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歷史課
最近在散步深思的時候, 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那就是如何讓下一代上更重要的歷史課? 原來歷史是對我們下一代的教育是那麼地重要.
以前我們上的歷史課非常乏味, 要背一堆的名詞, 背得好就考得好, 校方也為了要分出學生的優劣, 就會設計一堆背不完的內容, 出一堆有陷井的題目, 這些真的是對我們整個國家社會好的事嗎? 有多少人在就業後還會使用這些學到的東西?
實用歷史課是些什麼東西呢? 大家都知道, 許多歷史都一直在重覆一定的規律, 因為我們人類很難會在錯誤中學到教訓. 是不是我們沒有好好地把這些教育給下一代? 我們是不是要從歷史中學到真正的東西?
這些包括政治, 經濟, 醫療, 社會, 體育, 媒體, 國防, 內政, 外交等大方面的事, 也包括許多個人成功或失敗等各方面的小事. 如果我們人類都多學一些實用的歷史, 是不是很多的錯誤可以避免? 我們不可能是孔明或劉伯温能夠精準預測許多未來的大事, 可是這種評估大趨勢的基本能力還是可以學習的. 學生從歷史課中學習好了這種實用歷史, 平時可以照顧自己, 等到去政府任要職後, 就可以為整個國家趨吉避凶, 求取更大的進步.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我的美國朋友會問我, 為什麼臺灣的新冠病例這麼少? 我回答因為我們從多年前的SARS歷史教訓中學乖了, 不要等政府約束, 人民反而在搶口罩自保. 歐洲和美洲都沒有受過這種教訓,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教育界或醫學界也沒有好好地拿這些歷史教訓來教育民眾, 所以造成這麼大的災情.
我們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 有太多的朝代從興盛進步到衰敗滅亡, 也有太多重要人物成功或失敗的故事, 其中有太多的案例可以教育我們的學生. 除了這些之外, 全世界各國有更多具有歷史教訓的實例可以引以藉鏡, 你可以稱是經濟歷史學, 科技歷史學, 國運歷史學, 社會歷史學, 當然還包括宗教歷史學, 這些都非常重要. 當我來美國求學的時候, 在專業方面, 我可以和他們平起平坐, 可是一旦談到這些歷史哲學等方面的應用和討論時, 我真的就像是個白吃, 以前我們都只是強記一堆的歷史名詞而己, 完全沒有學到這些歷史教訓的應用, 這方面的素養真的很差, 希望你們應該都能明白, 這也是我們教育單位要積極強化的部分.
現在算是另一個”中華民國”的這個朝代, 雖然暫時”偏安臺灣”, 但是也有自己的主權, 軍隊, 人民, 領袖和領土. 不過現在有一點的担心, 大家都知道二三十年前是臺灣最黃金的時期, 雖然遇到不少的困境, 不過大家一起努力向前, 擠上四小龍之首. 最近這些年來發生很多事情, 而且都和許多朝代的末期很像, 道德漸漸淪喪, 社會標準改變, 貪污違法增多, 貧富差距加大, 未來規劃消失, 人民勤奮程度降低, 政府能力驟降, 法律政策失能... 再加上世界各國和自然環境的動亂, 不知道這個寳島還可以維持多久?
我當然深思了許多可以救臺灣的方法, 這個也許也可以是可以受公評的其中一項, 可是聰明的你們一定會知道, 尤其是有小孩子的父母親, 這絶對是我們刻不容緩要實行的方法, 從歷史的教訓和案例中, 教育學生避免錯誤中學習, 增強憂患意識, 強化團結合作的力量, 訓練下一代的遠見能力和人生深度規劃.
當然我也担心美國的國運, 這位總統為了眼前的近利, 把許多要花時間長期建立起來的系統, 友誼, 經濟, 戰略, 教育, 種族, 醫療, 研究或交流等各方面的事情都打亂了. 用強勢欺壓的結果, 乍看起來好像當時佔到便宜了, 其實長遠來看是吃大虧了. 在一些歷史上可以看到這種可以借鏡的案例, 最後會讓別人懷恨於心, 私底下報仇. 你我應該可以看得到, 這些問題在不久的未來會慢慢地浮上台面.
