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公館 需要一個學生藝術工作坊嗎?

如題
台北市的公館 位於南區的交通樞紐
根據捷運公司2011年1月資料,公館站每日在這裡轉乘的民眾(包含學生)旅運量約為54,161人次
加上鄰近學府林立(大學:台大&師大&台科大)
因此消費族群以學生為主,也被稱作是學生族的購物樂園

公館商圈有許多二手書店 咖啡館 異國料理 小吃攤販 ....許多各式各樣的商店都有
那麼 在這個以"學生"為主的地區裡
是不是該要有一個學生的"藝術工作坊"?

而這個專門給學生使用的藝術工作坊
會有攝影專用的暗房 練團室 畫室 陶藝室 ...等等 以及不分使用類別的創作空間
在這裡聚集各個學校 想盡情發揮創作的學生
除此之外 還能將自己的創作透過藝術坊的展覽/表演空間與來此的人分享

不知道這種想法/提議
各位有什麼看法呢?

點子不錯

這種感覺純粹公益的地方
是否需要管理>?
誰來管理?
管理費用多少?
場地是不是也要租借?
怎樣維持收支開銷?
藝術工作坊是不是比較偏向藝術層面的東西
台大 台科 台師 有藝術相關系所有哪些?
又是否有足夠的動機吸引他們前來進行純粹藝術的展示?
或許 改成創意市集之類的會更好?



最後再問一個關鍵的


有沒有曾經、過去 成功的類似案例?
他們是如何成功的?
(國外國內不拘
既是學生,就有其所屬的學校。
如果一個學校有藝術相關科系,卻無法提供足夠的練習場所和用具,
那教育部應該關閉這個學校。

在我個人的認知裡:藝術是很嚴肅而專業的事,這世上沒有「學生藝術」這種東西。

只要名為藝術,就是只能以「作品」來面對所有群眾,
作品背後是否有一張「學生證」,這和藝術的價值沒有關係。

如果要抱持著學生的身分,
我個人認為這時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在學校裡「專心學習」,
而非「創作」。

光是一群人懷抱熱情、埋頭苦幹,這是沒有用的。
藝術並不是一大堆學生彼此交流、相互鼓勵,就能夠有所成長的事情。
對於藝術的教育,臺灣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更專業而有制度的環境,
而不是園遊會一般的團康活動。

學生的習作,在學校裡自己展示就夠了。
臺灣這個社會需要多看一看的,是世界各大主要藝術家的作品。
這也是學生們需要看的。
好好了解一下世界當代藝術的脈絡和動態,這能帶給學生的衝擊,
遠勝過讓他們把那些不成熟的作品拿出來展示所能得到的無謂虛榮。

同理,臺灣一窩蜂輪流追逐梵谷、達利、莫內、夏卡爾……
我也實在不認為這和追逐葡式蛋塔有什麼不同。


題外話:我個人也不認同「學生文學」這種名堂。


TAD0122 wrote:
如題台北市的公館 位...(恕刪)


很好啊

你有空的房子要提供嗎?
順便贊助一下水電
好久沒有人把牛皮吹的這樣清新脫俗了
TAD0122 wrote:
如題台北市的公館 位...(恕刪)


算了吧

這幾年 俺幫大學生 做了幾次作業

不是錢不付

就是請了老師傅幫他們 教學 設計 到半夜

最後卻不玩了


HarryBo wrote:
點子不錯

這種感...(恕刪)


管理方面還沒有想的詳細 大概會希望像華山或寶藏嚴的管理方式吧
場地水電費都無須負擔 不過材料費就必須分擔
至於是否為藝術相關科系的學生
並沒有限制
只要是有需求/興趣的學生皆可以申請並使用
創意市集的想法我也覺得可行 或許一個禮拜1-2天吧

國內外的案例啊...platteau...會是像這種性質

感謝您的回覆!

