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兵日記的沒有連輔導長?
記得之前新訓時都有輔導長,
怎麼會這樣呢?是輔導長都裁撤了嗎
因為士官長、政戰官會發揮母愛,所以不需要輔仔
是不是政戰官兼任啊, 看起來沒有其他角色掛輔導長了~
當兵時輔導長通常也接政戰, 會再配一個下士/阿兵哥掛政(聖)戰士
不過對政戰的沒什麼好感, 感覺像是料...扒...仔...
政戰系統的建制原本是用來監督主官不要亂搞或叛變,有點像是古代的監軍,
沒有指揮權,但是一兩句話往上報,就可能讓主官心驚膽跳,
直到這十幾年才變成兼具官兵心理輔導的角色。

其實多讀一些歷史的人就會知道,中國歷史上傳統擁有武力就搞叛變的前例太多太多了。
漢朝分封一堆王,結果還是叛變,唐朝節度使勢力太大還是叛變。

結果逼得宋朝開國就制訂文官壓制武官的制度,而明朝還好,武官還算稱職,但是皇帝運氣不佳照樣亡國。
清朝到乾隆的時候很多八旗兵已經不能騎射(或者說跟禁軍比起來差很多),讓乾隆氣極了,
結果引進漢人軍隊到八旗營,一部分的取代滿人八旗軍。

到白蓮教、太平天國,清廷愈加依賴漢人的軍隊,加上洋人普遍跟華中華南各省接觸販賣槍砲,
漢人為主的湘軍等地方勢力越來越強大,當然後來推翻滿清這些地方軍隊倒戈也有重要影響。
地方軍隊到了民國搖身變成軍閥,強的軍閥搶權力變成總統甚至當皇帝,弱一點的在北伐時被宰掉。

二戰期間不少國民軍背後還是軍閥背景,打仗只用五分力,有時還會看其他中國軍隊和日軍的勝負才伺機出兵。
國共大戰有不少軍閥倒向共軍,結果呢?
被招降納叛的佔了九成以上,不少人被關起來,文革時批鬥到死。

一般西方部隊的編制沒有政戰官這種制度,但是由副主官擔起心理輔導、生活管理的任務,
例如副連長、副營長等等,也因為如此像美軍、英軍出現的軍紀問題其實比台灣的軍隊還嚴重。
所以政戰制度不見得全部都是不好的,只是大家要瞭解制度制訂的背景因素。
我猜是民視裡的有些人不喜歡看到輔仔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士官長都這麼"兇"了

還需要輔導長來折磨?
jim_chang_tw wrote:
為什麼新兵日記的沒有...(恕刪)


小弟還在服役的時候就在試辦雙職合一 把副連長跟輔導長併為一位

那時候手邊就有輔導長跟副連長的雙職章 10多年前的事了 不知道

後來是不是真的有順利推行 ...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印象中93年初~
那時候剛好在某兵科學校!
學校中隊輔導長全調往實兵單位~
只留教勤營連輔導長!!

現在基層連隊輔導長主要就是心輔工作~
那時上頭覺得副主官就可以取代了~
所以主管就省著用吧!!

不過印象中現在海軍新訓中心還是有中隊輔導長
(沒看過新兵日記~不知道劇情單位特性)


反正主管也替代副主官管了那麼多年的伙房(這話有點饒舌)
X的~伙房又不是我的責任~每次都是我被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