待續
原來8副眼鏡就建議可以看了, 現在此劇加到9副眼鏡, 就更強力推薦了...
***028***
韓劇評分 – 雖然是精神病, 但是沒關係
這是新的2020韓劇, 等一下, 現在不是新冠疫期嗎, 他們還在持續拍片? 等我查了一下, 2020才剛過一半, 韓國就出了不少的連續劇, 光是在我看的網站, 他們就上傳了超過60部連續劇, 太驚人了… 不小心也查了一下被上傳的臺灣連續劇, 太傷心了… 這個可以好好地討論下去…
女王被酸了不會分享以後, 就介紹這片給我, 原來她是追星族的一員, 金秀賢, 原來這位男星大名頂頂, 只是在我眼中是個標準的韓國臉. 反而我覺得女主角徐睿智反而更亮麗, 演技更上一層. 再細看其他的演員表現, 好像都演得不錯, 連場景的選擇, 拍攝的手法, 導演的功力等等都屬上乘. 再回想最近看過的韓國名劇, 男女主角還有導演都大不相同, 不像臺灣看來看去就是這些人, 這表示他們的影劇產業已經發展成熟, 尤其是這次直接拿了一個美國奧斯卡金像奬, 看得我愈來愈傷心…
為什麼呢? 就像上面所提到, 我們臺灣呢? 人口雖然只有人家的一半, 可是出得了一半數量的名劇嗎? 半年可以出三十部名劇嗎? 我們也曾有光輝的年代, 底子也不差, 為什麼會淪落至此? 有沒有好好地找出原因來改進直追? 大家都知道, 只要影劇產業在國際間打出名號, 可以帶動許多其他的產業, 這種文化洗腦效果非常大, 政府不該不知道, 如果我是臺灣總統, 要好好地發起”影劇三十年計劃”.
唯一被我扣些分的是劇情, 故事有一點鬆散, 和之前看的愛的迫降或夫妻的世界比就差了一些. 這是說自閉症的故事? 這可以像是湯姆克魯斯和達斯汀霍夫曼拍的雨人電影. 精神病院的故事? 這可以著重在每個病人內心的探討! 女童話作家的愛情故事? 這等到了第十集還沒有開始談戀愛! 男女主角的童年創傷? 這個主題好像也沒有佔很大的份量, 不過重播童年的部分有些多! 每個故事都可以拍成最上乘的影集, 合在一起就感覺有些大雜燴, 不過這種給一般家庭主婦看的連續劇, 也許把這些合在一起會非常精彩, 再加上帥哥美女, 絶對又是年度大劇.
雖然還沒有演完, 只上傳到十集, 不過可以先給Ohio爸爸8 個眼鏡, 只要是超過8個眼鏡就是力推的影劇.
待續…
Ohio爸爸故事書 –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節目介紹
最近發現有個網路節目, 驚為天人, “楊世光的新視野”. 本來以為他只是個股市分析人, 現在看他開始走到不同的領域, 尤其是臺灣人最喜歡的政治領域. 這樣子說也合理, 能夠準確分析股市的人, 用這種邏輯推理能力當然也有可能把其他的領域分析得不差太遠, 如果你不同意, 也可以說他有三寸不爛之舌, 想法與眾不同, 讓你看到不同角度的評論.
另外, 他找的搭檔也很不錯, 是臺大哲學系的苑舉正教授, 他用哲學的角度讓我對於更多的事情有深入的看法, 果然不愧是哲學系的教授, 言之有物, 很多角度都是我沒有想到的地方, 讓我大為信服. 現在事情又來了, 我要看看他能讓我願意看幾集, 這可以顯示他們功力的深度, 不是說個二三句就沒有內容了.
