會計主管是機靈負責的話,
根本不用稅局發言, 自家已經在回收公司產品時, 已經主動向稅局跟進了.
(這是以前我在當主管/部下時的工作方式).

所以, 我的觀點和樓上大大有點分別.

此外, 當稅局要公開公佈方式辦法時, 部門主管本身就要去評估社會各界的反應,
始終政府部門不同私人機構, 考慮點是不止稅務的專業, 也要有政治的智慧.
(因為全國市民才是政府的老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