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兄能在小神通月宏揚占察善惡業報經利益眾生,
福緣深厚。
阿彌陀佛。
20202020
佛教

佛的教導。

佛教不是心靈雞湯。

我不懂的時候,別人願意教我;我略懂的時候我也願意幫人一把。

—————————
廣欽老和尚臨終示現

https://kknews.cc/fo/ax95eo6.amp
肯開始喝雞湯,也是不錯。

六位高僧大德圓寂,臨終前有哪些開示?非大福報者不得見

一、印光大師

民國四大高僧之一(虛雲,太虛,印光,弘一)。陝西郃陽(今合陽)路井鎮赤東村人。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凈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其在當代凈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印光大師臨終時當晚對身邊的弟子說:「凈土法門,別無奇特,只要懇切至誠,沒有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此後精神逐漸疲憊,體溫降低。夜裡一時半,大師從床上起坐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說完,於是大聲念佛。二時十五分,要水洗手後,站起來說:「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發願,要生西方。」說完,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三點左右,妙真法師來了,大師對他說:「你要維持道場,弘揚凈土,不要學大派頭。」之後不再說話,只唇動念佛。近五點左右時,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逝。

二、茗山長老

茗山長老坐缸荼毗的時間是六月十日凌晨三時。此時,萬籟俱在沉寂之中。天空突然飛來三顆金色的光圈,眾弟子們驚呼起來,有的看似三朵金色蓮花,有的看似曼陀羅花,有的看似白鶴、孔雀,有的看似吉祥鳥,有的看似妙音鳥………,大家只是歡呼、驚叫、念佛,卻不及打開相機、錄相機,這時,天現奇蹟,降下兩道光柱,把山頂的萬佛塔照得通明,奇異的是兩道光柱並不垂直,而是有孤線的飄落而下,竟與蓮花缸前兩支點燃了的小小蠟燭相連。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瑞相。
「一旦無常到,方知幻化身。勸君多念佛,念念息貪嗔。」這是勸勉大眾的。還有一首寫道:「秋水魚蹤,長空鳥跡。若問何往,往生凈域。覺而不迷,生必有滅。乘願再來,何須悲泣。」這是說自己成就道果,往生極樂的,會再來度生,安慰徒弟無須悲泣。第三首:「我佛遺教,以戒為師,依戒修定,因定發慧。由戒定慧,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趨向解脫。」這一首開示大眾要以戒為師,精進修行,才能得出輪迴苦海。最後一首:「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各宗各派,殊途同歸,信此信彼,信仰自由。相互尊重,不立門戶,六和無諍,團結互助。依教奉行,五戒十善,四攝六度,逐步修煉。」這是告誡大眾各人修習適合自己的法門,不要互相排斥,團結互助,依教奉行。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v655y6l.html
cman4434 wrote:
再者, 難道有情還有分高低貧賤?
當然

難道你殺人,殺狗,殺蚊子,拔草都一樣嗎?
當時 火哥 用來嘲諷淨土的中阿含經。

—————————
(一七)中阿含業相應品伽彌尼經第七(伽音巨羅反)(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那難陀園,在墻村捺林。

爾時,阿私羅天有子名伽彌尼,色像巍巍,光耀煒曄,夜將向旦,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

阿私羅天子伽彌尼白曰:「世尊!梵志自高,事若干天,若眾生命終者,彼能令自在往來善處,生於天上,世尊為法主,唯願世尊使眾生命終得至善處,生於天中。」

世尊告曰:「伽彌尼!我今問汝,隨所解答。伽彌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有男女,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彼命終時,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汝等男女,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汝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耶?」

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歎曰:「善哉!伽彌尼!所以者何?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乃生天上者,是處不然。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大重石擲著水中,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願石浮出。』伽彌尼!於意云何?此大重石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而當出耶?」

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者,是處不然。所以者何?謂此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必至惡處。

「伽彌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有男女,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彼命終時,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汝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汝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當至惡處,生地獄中。』伽彌尼!於意云何?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惡處,生地獄中耶?」

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歎曰:「善哉!伽彌尼!所以者何?伽彌尼!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生惡處,生地獄中者,是處不然。所以者何?伽彌尼!謂此十善業道,白有白報,自然昇上,必至善處。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酥油瓶投水而破,滓瓦沈下,酥油浮上。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妾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彼命終時,謂身麤色四大之種從父母生,衣食長養,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彼命終後,或烏鳥啄,或虎狼食,或燒或埋,盡為粉塵,彼心、意、識常為信所熏,為精進、多聞、布施、智慧所熏,彼因此緣此,自然昇上,生於善處。伽彌尼!彼殺生者,離殺、斷殺,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者,離邪見,得正見,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云何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伽彌尼!是謂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佛說如是。伽彌尼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伽彌尼經的意思,在之前已經貼過了,

