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有何意義????(純聊民生問題~聊政治的請不要進來~)


地下街挑火影 wrote:
所以你不用請問我,你該問的是這個政策是誰提出的,一般市井小民就可以提出那麼多質疑,那些博士 教授的沒想到嘛?
我也認為不需要把國外也給牽連進去,講實在的這個政府的能力好嘛?請參考擴大內需。

相關討論串很多了,例如排富怎麼排?也有大大提出漏洞了,有看到解決了嘛?沒阿,所以這次還是一樣,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在容我提醒你,這次可是舉債的歐.............


舉債又如何....只要是正常的負債比 公司的營運都可以投資
那政府的負債也是類似的道理 負債做這些並不是不可以

回來看這個政策...他並不是很完美的一個政策
例如你說 排富 跟 台灣的消費型態 都會有很多弊端發生
但是問題是 可以照顧到90%的人 那這個政策就成功了

窮人不會因為一萬塊就翻身
他們需要的長期的輔助 不管是生活上或是教育上
這一萬塊對真正的窮人來說 只是雪中送炭
不是解決他們生活的根本之道....
所以不用在那邊張正義之旗 要什麼正義!!

相對的...這一萬塊對大部分的中產階級來說
是他們可以額外消費的quota...
不但可以花在生活上 例如衛生紙 柴米醬油茶
也可以花在稍微奢侈一點的地方 例如3C
把一萬花光光 這正是目的
擴大內需!!


退稅金--這就沒有辦法刺激經濟 大家督在省錢了 給錢大部分人都會留起來

給消費卷 是要強迫消費 給你一萬' 你有可能會花超過一萬以上的消費

那就可以刺激金錢的流通.----市場上沒有金錢的流通那會越來越糟糕 惡性循環
不景氣大家的下意制就是會減少消費

先不管有錢人或是沒有錢的人
這段時間 市場上 至少會有超過500億的資金在流通..好像說 要發500億元

那商家有收入 倒店的就變少 或是減緩 那員工就不會被裁員


這不是萬靈丹 但是是沒辦法中的一個濫辦法 走一步棋看看而已

老實說我對這政策實在很無言~~~~~

我覺得要嘛就退稅~~~要嘛就不用發禮卷了~~~~
反正發了禮卷以後還不是要從納稅人身上拔毛
到不如省下來
納稅人以後少繳一點稅
如果沒稅可退的人(不用繳稅的人)就等於低收入戶了
這類的人另外撥現金

如果再一定時間內所有人都把一萬拿去買食物或民生必需品
那我敢保證全台灣半個月都不會有人去市場買東西
因為一萬塊的東西囤積在家中等著吃
反而讓經濟更慘
(500億再特定時間四處流竄~~過後一段時間整個市場會呈現真空狀態~~)


再來就是李卷的消費模式
一定是圖利大賣場之類
其他小店家也賺不到


公平性
每戶一萬就不太公平
何不退稅勒
退稅比較公平
有繳稅就退稅也比較不怕被收不到
其他沒繳稅(低收入戶當然不用繳稅)
這些人另外發現金不是更好嗎


我相信一定會出現假禮卷
到時候怎麼查
短時間印完馬上消費
應該查不到吧

PS:
刺激經濟是好事
但方法要正確
全球市場都萎縮
光你一個小小的台灣短時間的500億
真的沒啥用拉
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才是王道
我想~
如果我真的是中低收入戶
家裡需要用錢
我也不見得會把它拿去消費
我會賣掉.....
mfw0315 wrote:
我想~如果我真的是中...(恕刪)


那就賣掉啊
買去的人自然會拿去消費
最後還不是都花掉
----------------------
既然政策目的是刺激消費
確實不該排富
難道窮人花的一塊比富人花的一塊有效果?
今天先去把戶口中的家人
都獨立出去
一人一戶
一人領一萬 不亦樂乎!!!!!!!

今天記得去辦喔
不然過幾天 愈來愈多人知道這樣 戶政事務所會很擠的呀
個人認為,

應該是通通有獎, 不分貧富, 家中有多少人, 就發多少張, 完全沒有公平的問題....

為什麼要限制呢?

因為之前有近貧,降富人稅, 所以不好思意全部發.

但又形成了另一種不公平...

問題是..

真的有用嗎?

1000多億的擴大內需都沒有用了...

江譽鏐 wrote:
bulldog200...(恕刪)

可能目前不能如你的願~
因為只限定買民生用品
還是限時間使用~
經濟活動就像流水, 一但水不流了, 整個溪乾掉所有的問題就會連鎖發生
現在整體的大環境, 已經導像通貨緊縮的情形, 因為景氣不好,
大家就怕, 怕就不敢花錢, 所以把錢存起來, 不花錢的結果是,
景氣更不好, 東西都沒人買, 工廠賣不出去東西, 結果只好倒閉,
更多的人失業, 導致更多的人不敢消費, 因為怕沒工作,
一直循環下去, 最終會導致很高比例的失業率, 引起更多的社會問題
美國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 就是一個很慘的教訓

所以在景氣下滑的過程, 刺激經濟活動變成一個很重要的政策,
以避免造成大蕭條的結果, 擴大內需就是其中一種的手段, 從基礎建設製造就業人口
1930年最有名的就是胡佛水壩, 不過當年還有很多基礎建設可以做,
現在不同當年, 沒有什麼水壩好建了, 手段上還是需要製造就業人口就是
發消費券是另外一種方式, 直接把錢放到終端消費者手上, 刺激消費,
讓滾石不生苔, 這個做法在很多國家都用過, 除了這兩個方法之外,
降息也是類似的原因, 所以馬政府的擴大內需和發消費券基本上方向都沒什麼錯

執行的手法就很可以討論, 以消費券為例, 目前雖然細節還不清楚,
不過以發出來的消息, 顯然政策的執行又變成政治操作, 既然政策的目的是刺激消費,
就不應該再搞些排富條款, 直接以每位國民為單位發下去就是了, 金流的部份,
其實臺灣已經有好幾套電子錢包系統, 也不需要再建新的, 公開招標找一套做就是了
反正最終的目的錢有花掉, 就達到政策目的, 執行的過程中多餘的浪費就不必了

最終要提一下, 1930年代胡佛的大水壩其實並沒有真正解決經濟大蕭條,
最後是被一個超級擴大內需專案給解決
































第二次世界大戰

希望這次不要走相同的路才好, 衷心期盼世界大同不要鬥來鬥去
PEACE!

金大條耶 wrote:
每戶收入低於120萬...(恕刪)

當然是每戶啦~若是每個人收入低於120萬以下就可以領
我想政府很快就垮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