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I01 wrote:
我也沒說過農民兵有多...(恕刪)
青州兵應該跟一般農兵不太一樣,
基本上他們是農民轉流民轉武裝流寇轉正規職業軍人,
流寇軍隊較沒有戰術、紀律等的素養,
但刻苦耐勞的體質、單兵戰鬥技巧、臨敵經驗和生死關頭的心理素質上會比一般農民兵高,
所以收編後只要培養服從紀律、練習戰術操練,
配合能征善戰的將領就能發揮出絕大的戰鬥能力。
而戰國時代因為久經戰亂,
根據一些網路上的資料來看,
能進入軍隊的先天就已經優於常人了。
所以在軍中磨練多年的將領武藝精熟應該是可信的。
至於所謂萬人敵、千人力或是七進七出,
除了名聲響亮威嚇敵人外~多半是杜撰和後世加油添醋出來的。
戰國時期的常備兵與常備兵考核制度
戰國時期,各國相繼變法,封建經濟逐步佔據主導地位,開始建立了郡縣制,兵役制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當時已經建立常備兵制度。常備兵是軍隊的基幹,他們都是應把經過考選而來。選時相當嚴格。
以魏國為例:選拔武卒要求參加考選的人穿「三層之甲」,拿一張要用上百斤力才能拉開的硬弓和裝有五十支箭的箭囊,扛著文,頭戴鐵盔,腰佩劍,帶三天糧食,在半天之內走完百里路。凡是中選的人,免除全家的賦稅、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