有時候看到一些節目的名嘴胡說八道, 前後不通, 我自己都想要去主持一些節目, 用不同的角度和深度, 來為大家分析許多的時事, 增加大家邏輯判斷的能力. 現在看到這個節目就覺得我好像不需要了, 他們的看法不輸唐湘龍或趙少康之流, 見解獨特, 還不時加上年青人喜歡的表演方式和內容, 怪不得節目的觀看人數動不動就超過六位數, 這點很難得.
雖然後來發現這是超級深藍的節目, 揚世光還拼命攻擊現在不太正藍的國民黨, 因為這個還讓民進黨大喜, 不過這個不重要, 你是綠軍也很適合去看. 要看哪個部分呢? 一定要看楊世光和苑舉正教授用哲學和邏輯推理的方法來看待很多事情, 還有不少教授在歐美生活的經驗, 這樣子的話就和藍綠沒有關係了.
只是苑教授是留歐的, 好像對留美的比較看不起, 所以我可以回去也和楊世光搭配, 和苑教授抬槓一下, 這樣也許會是一個大賣點. 舉個例子來說, 他在康乃爾當教授的朋友, 在那兒太無聊沒事幹, 只好寫書寫教材, 還寫了幾百頁… 不像苑教授說自己在臺灣的生活, 多彩多姿, 忙錄不堪, 太多應酬了, 還要給書迷們簽名… 你們認同嗎?
這樣乍聽之下好像很有道理吧? 為什麼要去美國生活, 好像是和尚在廟裡枯燥地過活. 可是你們不要被哲學系大教授給迷惑了, 請想一想看, 如果你當了大學教授, 目的不就是要多著作多成名於學術界嗎? 成天應酬的教授成何體統, 寫不出幾頁文章怎麼能拿出來炫燿? 臺大的學術排名會不會因此而下降? 本末反而倒置, 怎麼反而以壞為好? 再者, 康乃爾大學是大學城, 本來就不在大城市裡, 當然活動比較少, 不能拿香蕉比蘋果. 要比的話就要拿紐約大學或是哥倫比亞大學來比, 因為那些學校就在紐約這個大都市了, 那樣臺北的臺大就反而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樣子的抬摃是不是很有看頭? 哈哈哈…
待續…
Ohio爸爸故事書 –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蔣勳的新冠醒思, 學會孤獨, 和自己在一起
蔣勳和我一樣都是東海人, 不過他是老師, 我是學生. 他有一系列的藝術講座, 可以把藝術品說得活靈活現, 讓我很感動. 現在他談到新冠, 又讓我感動一次, 請大家有空的話, 一定要去看一看, 我們要如何從不同角度來看事情? 可以從YouTube 找到天下雜誌拍的, 學會孤獨, 和自己在一起.
這次的新冠疫情, 所有的人都是以恐懼, 担心, 賠錢, 死亡, 傷心等負面的角度來相應, 連我也有些憂鬱症了, 可是他老兄現在居然反向地感謝新冠疫情, 也許這是救贖. 想一想他說的也沒有錯, 果然是好是壞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這次的疫情是要警告我們人類的自大, 我們以為自己是全能是人定勝天的, 已經忘了要遵重大自然. 另外, 檢疫是讓我們安靜下來自省的好機會, 學習自處, 獨自面對事情, 想一想未來的人生, 做一下更好的修正.
他舉的例子也讓我印象深刻, 以前洗出來的相片, 背後還可以註記當時的故事, 一張相片就是一個故事, 可是現在手機太多電子相片, 隨便拍就是好幾千張, 幾乎不會拿出來看, 最後變成零, 哪個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比較多?
有好多事情可以在這個慢下來的時候做了, 在這個年代, 煨麵已經幾乎沒有了, 因為這個要花很多時間來把湯頭給煨起來. 可是現代人都沒有耐性, 什麼都講求快速, 化學原料調出的味道會騙過許多人的舌頭, 如果不用心就吃不出來煨麵和普通麵的不同, 因此也就不會保留這種做法.
所以新冠疫情這是要救人類嗎? 讓我們在快跑中, 暫時停下來, 好好地想一想許多事情, 重新讓自己和環境對話, 和歷史對話, 和未來人生對話, 讓一切變得更美好一些.
