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字頭動車是有"無座票"的,會說沒有的應該是沒自己買過票不然就是沒看過人坐在地板上。
2:看過重慶的棒棒沒有,動車上出現竹竿/木棍,就是這麼回事。 一堆行李用雙手抱不了,一根棍子或竹竿兩端吊著扛起來。
3:前面還有人說大城市農民工月入4~5,000,我真懷疑這是平均值還是"農民工金字塔"最上層? 你要說做按摩的或是工地幹泥水師傅,有證專業焊工,有證專業電工這種的我信。
超市裡一大票尋購員有4,000? 餐廳端碗盤的有4,000? 車間流水線的有4,000? 菜場賣菜的有4,000? 辦公室基層文員有4,000? 還是說這句話的人都一個月4,000起跳請沒有專業技術的農民工幹活?
4:我不是鐵路公司工程師~~~~但我的想像是,D/G車快,問題是為了避免出事閉塞區間得抓得大,K/T/Z車慢,但閉塞區間可以抓得小。假設同樣50KM鐵路,只能容納一列G車,二列D車,換成K/T/Z車應該可塞三列以上。這有容中鐵公司的來說明~~~
飯田響也 wrote:
假設同樣50KM鐵路,只能容納一列G車,二列D車,換成K/T/Z車應該可塞三列以上。這有容中鐵公司的來說明~~~...(恕刪)
車子速度快,可以多跑幾個來回,運力自然就提高了。
大陸高鐵間隔可以在10分鐘內,以平均200km/h算,間隔有30km以上。
而K/T/Z車因為速度慢,間隔要30分鐘才能拉開距離。
多花20分鐘,這條線上要少運出約2000人,每天少運出10幾萬人。
K/T/Z車慢在沿途大大小小的站都要停,其實速度都差不多,停的站多導致總耗時長。
萬一哪個站多停了幾分鐘,整條線路都要延誤。
前面的人走了,後面回不了家過年,對他們難道就好?
心急的人,花票面2、3倍的價格買黃牛票。
多花錢,還多受罪。
對中國人來說,春運的時候,錢已經不是錢了。
花錢買時間,多在家相聚一兩天,比什麼都重要。
撇開 "空域管制" 這類 官方控制造成的延誤不談,
中國的飛機已經不是20~30年前那種
"空姐像大媽", "用瓦斯罐煮開水" 之類亂象頻傳了.
大批採購客機,甚至整批乾脆在中國製造,
內裝是比國際主流航空公司還是有差距,
不過至少比台灣兩大國籍航空公司新很多.
我們能拿來說嘴的大概就剩下服務態度與機艙清潔度
(中國飛機新歸新,但廁所清潔度普遍不佳)
我想高鐵應該也差不多.
台灣是沒必要那麼快,
也因為政治因素很難再快了(到處都要求設站、增加停靠班次,那麼多站要如何快得起來?!)
但是...或許政府該出面抑制票價,
或是要求提供更多附加服務,像是
"神奇的高鐵便當,用餐時段只有個位數配額,而且貴到很誇張"
以台灣的服務與效率,如果跟超商合作,要做到訂票同時訂便當,定飲料也不是難事,
高鐵想自己賺,成立自己的中央廚房,至少也不會像現在幾乎有錢也買不到,
大家只能自己買超商或是台鐵便當.
"車上WiFi與手機通訊"
現在是有了,但是收訊不穩定,也經常是"看得到抓不到"
當然我是希望能安靜乘車,不希望沿途手機聲此起彼落Orz
"購票機 介面設計不夠人性化"
包含整個操作流程,找零,使用塑膠貨幣...這些都有待改善.
*發生故障的補償與引導.
有兩次被困在高鐵上的經驗, 說真的世界各國的地鐵,鐵路,高速鐵路多半半斤八兩,
但是如果發生故障,如何減少乘客不適,讓趕時間的乘客迅速換乘其他交通工具,
是必須好好安排的.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allen1983 wrote:
世界各國都在發展高鐵...(恕刪)
台灣敢自己研發嗎?
為什麼要自己研發
為了自己有技術阿
但是...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376856.shtml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376856.shtml
你知道很多人在唱衰而已
看看下面的留言
雖然只有六個人留言
但是就有四個在亂罵

自己研發
誰敢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