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古裝又帶點歷史的戲劇, 也可以灑狗血

真的是蠻成功的一部商業電視節目!

把壞人心機演的如此不合理的邪惡
把好人心地演的如此不合理的單純


可是這樣也就算了....
完全不符合歷史!
這樣會誤導大家錯誤的歷史記載

歷史戲曲, 超級容易誤導眾人的

像三國演義, 與三國志完全不像!
像楊家將, 也完全不是戲曲演的那樣!


慎夫人無子, 劉武一樣是竇皇后生的...等等的很多情節
都是為了灑狗血而附和編輯的內容!

而且很奇怪, 女主角是誰的時候, 哪他就是超級的"心計"
女主角一換, 馬上變單純的人, 完全沒有判斷力



有看的人.... 一定要當作商業節目看! 不要當真阿!
(要不也得去查一下西漢史)

這部電視劇片頭, 應該加註:本片純屬虛構, 劇中歷史人物與事件發展, 為劇情需要而改編, 與正史無關
就跟公共電視的NCIS或是怪醫豪斯播出前出現的警語一樣, 讓人預做心態去準備收看該節目

("美人心計"只在片尾小小的提到改編某小說... 完全不足不夠)
文章關鍵字
豬在台南 wrote:
沒想到古裝又帶點歷史...(恕刪)

你可以不看阿........
我在Youtube上看了11集以後就看不下去了!
主要的原因是聽配音聽得很辛苦~
XD

不過這部戲是小說改編的阿~
當然不可能是照正史演!
你會不會太入戲了點?

ps. 竇皇后才是那個原本想回趙國 但是被宮人搞錯送到代國的那個~

豬在台南 wrote:
沒想到古裝又帶點歷史...(恕刪)

人家是拍來賺錢不是做公益的
小鹽鹽 wrote:
不過這部戲是小說改編的阿~
當然不可能是照正史演!
你會不會太入戲了點?



可是... 三國演義古時候一直演到現在
沒有幾個人真的知道諸葛亮關羽...等等的人, 不是他們心目中的樣子!


華人就是太入戲了, 所以搞呈現在這樣...

(了解正史的人, 應該不會去關帝廟吧, 或說, 應該會吶悶:"怎麼他也可以當神")







我不是太入戲

我只是覺得, 編劇, 或是寫小說的人, 應該要有"責任心"一點
(要不就用虛擬的朝代, 類似滿城盡帶黃金甲那樣, 不知名朝代不知名的古代人物)

像"楊家將"... 民間戲曲 (明朝, 楊家府演義)
古代演到現代, 都演一樣的情節, 那就是演潘仁美是大奸臣, 陷害楊業-傑出抗遼大將

正史:潘美(即小說稱潘仁美)是忠臣, 宋朝開國忠臣, 堪稱文武雙全
楊繼業(即小說楊業), 宋初抗遼名將

楊繼業之死, 只能說... 是監軍(皇帝派的公開性情報員, 直屬皇帝)害死的
宋史裡面的佞幸列傳, 甚至地方野史, 也沒提到潘美有什麼小人之舉

這樣的誤會, 影響很深遠, 以現代的價值觀來看, 用國家賠償法, 賠300億都不夠洗刷冤屈



附帶說明:
監軍, 古代皇帝擔心武將叛變, 故派有直屬皇帝的外行人(通常是太監)去當部隊指揮官, 真正的武將只是副官副將.... 這種現象, 一直到今天, 還看得到遺毒(包含中共), 那就是"政戰系統"(輔導長)

美人心計, 大概只有"坐", 符合歷史!
中國大概從唐開始, 才有椅子, 當時的坐, 就跟現在日本人很像, 是跪坐在自己腳上

6/11演的, 應該是目前最誇張的-殺諸侯王, 七國之亂不是這樣發生, 也不是這麼簡單平定!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寫小說寫編劇, 不該帶有社會責任嗎?


很多被誤解的歷史人物, 就是被寫小說戲曲之人的... "無心之過"寫成大奸佞, "無形中"影響了我們對人事物的正確認知, 誤解誤會了幾百幾千年!



假如, 大大們的某人, 其祖父先人曾經是大人物, 後來被莫名小說或文章錯誤引用, 導致污名...
不之作何感想?






還有
傳播媒體業.... 是負有社會責任的

如果一家電視台, 一個電台, 一份報紙.... 每次播出播送發行.... 的內容, 都是暴力色情抹黑沒營養的東西, 不是只是一句"可以不看"這麼簡單就沒事的

商業考量固然重要, 但社會責任更重要吧
要不然, 為什麼現在的小孩, 學壞學得這麼快?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大陸本來就喜歡亂編歷史,誰叫他們文革時,燒掉一堆書了!

我還是比較喜歡正常一點的 飯糰之家

不像鄉土劇頻道,每個都是 董仔 總仔,不然最差還有做醫生,但奇怪的事沒一個過的幸福的,最奇怪的是,連演個夜市小販,都可以演到完全扯不上。
連劇情都跟台灣龍捲風一模一樣,都換過幾次劇名了!
台灣奇蹟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