超渡有用論
210宗教爭議評論
轉貼:
任何超渡無用的言論其實都是因為誤解北傳《中阿含業相應品伽彌尼經》(以下簡稱《伽彌尼經》)。
大乘佛教無論顯密各宗派的超薦法事通常是迎請諸佛超渡,即使是只祈請地藏菩薩超渡也是因為釋迦牟尼佛曾將眾生託付給地藏菩薩,絕非迎請諸天善神超渡,但《伽彌尼經》則是提到婆羅門祭司與諸天神超渡,根本沒提到迎請諸佛超渡,換句話說,《伽彌尼經》根本沒有否定大乘佛教的超薦法會,但上述文章的作者(八成又是那種死在句下的自我標榜原始佛教主義者)卻將其與《伽彌尼經》混為一談。
佛講的是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所以站在「此有故彼有」這一面,故說:「黑有黑報。作十種不善業。道自然趣下。必至惡處。白有白報。自然昇上。必至善處。」然而,黑有黑報,並不是「常」,因此,一切法是「無常」的,即使造了惡業也是有辦法使其改變及救度,所以站在「此滅故彼滅」這一面,可從十二因緣的還滅門,斷其因緣鏈,悟四聖諦、行八支聖道,來改變甚至達到涅槃。亦能以憶念如來功德、憶念如來,除去惡業,而得生善道。
《伽彌尼經》並非開示超度無用,而是開示有關眾生造惡業後的救度辦法。請看以下經文比對:
以下這段是開示「此有故彼有」。黑有黑報,惡有惡報,必至惡處。白有白報,善有善報,必至善處。」其經文如下:
『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耶。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世尊歎曰。善哉。 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乃生天上。是處不然。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大重石擲著水中。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願石浮出。伽彌尼。於意云何。此大重石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而當出耶?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如是。伽彌尼。所以者何。謂此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必至惡處。伽彌尼。於意云何。
伽彌尼。於意云何。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惡處。生地獄中耶。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世尊歎曰。善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生惡處。生地獄中者。是處不然。所以者何。伽彌尼。謂此十善業道。白有白報。自然昇上。必至善處。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酥油瓶投水而破。滓瓦沈下。酥油浮上。』
以下這段是開示下手處在「心」不在色身,「心」可用熏習轉惡念為善念以達使惡業上昇進入善處之道。其經文如下:
『謂身麤色四大之種從父母生。衣食長養。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彼命終後。或烏鳥啄。或虎狼食。或燒或埋。盡為粉塵。彼心.意.識常為信所熏。為精進.多聞 .布施.智慧所熏。彼因此緣此。自然昇上。生於善處。伽彌尼。彼殺生者。離殺.斷殺。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彼殺生者。離殺.斷殺。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者。離邪見。得正見。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命終,「心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憶念如來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以《增壹阿含經、三十二、三十八、十》開示:「眾生身.口.意行惡。彼若命終。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得生天上。正使極惡之人。得生天上。是謂第六如來功德。其有眾生見如來者。皆起恭敬之心。而供養之。」
《中阿含、五十五、一、二○二》亦開示:
「憶念如來。彼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作如是憶念如來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 聖弟子緣如來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大乘佛教的『超度』是以唸誦佛經典、或開示、或念佛等等,引導亡者憶念如來,亡者既隨之憶念如來,即是增上善因,自當依憶念如來的功德力而得以脫離惡道,可見,若有人只知因緣法卻不知諸行無常的實相,就會誤解因緣法而誤以為亡者毫無得渡機會。
反觀《伽彌尼經》只云婆羅門信徒『稱歎求索』可沒說他們搞『超度』 。『稱歎求索』只是人向婆羅門教的天神祈禱或祝願,根本沒有引導亡者憶念如來,甚至連憶念諸天都做不到。而大乘佛教的『超度』卻是唸誦佛經典、或開示、或念佛……等等,傾全力引導亡者憶念如來。
由以上引的阿含經典可知即使亡者命終時,若能使亡者的「心」能熏習轉惡念為善念,以滅其惡業而讓亡者上昇進入善處之道。我們在亡者命終後予以讀或訟佛經典或以親人或善知識予以開解,使其能從「心」上熏習轉惡念為善念以達使惡業上昇進入善處之道。尤其亡者命終,無此世色身之累,如在有善因緣下有可能更容易了解佛法。使其轉惡念為善念。因此超度是可行的,也是遵循阿含經所建立的渡眾方便。
當然,亡者命終的去處是隨業、隨業、隨習、隨念、隨願,大善之人命終後即升天上,大惡之人命終後即入地獄,但一般善惡夾雜的眾生,既無大善亦無大惡,要等業緣成熟,才轉為下一生,在此等待業緣成熟的階段,『超度』便能幫助亡者有救度的機會。
https://blog.xuite.net/honganji200/twblog/113472746-%E8%B6%85%E6%B8%A1%E6%9C%89%E7%94%A8%E8%AB%96
說無因果的,超渡無用的,我只能建議,多看,多聽,多接觸。
超度是在渡生者的心靈(心理學),跟亡者一點關係都沒有。
cman4434 wrote:
超度是在渡生者的心靈...(恕刪)


+1
所以我說,很多人的所謂慈悲心,事實上是起於私慾
而很多宗教也利用這個關係得到利益。

唸唸經就能使亡者的心識轉念?
念經的人都不見得會轉,還死者咧!
真的是完全沒邏輯的

例如某神教教主,他唸的經不少吧
還不是在電梯對信徒動粗(還是罵信徒,忘記了)還被拍到
他幫死者唸經有用嗎?

讀書的都沒100分,偷看的100分,這樣有天理嗎?

不過話說回來,信仰不必講邏輯
經文上寫的
信,就對了
不過,經文是死人寫的
怎樣解卻是活人呀!

不過我覺得正德醫院不收費的做法
可能會讓死者在死前或死後感動而轉念
這比唸經超渡有邏輯多了
所以,與其拿錢辦法會超渡,不如直接捐給弱勢吧!
淨土為大小乘人所共仰共趨的理想界,如天台、賢首、唯識、三論以及 禪宗,都可以修淨土行,宏揚淨土。這是佛教的共同傾向。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02/yinshun02-01.html
感謝網友大力推薦導師淨土法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