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gogo wrote:
個人不才沒有那麼未卜先知,故認為沒有更客觀正確的數字就沒有完全推翻!!
因狂牛症是個很可怕的疾病,當檢驗方法極為不準確且數字極低時,以一般處於恐慌的心
態之思考邏輯通常會認為一定有低估(目前一面倒的看法),但是真的嗎?從一些現有研究去
推論,也許可看出有可能低估,但要下結論該有更直接的證據吧!(重申:也許有!但不要再叫我找了)
另檢驗或分析方法極不準確時(極敏感或極不敏感)所出現系統性的偏差有可能偏左或偏右(
高估或低估)或數字根本就不穩定,不是嗎?
您一直強調要別人多瞭解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但沒有客觀數字就在下結論,這樣不是又很武斷!!
個人沒機會參與現有一些數據的的檢驗與分析過程,故無從評論,本人僅簡單相信現有的數字告訴我
機率就是很低,至於「garbage in , garbage out」或是在「騙騙外行人」這樣說法,在沒有辦法
確切指出產出那些數字的方法錯在哪裡時,竊以為這樣的用詞該小心一點,檢驗方法困難重重僅能拿
來質疑,不能論斷。
這裡是趣味與閒聊區,反正是LDS,您還覺得我的論點有問題,就當笑話看吧!
...(恕刪)
請問您的"客觀正確"的定義何在? 您有判斷能力嗎?
I DONT THINK SO...
結論早有了! 但你就是不去看? 怪勒?
有任何理由或因素會高估嗎?
如果有請告訴我!
那些數字錯在哪? 前面不是早告訴你了嗎?
連檢測都有困難(這可不是準確或敏感的問題喔.)談何數據? 笑話!
這是基本邏輯問題, 根本用不到統計.
去看看他們數據怎出來的? 再來告訴大家您的心得.
「garbage in , garbage out」、「騙騙外行人」
還嫌太客氣了!
這個情況就跟估計全世界有多少物種一樣
只知道可能的最低限,但區間及上限在哪卻完全不知道..
此外定性跟定量的意義與用法您該很清楚吧?
別在那邊扯數字跟機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