待續…
Ohio爸爸故事書 –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真正的強國
臺灣一直想要找很多機會來証明自己是強國, 讓全世界看見臺灣. 只要有個臺灣之光, 就搞盡所有的宣傳, 連非洲樹上的猴子都要讓牠們知道. 其實他們的成功大多不是政府栽培的功勞, 最後就等著收割而己.
當然這種心態不是只有臺灣才有, 越是沒有自信的國家就越會如此做, 韓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可是他們還付諸行動, 力爭上游, 真正讓人刮目相看, 有計劃地搞好演藝事業, 一直到獲得奧斯卡金像奬是一例, 現在我又看到另一個例子.
最近科學界報導一件大事(2020七月), 世界35個國家開始在法國啟動核融合人造太陽計劃 (ITER), 這將會是人類利用能源的一個新里程碑, 從一開始燒木頭, 到煤炭, 到石油, 到電能, 到核能 (核分裂), 到綠能, 現在要到發展未來的核融合, 完全達到大產能, 無癈料, 無危害, 重環保的境界.
其中有一點讓我好奇的是, 這些參與國家主要是歐盟為主, 再加上幾個其他的美, 中, 俄, 日, 韓, 印等國… 等一下, 我可以理解美, 中, 俄, 日算是科技強國, 儘管有些酸葡萄的人不想承認某個國家也是強國, 請想清楚, 當我們正在驕傲可以組合光學衛星, 讓美國火箭代為升空的時候, 他們早就已經自己用火箭帶自己的衛星升空, 而且還把三十多個定位衛星給全部部署完成, 可以包含全地球.
現在看到韓國和印度, 這就有點讓我傻眼, 曾幾何時他們也擠上這班列車? 有沒有其他的國家可以取代他們? 不過想一想之後, 好像還真的沒有什麼其他的國家比他們強, 所謂的沙烏地阿拉伯, 他們太有錢到其他的領域都沒什麼需要發展; 所謂的新加坡或香港, 他們是以搞金融為主, 而且真是個小地方, 對於這些大計劃應該發展不起來. 一旦這個計劃成功, 這些參與的國家絶對會得到最多的好處, 因為能源就是每個國家最重要的議題, 許多國家之間的差異就會越來越大了, 例如韓國和臺灣.
那麼我們臺灣呢? 是實力不夠嗎? 政府無能嗎? 還是忙於島內的鬥爭而沒有時間去管這些國際的大事? 我們的人口和面積只有南韓的一半, 可是晶圓產業讓韓國十年都追不上, 製造業也讓大陸快速堀起, 人才或技術應該都足夠, 是有這個實力參與的.
難道是要繳交大量的研發經費嗎? 我們平時花數千億美元向美國買的軍武省下來的話, 絶對夠資格參加這種大計劃. 什麼? 這是保護費, 不得不繳? 如果我是總統的話, 會想辦法讓美國給我們買骨頭的錢, 來為美國當第一島鏈的看門狗.
有心的朋友請幫忙多找一些資料, 看看為什麼我們臺灣沒有搭上這麼重要的列車? 我實在是很不願往無能和鬥爭這些方面去想, 不過這好像又是唯二的答案, 有些難過. 臺灣以前的政府有遠見, 力推十大建設, 注重晶圓產業, 造成我們現在還在競爭中存活得下去. 現在大有為的政府, 有沒有提出任何未來的大計劃? 反過來說, 我們臺灣人民有沒有要求政府給我們一個夢幻的未來, 讓大家一起奮鬥? 我們都是温水煮的青蛙嗎? 我們都不想要一個美好的未來嗎?
請臺灣人不要再只以GDP來和四小龍來比較了, 不過我們的GDP 也遠遠不如人家. 真正的強國是全面性的, 韓國已經跳到和日本同等級的水準了, 演藝界把文化和產業帶到全世界, 將來也要讓新的能源把整個國家往上提一層, 我們想要向上提升不是沒有機會, 先找個好總統吧, 不管藍綠!
