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三國知名武將在未出社會時,一身的武藝是如何學的?


KJI01 wrote:
我也沒說過農民兵有多...(恕刪)


青州兵應該跟一般農兵不太一樣,

基本上他們是農民轉流民轉武裝流寇轉正規職業軍人,

流寇軍隊較沒有戰術、紀律等的素養,

但刻苦耐勞的體質、單兵戰鬥技巧、臨敵經驗和生死關頭的心理素質上會比一般農民兵高,

所以收編後只要培養服從紀律、練習戰術操練,

配合能征善戰的將領就能發揮出絕大的戰鬥能力。


而戰國時代因為久經戰亂,

根據一些網路上的資料來看,

能進入軍隊的先天就已經優於常人了。

所以在軍中磨練多年的將領武藝精熟應該是可信的。

至於所謂萬人敵、千人力或是七進七出,

除了名聲響亮威嚇敵人外~多半是杜撰和後世加油添醋出來的。

戰國時期的常備兵與常備兵考核制度
  戰國時期,各國相繼變法,封建經濟逐步佔據主導地位,開始建立了郡縣制,兵役制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當時已經建立常備兵制度。常備兵是軍隊的基幹,他們都是應把經過考選而來。選時相當嚴格。

  以魏國為例:選拔武卒要求參加考選的人穿「三層之甲」,拿一張要用上百斤力才能拉開的硬弓和裝有五十支箭的箭囊,扛著文,頭戴鐵盔,腰佩劍,帶三天糧食,在半天之內走完百里路。凡是中選的人,免除全家的賦稅、徭役。

看看老蔣跟杜月笙就知道了
AndySony wrote:
從以前就一直很好奇,...(恕刪)
農民也很能打戰
有名的就鄉勇
劉邦朱元璋打天下就同鄉的私家軍
兵將合一制
同鄉打群體戰威力很大
之後的戚家軍湘軍
問題在容易產生軍閥
亞利安星人 wrote:
基本上他們是農民轉流民轉武裝流寇轉正規職業軍人...(恕刪)


這就我說的, 打久了, 就會變職業了嘛!
職業隊也是要靠打仗才能磨練的,
不然像打遍歐亞無敵手的蒙古兵,
腐敗了幾十年, 還不是被農民兵打回老家去.

kantinger wrote:
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誅之也...

只是他們沒做,不表示別人也吃這套,
晉最終不也被三分掉?
亞利安星人 wrote:
以魏國為例:選拔武卒要求參加考選的人穿「三層之甲」...

這應該要算常備軍/士官了.
看到曹丕竄漢劉備不就稱帝了

聰明的會給別人做
位子再去坐對嗎?


kantinger wrote:
看到曹丕竄漢劉備不就...(恕刪)

劉備靠得是劉姓漢室宗親招牌,
漢主只要名義上還是個皇帝,
就算再如何虛位,他也不方便造次.
要知道當時局勢混亂...

也算是崇尚暴力的時代~~~

隨便也都也機會找人打打架...或砍一砍的~~~

有些武將先前都是在當苦大兵的...

在出名之前就砍過不少人了~~~

這樣的環境要鍛鍊出好身手並不難啦~~~

東漢魏晉南北最重要就士族與世家

家族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
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
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
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
玄將亮及 亮弟均之官
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

許褚字仲康 譙國譙人也
長八尺餘 腰大十圍 容貌雄毅 勇力絕人
漢末,聚少年及宗族數千家,共堅壁以禦寇

平常diy
亮躬畊隴畝好為梁父吟
漢晉春秋曰
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 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沒網路的年代常常跟好友嘴砲

許褚
時汝南葛陂賊萬余人攻褚壁,褚眾不少敵,力戰疲極。兵矢盡,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杆鬥者置四隅。褚飛石擲之,所值皆摧碎。賊不敢進。糧乏,偽與賊和,以牛與賊易食,賊來取牛,牛輒奔還。褚乃出陳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賊眾驚,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陳、梁間,聞皆畏憚之。

遇賊不找官府不報警跟親朋好友一起打

一文一武都家族中優秀的然後地方勢力

名聲有之後自然有人找對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