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金庸小说中是:张无忌张无忌是《倚天屠龙记》中的重要人物,但《倚天》的主角,始终是明教。张无忌是怎样的一个人,很有点说不上来之感,或许金庸有意塑造一个性格模糊的人,以达他终于不能成大事的结局。张无忌行事拖泥带水,除了在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役之中,光采毕露之外,其余所有情节中,总为他人的掩盖,而不见有任何特出之处。只有他对谢逊的感情,极其真挚。做了明教教主,也不过是因为他的武功高,不是因为他才能好。如果不是学会了超绝的武功,张无忌实在只是一个浑浑噩噩的普通人。张无忌是中中人物。
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沒人跟我一樣嗎?你在金庸小说中是:周伯通周伯通大抵是一般读者心中最可爱的人物,这个人,到了九十多岁,还要养蜜蜂。不通世务,天真得和儿童一样,所以外号人称“老顽童”。然而,天真如儿童,决非一个人的优点,一个人如果到身体长大之后,智力、兴趣还停留在儿童阶段,通常称这种情形,是一种病态,这种病人一个十分普通的名称:白痴。周伯通的情形,虽然不至于是白痴,但决非正常。而且,儿童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人是逐渐的成长过程,形成种种观念。老是停留在儿童阶段,那算什么?还好,周伯通虽然号称“顽童”,但不是真的顽童。周伯通和瑛姑之间的纠缠,事情发生之后,给不负责,一味逃避,那是典型心智不成熟的弱能表现。周伯通只好算是中中人物。我只要快樂就好~~
你在金庸小说中是:金轮法王不知道为什么,金庸明明白白写出金轮法王是“一个身材高瘦的藏僧”,但是在感觉上,却一直模拟金轮法王是一个身材粗壮高大的和尚。或许是由于金庸将他写得太具威势之故。不过金轮法王虽是《神雕侠侣》中的一反派,武功被渲染得极高,但似乎自出手以来,一直未曾怎么顺利过,总是落下风,仗以横行的五只飞轮,也失去了好几次。而尽管如此,威势犹在,真不简单。金轮法王性格不明,行事也不慎,只是作为第一反派身份而存在,不算是金庸笔下的好角色,只好算是中中人物。
你在金庸小说中是:杨莲亭杨莲亭武功不高,那是无可奈何之事,他残害朝阳神教的旧人,以他的地位而论,格于形势,也非如此不可。这个性格之硬,世所罕见。杨莲亭也是上上人物。我不要跟東方不敗搞玻璃~~~~~~~~~~~~~~~~~~~~~~~
褲濕啦 wrote:你是金庸筆下的哪一號...(恕刪) 哈哈 我是康熙喔你在金庸小说中是:康熙中国历史上有数的好皇帝之一,玄烨大帝,在《鹿鼎记》中,是一个极其出色有人物。金庸自他初接拉时写起,一直写到他的中年。大约二十年的时间,是康熙当政以来,日子惊涛骇浪的二十年。虽然是小说家言,但这个皇帝的英明、决断、处理政务的能力,用人之明,态度之速,对统治理论的精娴,实在令人拍案叫绝。从来也没有一本武侠小说、历史小说、文艺小说之中,将一个皇帝写得如此生动、成功过,也从来没有一部小说,将这样英明的一个皇帝,和一个百分之百的无赖人物纠缠在一起,对比如此之强烈,而又安排得如此之融洽过。康熙是上上人物。
你在金庸小说中是:张三丰张三丰说:“那有什么干系?只要媳妇儿人品不错,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山上,难道不能潜移默化于她么?天鹰教又怎样了?翠山,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万别自居名门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张三丰这一番话,值得深思。想深一层,张真人还是不免执着;“难道不能潜移默化于她么?”如果真的不能潜移默化,也不能证明武当派一定对,天鹰教一定错!说这一番话,张三丰是上上人物。難怪總覺得身上一副仙風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