Morpheus1979 wrote:
既是學生,就有其所屬...(恕刪)


您說的是 是我的標題和表達不夠精確
我想做的只是提供一個空間 專門給想創作藝術的學生來使用
(因為學生沒有太多的金費能負擔一間工作坊)
(也缺少這樣性質的地方給非藝術相關科系的學生使用)
"創作藝術"包含很多 像跳舞 攝影 音樂 繪畫 雕刻...等諸如此類

其實可以把它想像成"社團活動"的感覺 當然上課時間就專心學習
不過下課之後就能做些自己興趣的事
比方說..一位電機系的學生平常的興趣是攝影 但卻沒有一個沖印底片的暗房讓他使用
.......之類的

一大群人在一起埋頭苦幹 這樣看法與我不同
大家能一起討論互相交流訊息 而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產生創作的火花與靈感
在我認為 多與人討論 多看到許多人不同的作品想法 是有加乘的效果

至於作品展示的方面...其實單純的想法是1.交流2.吸引路過民眾(增加人氣...)
哈哈 在下的想法還沒您的那麼深遠...@@

感謝您的回覆!

honwen2157 wrote:

很好啊
你有...(恕刪)

這個嘛...一切都是我的幻想 哈哈哈...


Petruchio wrote:


算了吧

這幾年...(恕刪)


@@!!敢問您從事的行業是...??幫做作業 還請老師傅教學 設計?!

TAD0122 wrote:
如題台北市的公館 位...(恕刪)


這種單位,那邊的學校單位就可以處理了吧?

台大、台科大每年的經費多到花不完啊
開在公館應該划不來吧..要找比較大的土地有點難,成本也比較高
除非自來水廠那邊可以便宜提供

如果真得要搞,應該弄的像是北京798那樣的藝術特區裡面的工作坊
地方大些,可以做的事情也多些
集中在一個區域,也可以吸引更多人/學生參與...

感覺台北華山跟高雄駁二都有點可惜,整體規劃有點像是展演中心
不像北京798那邊一樣,除了可以有自己的工作室外,甚至還提供藝術家住宿的地方
可以長期租用場地、住在那裏來做自己想做的東西..
台北的確缺乏類似這樣的地方....不過,我是不建議只是學生能用,學生在學校裏面就有地方可以搞了
台大、台科大裡面應該有足夠的空間(學生活動中心? etc.)可以讓學生搞
如果您說的學生工作坊是要收費的,那學生也不一定負擔得起..
但是,如果又不收費,你又要如何維持呢...?
除非是政府來做了....
(您是市議員或是市議員的助理?或是文化局?如果是,那應該好辦...自來水廠那邊應該還有地可用)

至於您說例如電機系的學生玩攝影沒暗房
應該是有兩種方式,各大學攝影社自己要搞個暗房出來不是難事..我是沒參與到台大攝影社,不過再遠一點的師大附中攝影社、天文社,有自己暗房,在高中都可以搞出來,我想台大攝影社應該也搞的出來...
而且......要弄間暗房也不難,在宿舍/房間裡就可以洗了,有沒有暗房應該不是重點

如果要有這工作坊,空間也很重要
能容納多少人?創作材料可否堆放?
每組有多大空間可用將決定可以做出多大的藝術產物
小空間,了不起做作T-shirt.. 做做桌上擺的下的東西
大空間,才有機會做比較大型點的藝術品

個人建議
如果您是政府單位,或是足以影響政府單位的人,是可以弄個工作坊,
但是不見得要在公館,公館可以有更好的利用
如果您是要以營運為目的.....那......好好把營運計畫寫寫.. 應該很不容易breakeven
TAD0122 wrote:
@@!!敢問您從事的行業是...??幫做作業 還請老師傅教學 設計?!
..(恕刪)


你覺得很稀奇嗎?

這倒奇怪了

這是常態吧 難道你沒遇過

學生要組隊做畢業專題

找社會人士

幫忙捉刀設計

俺算是非常熱心幫忙的(很多業界的人閃都來不及)

但現在發現 幫學生是 蠢事

只有 狗屁倒灶 能形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