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讀經濟的,如果一國政府偷偷自己印鈔票,外國人如何知道?

36多蒙卡修 wrote:
只有台灣政府才會有那種不惜一切也要拿納稅人錢救銀行的笑話...(恕刪)


我很久沒看新聞,我之前好像看到,聽說美國在想要不要救花旗
而且花旗這麼大...感覺不太會讓他倒

台灣很小,所以隨便倒一家大的就會牽連很多
恐怕不能跟錢很多的中國銀行比較...
上次哪裡看到說...中國銀行不少都有直接買走台灣銀行的能力 (靠,真有錢)

不過我想現在如果哪一家中國的大行要倒...就排名前十的那種,隨便一家有危機
當局也不可能坐視不管吧?
應該還是會最大限度的將傷害降到最低才是 (我猜啦)

ps. 就這個主題~每天不是會有收匯價格...如果多印,讓它流通出來
應該很快就會反映在價格上

靠,我貨銀超爛的
有些話看看就好 真實人生並不是有錢人或美女就可以無往不利予取予求
其實國外不需要知道你是不是多印了
因為錢這個產物也是有市場機制的

錢是什麼?
它是所有商品和服務的提貨單,也就是說,
世界上一筆錢必須代表一定比例的商品或服務量,
不論是當下此刻或一段可預見的未來。

如果世界上的錢比相應的服務少很多,
不足以買這些服務,
那麼服務的價格會下滑,
這就叫做通貨緊縮。

當錢多出很多,
沒有足夠的服務提供,
服務的價格就會飆升,
這就叫作通貨膨脹。

今天你當然可以印很多很多
但是呢?
如果大家對錢喪失信心,
那就全完了。
所有紓困措施都是靠錢來進行,
當錢本身失去價值,
則紓困政策也不再是能提供緊急援助的政策。

也就是例如:現在的辛巴威幣形同廢紙一樣
它可曾經是非洲最有錢的國家
可是去年他的官方公布通貨膨脹率竟然高達2,200,000%
比照一下台灣好了
我們去年同一時間公布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約4.2%
人民就很有感覺了
感覺什麼都在漲
就是薪水沒漲
但是與辛巴威比較
我們的物價漲幅只有辛巴威的52萬分之一

辛巴威的物價失控現象稱為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
從字面上來看
「惡性」當然是指嚴重到無以復加,就好像得了癌症一樣。
根據經濟學家Cagan的定義,惡性通膨是指每個月物價上漲率超過50%
且至少持續一年以上,以此觀之,辛巴威的通膨絕對稱得上是「惡性」的。

而這類情況的大部份出現於戰爭或戰爭剛結束的時期。
因為在戰時,許多國家因為生產設備遭到嚴重破壞,
以及龐大的軍費支出,政府財政赤字嚴重,
於是只好印製大量鈔票,
在「太多的錢追逐太少的商品」的情況下,爆發通貨膨脹,
且一發不可收拾。

簡單來說他會形成什麼狀況呢?
作生意的人必須經常改變訂價,而使正常的商業活動變得不可能。
此外,在惡性通膨期間,相對價格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
當物價經常大幅變動時,消費者很難用比價的方式找到最便宜的價格。
當攜帶貨幣到商店與從商店帶商品回家的負擔一樣重時,
人們為何還需要貨幣?

而政府克服惡性通膨的方法之一是,
在紙鈔上增加愈來愈多的零,
但這通常都趕不上物價暴漲的速度。
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新聞上看到的"辛巴威發行100兆鈔票 "
你覺得手拿"100兆鈔票"但實值的價值卻只有只不到1萬台幣的價值
印再多的"錢"有用嗎?

這會導致人民對其貨幣沒有信心、不再使用
畢竟500億辛巴威幣還不值1美元,只能勉強買到一袋番茄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辛巴威市面上反而越來越依賴美金交易
沒人願意接受辛巴威幣
因為也許前一刻你還可以用500億買一袋番茄
在你說考慮一下時
跟水果攤老闆說你要買時
老闆就會跟你說
不好意思,物價上漲的原因,我們在
500億只能買半袋番茄

這會導致這個國家的貨幣漸漸的隨時間經過,
讓貨幣不再具有交易媒介、計價單位與價值儲存等三大功能,
而另一個比官方貨幣更穩定的非官方貨幣
--或許是黃金、貝殼,或許是美元--將開始取代官方貨幣。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辛巴威的人們反而開始使用起美金

你是可以大量印製
但如果大家對錢喪失信心
那麼當這個貨幣沒有價值時
我想就算你滿手拿的一堆"紙"鈔
那也只是一堆裝飾品

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愛黃金
而黃金也是世界上最能敏感反應通膨的東西

另一個觀點就是如你所說的"外國政府如何知道你是偷印的"
其實就算他不知道
當貨幣的供應太多
那這個貨幣就不值錢了
簡單來說就是供需不平衡時
市場機制就會自然調整了
就是太多的錢追逐太少的商品

