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以教我台語嗎???(台語教學大樓)


yen36 wrote:
我不要~我會輸!!!...(恕刪)


我之前常跑工地(監工),不過不是建築工地就是了
通常阿比準備個一瓶就可以了
倒是槟榔要準備一人一包倒是真的
台語嘛!我上來北部工作後退步很多
想當初都可以看電視即時翻譯給我外婆聽說

橫材舉入灶(成語:橫柴入灶)
「橫柴入灶」是一句閩南語諺語。早年尚未發明瓦斯爐前,人們烹調需在灶中生火,燃料則為木柴,因為灶門小、內爐大,放柴入灶必須直入,橫放肯定進不了灶。因此,用來形容「明知行不通卻蠻幹」,或是引申為「強辭奪理」的情境,十分精妙。

  「灶」跟「柴」都是具體可見的事物,再怎麼不知變通的人,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將橫柴硬擠入灶。然而,在工作領域上,面臨的問題(灶)有時較為複雜,不易一次就用對方法(柴)。如果持續用錯的方法,卻未能意識到要「及時改變」,不就是不知不覺中陷入「橫柴入灶」的狀況而不自知嗎?

資料來源:聯強EMBA

竹戈到菜刀(竹竿裝菜刀)
有兩種解釋:
1.其意為在惡劣的環境下不容許我們有更多的選擇,只好就近選材讓工具升級,湊合著用。因為確實有發生把菜刀裝在竹竿前拿來打架抗爭的例子,所以這邊衍生成為"跟對手拚命的意思"。
2.菜刀本來是應該塞進實木(柄),現在拿來裝在竹竿(柄)上,在工地比較常用這種說法,就是隨便亂拼亂湊。
舉例:前總統陳水扁傍晚在移審庭表示,特偵組起訴他侵占機密外交款,金額與匯款時間都不對,「竹竿裝菜刀」。他並說,總統馬英九也不會知道夫人周美青匯款給女兒的細節。


透早唸經 暗時摸奶
簡單的說就是假道學。

欠咖
另一個解釋:缺人
像是打牌"欠咖"。

不過類似這些都是日常用語,在工地很多專業術語都還是由日文演變而來,而日文很多也是外來語,只是日本人的發音......
像是"空氣壓縮機",英文Air Compressor,日文:エアー・コンプレッサー,而コンプレッサー(請這樣念ko n pu rre sa a),所以在工地就簡稱:康卜咧剎(壓縮機)。

所以想混得長久的話,最好有機會去學點日文,現在很多重大工程都有日商合作,像是之前火力發電廠要蓋訓練所(模擬器)也是日本工程師。捷運(機場捷運CU02A標)也是日商奧村組營造台灣分公司(朋友在那工作)與榮民工程公司合作的,其他還有很多案例。
當然多學點台語跟工人溝通會比較好,要是能再學會日文,以後換工作或是轉職,會有更多機會。

badboype wrote:
片積細粒控哇嚇...(恕刪)


片積=老虎鉗

細粒控=silicone...這是英文!!!
但是中文稱為"矽膠"

哇嚇=螺絲墊片(圈),但是通常螺絲業都稱為"華司"
(我的ID就是一種帶"華司"螺絲,米色則是螺絲的顏色,以前公司內部型號被我拿來當ID用...現在離職了!!!)

yen36 wrote:
我是業主~~

(恕刪)


業主就好辦了

規定通通講國語
好久沒有人把牛皮吹的這樣清新脫俗了
骰太:拿翹的意思
棒共:工作做到一半澇跑(先這樣.想到再捕)

yen36 wrote:
牛肉湯麵怎麼說???


谷罵
棒共:工作做到一半澇跑
不知你要說的是捧管嗎?
好像是指比如貼的磁磚因熱漲冷縮以致翹起來手敲是空空的聲音(有錯請指正)
拓 wrote:
我之前常跑工地(監工...(恕刪)
要看樓主是從事哪方面的工地比較好給教學,看是作土建包的還是作機電包的又或者是空調包,各不同工作會用到的東西也不太相同。

yen36 wrote:
是這樣的~~小妹最近...(恕刪)




多看夜市人生跟家和萬事興~就會很熟練了 有不懂得再提出來跟大家討論吧
工地機具基本用語:

山貓-鏟土機

下吧-大型鏟土機

脫拉庫-大貨車

冷料-瀝青包

熱料-工廠現供瀝青

矽利康-防水膠

涼A-飲料

還有其他各式各樣工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