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則新聞的手法是 - 不回覆就算錢
垃圾簡訊有陷阱! 不回覆視同訂閱
1則笑話70元!? 手機簡訊搶錢
發話業者把笑話寫得很長,要分成兩頁才能看完,如果看一眼就把他刪掉,那你一定不會看到最後一句話,寫著,如果不想繼續收到笑話,請在三天內回覆,不回的話,就視同願意接受訂閱,以後就三不五時收你七十塊讓你看笑話。

這一則的手法是 - 回覆就視同購買
美國會調查信用卡公司在網路詐騙的角色
消費者在網路商店結帳後,會收到一個自動跳出的廣告,(用明顯的字型)提供某個金額(或許10美元)的現金回饋。顧客以為(同樣是大字),他們只要輸入自己的電郵帳號,就能得到回饋。
接下來是字體細小如麻的完整約定條款,內容是顧客收入電郵帳號,等同加入一個會員計畫,同意零售商提供他們的信用卡資料,以便付出最高20美元的月費。因此,三家行銷公司和網路商家都宣稱,整個過程是合法的。所有條款都已明列,消費者沒有細讀是他們自己的錯。


我在想,如果成功將上述兩種手法結合後,是否就天下無敵了。
文章關鍵字
請問有人知道是哪一間電信公司嗎

我也想要知道 我這間電訊會不會A錢
A很大耶 = =

希望有實際體驗者出來分享您痛苦的經驗 =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