不過,增印鈔票這個方法也是有國家在考慮施行的
一如:英、美國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曾說若美國政府最終靠“狂印鈔票”來“埋單”,
市場上的美元勢必泛濫。
這樣對于跟美元挂鉤的貨幣而言必將會遭受沖擊,
由此而帶來的通貨膨脹也會向全球輸出。

而借錢給美國的人自然會不高興,
我借錢給你,
你就靠印鈔票還錢,
到時同一數目的美金購買力已經大不如前。
那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人
將會損失慘重

這就是什麼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最後的選擇』
覺得加印鈔票都是政府在無計可施的絕望情況下纔會做的事情
就是因為他可能會帶來高通貨膨脹及其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而輕易采取加印鈔票的措施,
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還會導致國際市場喪失信心。

你覺得加印一堆沒有用的"紙"鈔有用嗎?
褲濕啦 wrote:
那如果政府印給政府自...(恕刪)


還是不行
市場機制還是存在
這問題在壹千年前的宋代
就用過了
結果
造成惡性通膨
錢丟在地上沒人要
聽不懂版主你在說甚麼解釋, 其他網友的說明都看完還有點了解.
1.外國人不需要知道你印多少鈔票,反正你只要保證這些鈔票有辦法作為交易的標準..
2.貨幣銀行學曾有提到,央行印鈔票會根據某項國內資產...台灣好像是黃金存量..
譬如,台灣有100噸的黃金,發行10兆貨幣..
所以當你發行20兆貨幣,幣值就會相對的貶,各國的黃金存量是公開的..所以央行發行貨幣的數量也是公開的..網路應該都查的到...
而短期內,人家不知道..台灣人突然很有錢,不斷的買..錢都流到國外去後,這些錢國外會再流回來台灣,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台灣得付出代價來接收這些錢,而當台灣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少,貨幣就越貶越多,最後只好破產.
貨幣一定的貶值有助於出口,但是不能無限制的貶下去,
台幣在國際匯兌中,是採盯住美元,也就是台幣只跟著美元跑,美元漲,台幣就跌,台幣漲,美元就跌,

所以外國人並不需要知道台灣偷印多少貨幣,
因為發行多少貨幣,台灣就必須相對償還多少債務..
先用以物易物觀念來看

假設我們要拿香焦換外國的蘋果.

而香焦不好攜帶,用香焦券代替,面額為100根香焦一張.

這時我們拿走蘋果,也吃掉了.

而自己印的香焦券一直又被換到其他國家.蘋果的拿香焦券去換鳳梨,鳳梨的又去換奇異果

但有一天奇異果的拿著香焦券,要來找你換香焦,可是你的香焦券多印很多,

產量不足,很多人換不到你的香焦.

這時你再拿香焦券出來要換人家的蘋果.原來100根香焦可換100顆蘋果.

卻因你的香焦數量少於你的香焦券,變的香焦券不好用,
原100根面額的香焦券,只能換90顆蘋果. 蘋果的拿著香焦券去換鳳梨.也是100比90或更低.
換最後香蕉券不好用,大家不想拿,沒有辦法100:100平等換東西.
最後可能100根香蕉面額的券,要換80顆蘋果,蘋果的也不要.
這就是通澎.

印的香焦券,總有會有人回來跟你提貨.

所以根本不能多印香蕉券.

把香蕉券聯想成鈔票是同樣意思的.
YOUTUBE頻道:阿欽愛旅遊 www.youtube.com/c/chintravel
會通貨膨脹,到時你的褲子濕了
乾洗5億,換新10億
不快樂兒童餐 wrote:
歐盟聽說只有英國沒加入

也聽說他在懷疑某人會偷印錢
...(恕刪)


NO!NO!
歐盟現有27個會員國,不僅英國沒加入歐元,還有瑞典、丹麥,其他數國後來加入歐盟但還沒核准使用歐元的國家有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
央行自己偷印台幣,短期內不會有問題....
就像你說的,如果有別的國家要收台幣,你可以多印一些鈔票去換一些貨品,例如電視,電腦,汽車之類的...

在當下,你是賺到沒錯...

但是大多數的錢是會流通的*,到最後別的國家銀行也還是會把台幣拿來和你換成美金或是其它外幣.. 所以這一些多印的鈔票,最後~~~還是會回到你手上 @@ 而你手上那些真實的外幣,也變成別人的了。

*別的國家有自己的貨幣,一直拿著你的台幣也沒用,尤其台幣並不是全世界流通.
多印鈔票的事情,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

但是,「市場先生」一定會知道。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