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評審團認為寫得最好的一篇「常常,我想起那雙手」(國中基測滿級分作文)

也許以下這篇得到滿級分,會引起很多人的不認同:
圓非圓,正非正,是一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模糊....(滿級分作文)

那這一篇「常常,我想起那雙手」(國中基測滿級分作文),我想也許爭議會比較少吧?


「沙——沙——」每天每夜,在凌亂的工作桌上,有一雙手,辛勤的刻著。

父親的職業總是引起許多人的好奇心——有一個作畫家的爸爸該是多麼羅曼蒂克的事啊!多數人認為,我們家必定有著巴洛克時期富麗堂皇的裝潢,登門造訪的,都是些文人墨客,或者,十天半月就要到音樂廳接受一番藝術的洗禮。然而,我們家只有「沙——沙沙——」的聲響,日日夜夜,都是「沙——沙——沙——」。

父親是以版畫為主業的藝術創作者。每當金屬製的畫具和鋼板、蝕版、木版、塑膠版相遇時,一派和諧的交響樂便開始演奏了。首先登場的是較粗的筆頭,他們像吹出第一樂章主旋律的單簧管,清楚分明的勾出輪廓。接著是粗細適中的圓頭兒繪具,他們像弦樂家族細說每首曲子般,用心地傳遞著每一幅畫的故事,使線條更加生動,讓精髓具體呈現。最後出場的是極細的針筆,他們像末段激起高潮的定音鼓,在畫中,他們扮演的是光影的魔術師,給灰暗的角落帶來恐懼和不安的氛圍;或者,給春光明媚的大地帶來生命和成長的喜悅。我真不敢相信,父親活像是舞台上神氣的指揮家,以那雙富有想像的手,為大家帶來視覺的饗宴。

父親是以版畫為主業的藝術工作者。在寒冬寂靜的夜晚,他用那細瘦的手拿起畫筆和孤獨搏鬥;在溽著燠熱的午後,他用那雙滄桑的手拿起繪具向疲累掙扎。一筆一筆,他把青春的神彩和飛逝的光陰刻了下去;一橫一豎,他把年少的健康和燦爛的夢想畫了上去。有多少天真的幻想和陳舊的畫紙一起被收進了櫥櫃?有多少尚未實踐的旅程程不成熟的作品被一同棄置?常常,我想起那雙手,本該是向天空競逐的那雙手,卻只握住了皺紋,卻成了為這個家付出的一雙手。

「沙——沙——」日日夜夜,在凌亂的工作桌上,有一雙手,辛勤的刻著。

(本文錄自手稿影本,未經刪改)


若對其他滿級分有興趣的,可參考:
http://homemakecoffee.pixnet.net/blog
suntex013 wrote:
也許以下這篇得到滿級...(恕刪)


辭溢於情
免不了還是有一種為考試而寫的架構感
可惜的是
或許很多擅長寫文章的學生
因為寫不進滿級分的框架中
反而無法得到高分了

教育加油~

其實,我覺得文章得欣賞似乎會有個人喜好的因素在....





Hanslove wrote:
辭溢於情免不了還是有...(恕刪)

suntex013 wrote:
其實,我覺得文章得欣...(恕刪)


沒錯,這是一種主觀評價~
抱歉~我們老師是教我們作文要"起承轉合"~可是此文好像看不到~
可能是我才疏學淺~還望指教~
aart6776 wrote:
抱歉~我們老師是教我...(恕刪)


國中出這些題目很無聊

大多數的人都只能無病呻吟

這種年紀根本就還沒有什麼真正的感覺吧

心頭滅却
其實我很高興看到大家對此文章有不同的評價
表示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見解(不管是肯定或指教.....),這是一件好事~

「起承轉合」
聽起來或許很老套了
但卻是文章寫作的重點
把想法有系統的表達出來
這對未來工作上有很大的幫助

但看到這類型考試的文章
就想到以前也喜歡寫這種
但都只敢在作文簿或週記上
哪有可能在聯考的時候寫啊

只是現在回想起來
有種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的感覺吧
這篇雖然有點強說愁的意味

但是整體內容比 "圓非圓"那篇好得多了, 同樣是在短時間內寫出來的東西, 至少這篇

顯得更為精粹, 修辭更為正確, 內容更為切合主題...
短時間能寫出這樣的東西是很不簡單的.比 ”圓非圓”那篇好.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