待續…
緣份不如不結?
人老了以後, 看了越來越多的生離死別, 反而越來越難過. 人家都說活著要像倒吃甘蔗, 越吃越甜, 漸入佳境; 為什麼我們活著反而要越來越不好受, 看著周邊的親朋好友, 一個一個地搬家或離開人世? 這也許是個哲學的大議題, 以後再專題討論好了.
後來在一段深思之後, 想到是不是人活著不如不相識比較好? 不結婚的話, 是不是就不會看到老伴離世? 不生小孩子的話, 是不是就不用和他們永別? 不交朋友的話, 是不是就不需要參加他們的喪禮? 尤其是不要養寵物, 不然那更要時常傷心了… 聖經裡面也有提到類似的說法, 末世將到, 不結婚倒也好. 也許年青人比較不會想到這方面的事, 果然這些不是從書本可以學到, 而是真正要用生活體驗才能得到.
也許你會說, 結婚的話也會帶來很多的歡笑和甜蜜回憶. 沒錯, 平時回憶起來真的會很有幸福感, 可是一旦和老伴送別後, 越多的歡笑會讓人更加懷念和悲傷. 樂觀的人也許對於這種生離死別的關卡, 很快就會過去, 又會是一片藍天碧海, 甚致於對這些會沒有什麼感覺, 這樣容易被形容成冷血. 悲天憫人的個性也許就比較不好過這些難關, 他們的人生當然也不太好過. 最好的個性應該是該悲傷的時候會和別人一起悲傷, 可是該歡樂的時候也能和別人一起同樂.
雖然我是個基督徒, 聖經總是教導要喜樂, 不要為明天担憂, 可是現在全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 想要喜樂也不太容易. 光是最近的新冠疫情, 看到不斷升高的感染數目和死亡數目, 短期又沒有個解決方法, 心情怎麼可能好得起來? 我也知道要有盼望, 要想到永生, 以後會和主一起享福, 可是聖經也說過最重要的就是愛, 要愛神愛人愛鄰舍, 那麼看到他們受苦難, 我們怎麼能高興得起來? 耶穌不也是在別人辦喪事的時候一同落淚嗎? 相信只要有同理心的人一定快樂不起來, 我個人反而覺得, 如果只想到自己可以和神在天上同在而喜樂, 那樣算不算是個自私的人?
是不是緣份不如不結倒好? 也許是最近個人悲觀的成分比較多, 不過我深信人的個性會依環境的改變而有所不同, 我一個人在外地工作, 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會思考很多的事情, 感謝主在這幾年為我安排了這麼不一樣的人生, 不過還是希望你能讓我回家工作, 和親朋好友相聚.
待續…
奇怪的夢
這幾天起床後, 老是做一些很奇怪的夢, 基本上是把幾個白天的場景混在一起. 很清楚記得自己做了一些有點荒唐又好笑的夢, 原來這次把二件事放在同一個夢裡面, 臺灣的立委弊案和美國的工作合在一個夢裡, 讓我好緊張, 這個弊案根本不是我做的, 怎麼要害到我的工作都要搞丟了, 所以趕快想辦法要澄清真相, 不過好像怎麼搞都搞不過來, 最後就搞醒了…
隔一天又做了一個類似的夢, 可是忘了一大半內容, 感覺上有二位好美的天使, 一位很明顯的是我未來的媳婦, 可是她們看起來是暗黑色系, 好像要做壞事, 然後我想辦法要改變她們, 不過真的好難, 至於詳細內容又忘記了. 總之, 在感覺中好像這些事都好難好難克服, 非常痛苦, 壓力非常大.
為什麼會有這些和白天扯上關係的夢? 大概是担心太多的事, 從新冠, 孩子, 老婆, 工作, 分離到霸凌等等的事, 整個人已經和以前開朗的狀態都不一樣了, 希望一切會慢慢變好, 如果主願意.
