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衡量一方戰爭潛力的是什麽?

剛看了關於二戰的紀錄片?
記得二戰時雖然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很多,
但最終衡量國力的標準是鋼產量和人口數量,
戰爭就是拼人員和物資的消耗,直到一方支持不住。
現階段如果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
何種實力會是決定因素?
晶元設計和生產?科技研發?軟體設計?高速電腦?航太科技?
或者仍然是鋼產量和人口基數?

往事越百年 wrote:
剛看了關於二戰的紀錄...(恕刪)


我請八樓的教授來回答您~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往事越百年 wrote:
剛看了關於二戰的紀錄...(恕刪)


小蘿潔妳又輸了
流星劃過
地夠不夠大,因為打到後面應該就核戰了,誰能撐過第一波還能反擊,誰就贏
以前一個軍事理論說過,小國有核彈是來自殺用的,大國有核彈勉強還有生機
畢竟小國一發下去就萬里絕塵,大國還有幾個州在運作,互射只對土地廣柔的國家有優勢
但是優勢其實也不明顯,那是建立在兩國或兩個陣營都只用戰術性核武,區域攻擊的前提
畢竟核武,要是真打起來有多少扔多少,全地球可能都翻兩番,大家移民火星吧
往事越百年 wrote:
剛看了關於二戰的紀錄...(恕刪)

我想到大致上會有二戰看不到的

資訊作戰!
(收集或是擾亂對方軍事系統資訊)

外太空爭霸戰!
(控制敵方衛星或是摧毀)

稀土可能比鋼鐵還重要...

本來就是一場戲,咱們繼續看下去。
單論晶圓生產能力的話,台灣是不是可以反攻大陸,解救同胞了?
愛因斯坦説法「第四次世界大戰,人們手中的武器將是石塊」
應該是比哪一邊的國民基因突變快,
能適應輻射塵或是冰河環境的贏~~~
衡量就是錢跟資源拉

誰最多 誰就贏

沒錢沒資源

你地在多也沒用....

每段時間就會有人PO這種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