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2009 wrote:
想成功不就應該壓力大...(恕刪)
這都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吧?
國家競爭力領先 = 你的人生一定成功?
2樓也提到了
"成就與快樂的本質為何?
只能說表面贏了 實際是輸是贏 很難說"
就好像有A,B,C,D,E,F六個人好了..
A先生:
金錢無限至上主義, 只知道賺錢, 有興趣VS薪水高, 他選擇無趣薪水高的的工作,
有加班的時候他就去加班, 假日他也去,
他工作很痛苦, 工作時間長, 他一直忍, 因為戶頭裡面的錢一直變高, 最後存到錢買到台北房子.
但做到40歲他發現他因為一直加班不休息, 健康狀態很差, 最後拿著年輕賺的錢去醫院治療.
B先生:
認為錢賺得稍微有點夠就好了, 有興趣VS薪水高, 他選擇有興趣但錢少的工作.
他在工作的時候只認為自己有學習就好了, 能不加班他就不加班, 想要在工作之外有著自己的時間
他有長假的時候就往國外去旅行, 最後他沒存到錢買房子, 但自己卻旅遊了十幾個國家,
護照上蓋滿了每個國家的印章, 他認為他看到了很多美麗景色很值得, 也從工作崗位上獲得很多.
C先生:
工作不想做正職, 只想學歐美思想, 每天都擁有很多時間,
所以他不想做正職, 他只做工讀生的工作, 每個月只排一些班, 剩下的時間他都自由運用,
他喜歡爬山玩水騎腳踏車, 就在台灣過著自己想做的休閒活動,
雖然他的錢只是夠活而已, 但自己就是喜歡這樣的優閒
D先生:
他嘗試去打工度假跑了五六個國家, 他看到了世界不同國家的差異點,
也知道了每個國家人民的思考模式, 他不斷的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
並且在打工度假的時候, 獲得了各式各樣的不同的經歷與體驗,
他很自豪自己能在每個國家利用打工度假的時間, 獲得這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E先生:
天天就是打電動, 他想成為WCG的冠軍, 他天天就是玩,
他想要靠遊戲拚出一片天, 儘管別人說不可能, 但他認為這就是他要的,
除此之外他沒有任何興趣, 雖然很宅, 但他就是想這樣.
F先生:
他不想工作但天天就是想學習, 他有空就是拿書來看, 有時間就是一直看,
都已經該出社會了, 他依然就是想學習與研究而已, 就靠父母養,
到了四五十歲仍然如此, 但他認為他獲得了很多知識, 都是別人沒有的,
他因為這些知識很自豪, 因為他認為這都是自己的財產.
真的該按造賺錢的角度來看, 人生成功的程度就是A,B>C,D,E,F嗎?
我想這見仁見智, 重點是你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當然沒有目標或學習慾望的人生不好, 但有的話..
不見得A就是最好, 每個人答案都不一樣.
前面幾頁也說到了
"賺錢再怎麼努力, 你的身體還是需要休息的,你的心靈也是"
"賺錢一定不是絕對的指標, 重點是[平衡]"
個人覺得每個人的平衡點不一樣, 但重點就是你要去抓到你想要的這個平衡點
韓國也許國家競爭力很厲害?
但社會就一堆問題沒辦法解決,
人民也沒法過的很自由,羊群心理,
大家都在拼命工作,自己不想做,還要盲目被逼到自己去做,
人生要怎樣活比台灣還沒有選擇權,
個人認為台灣自由一點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