待續…
八百
這一輩子活過了半百, 第一次只看了一個還未上映電影的片尾曲, 眼淚就出來了, 不知是為什麼? 美麗動人的歌聲嗎? 悲慘壯烈的影片嗎? 本身生活的困境或被新冠壓抑的心情? 還是因為看到老父親當年在影片裡的樣子? 也許這些因素都有吧!
我以為這只是因為自己老得變得多愁善感, 馬上在這影片下面的評論中看到有人說 ”第一次看預告就會掉眼淚”; “我尼玛一个男的 看哭了”; 更有人說 “看了好幾遍, 每看一次, 眼框淚水在打轉.”… 不但有繁體也有簡體的回文, “歌曲动人, 令人落泪”; “反复听, 在这个时刻, 热泪抑制不住, 向八佰致敬!” 原來許多人都是如此, 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這麼熱血.
查了一下這首歌, 原來此旋律是來自北愛爾蘭的倫敦德里小調 (Londonderry Air). 這首歌因為很受歡迎, 再加上他們沒有自己的國歌, 所以愛爾蘭人在運動會上就用這首歌來當他們的代表歌. 在臺灣的音樂系朋友馬上幫我查到其他的訊息, 大家非常熟悉的 “You raise me up!” 也是用了這個調子而聲名大噪, 許多歌星都會演唱這首歌. 這個小調也被填詞寫成丹尼男孩, 這個歌詞有不同的說法, 其中一個說法是家長寫給出征的孩子, 也許因為這個緣故才被改寫歌詞到這部電影裡面.
用世界這麼流行的歌來當電影片尾曲真是一個高招, 在無聲無息的過程中就會把這個真人真事的故事介紹給全世界了, 尤其還有找義大利盲人男高音波切利一起合唱, 當然把他的歌迷全部都拉過來了, 也許不但義大利來看, 連愛爾蘭甚致到歐洲人都會來看.
等回神過來之後, 才發現這是大陸拍攝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電影. 怎麼可能拍得起來呢? 那時候還沒有共產黨, 怎麼可能表揚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呢? 尤其臺灣已經有柯俊雄和林青霞拍了曠世的八百壯士, 難道也要大陸認同這段故事嗎?
看來大陸官方也掙扎許多, 審核了許久, 大概也剪了許多才准許過關. 連上映時間也從去年暑期檔拖到現在, 其中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真是一波三折, 不管奇奇怪怪的原因, 只要現在能夠放映就好了, 因為很想看到堅強的導演和演員陣容, 尤其是幾十年後的拍攝器材和技法的進步, 更是讓我期待.
我在這兒把謝晉元團長的家書分享大家, 請用心讀, 把它當成寫給自己老婆的信, 越看越感傷, 因為我們知道, 他在幾個月後就被暗殺了:
“巧英吾妻愛鑒: 日內即將率部進入滬淞參戰, 特修寸箋以慰遠念. 我神州半壁河山, 日遭蠶食, 亡國滅種之禍, 發之他人, 操之在我, 一不留心, 子孫無噍類矣. 為國殺敵, 是革命軍人素志也; 而軍人不宜有家室, 我今既有之, 且複門哀祚薄, 親者丁稀, 我心非鐵石, 能無眷然乎! 但職責所在, 為國當不能顧家也. 老親之慰奉, 兒女之教養, 家務一切之措施, 勞卿擔負全責, 庶免旅人之分心也.” – 與妻書
光是看了這幾分鐘的片尾曲的影片, 覺得很有好萊塢的拍攝手法, 再加上是真人真事的故事, 可以知道這部電影一定會大賣, 儘管新冠疫情還沒有結束. 其實這個時候放上來真是個很特別的時機, 美中大戰打到最高潮的時候, 又接近大選, 這時候放上來應該有特別的目的.
親愛的朋友, 此時放上來這種類型的電影也許真的是有特別的政治含意, 可是不管你是什麼立場, 大家要請勞記一件事, 這是千萬人親眼目睹實實在在發生的血淚史, 那些人到現在也許有些還活著, 更有當年的影片和媒體文字記錄下來, 絶對不是像希臘三百壯士那樣發生在遙遠的千百年前, 到處有多少真多少假都難以考查.
現在你正在看著和你平常使用一樣的文字, 也是這些相同的人, 在面對入侵自己家園, 殘殺自己親朋好友的敵人對抗. 那些幸福被奪走活著的人, 或是永遠離世的, 他們都和你一樣姓王, 姓陳, 姓李, 姓莊…
很可惜, 其中沒有楊惠敏的片段, 臺灣版還是林青霞演的,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橋段, 仔細想了之後, 也許是因為劇情會太著重在中華民國國旗, 所以被裁減掉了. 不知道有沒有知道內幕? 是不是有拍這個故事? 有沒有完整版可以在海外看到.
待續…
連續劇評論
日劇: 半澤直樹
在看電視名嘴聊天的時候, 聽到有個連續劇以前就打破收視率, 現在這個第二季更打破以前所創的紀錄. 你想不想看? 雖然主題有關我不太喜歡的銀行或公司交易等事, 不過這次我倒想看看真的這麼好嗎? 也許是因為和男人相關的公司業務有關, 所以吸引了男性觀眾, 再加上本來就愛看連續劇的女性觀眾, 自然收視率就高了, 認同嗎?
目前才放上來四集, 也看了四集, 果然拍得很不一樣. 我說不一樣不是指特別好或是特別壞, 真的是很不一樣. 哪些不一樣呢? 故事非常緊湊, 和其他的連續劇不同, 不可能隔個二三集還想要追得上劇情. 還有就是故事有些複雜, 還好我有用心看, 所以跟得上, 不過很多婆婆媽媽們就會比較有問題了.
再來就是演員表情特別誇張, 感覺上好像是在演話劇, 每個人的臉都像是被洗衣板上給搓過百遍, 我就當做是話劇看好了… 還有什麼不一樣? 教育性十足, 時常會在裡面看到正確的人生態度. 如果是在大陸就會被人批評太教條化, 在日本好像就沒有人在意了. 另外, 拍攝的手法也很特別, 用了許多光影的技巧, 然後強調臉部的表情, 在目前我所看過的連續劇中, 還沒有這種拍攝法.
有點好奇的是, 這種連續劇沒有談情說愛, 沒有帥哥美女, 居然還會有這麼好的收視率, 那應該真的是很好的連續劇. 現在我要回去看第一季的半澤直樹了, 因為人物和故事都非常相關, 居然還有很多人懷念七年前拍完的第一季, 連主角變胖都拿來討論. 很好奇的是, 打破收視率的連續劇, 為什麼要拖到七年之後才再開拍第二季? 糟糕, 我開始像男主角一樣開始懷疑不合理的情節了.
居然前面這四集就完成了一個故事, 不過我們知道接下來的幾集, 男主角要面對問題更大的挑戰. 總合來說, 我會強力推薦這部連續劇, 由於它這麼多的特異性, 我會給它9.0個Ohio爸爸眼鏡, 這個分數表示一定要看, 而且最好二季和1.5季的都要看, 喜不喜歡就依人而定了, 因為如果比較屬於偏愛看愛情劇的婆婆媽媽們, 也許就對這個劇不太有興趣了.
待續…
人都不一樣
前二天和朋友去野外散步, 其間談到連續劇的話題, 這才感到每個人的想法都完全不相同. 不少我評價很高的韓劇, 在她口中這也不好, 那也不好, 最後好像就是一部爛片了…
回來之後想一想, 原來我評分的時候只看到創新和獨特等等可以加分的部分, 比較不重視拖戲或模仿等等不好的部分. 果然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 往好處想的, 電影都很好, 世界也更美好; 往壞處想的, 沒有好電影, 世界也許會很差. 為什麼連世界也會變差呢? 如果看到的都是不好的, 老公的不好, 小孩子的不好, 朋友的不好, 社會的不好… 是不是世界也會變得不好呢?
沒想到談個電影可以連到人生哲學, 這真是給自己上了一堂課, 也許日後自己的程度提升了以後, 可以從一個小事看到很多事情.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