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我在《台北畫刊》上找到的,文章寫得非常棒!

奧斯陸在數十年之中,接納成千上萬遭政府迫害的難民。
雖然並非無文化衝突,但沒有市民會認為到移民區購買廉價商品會感到羞恥。
市民包容不同宗教!在文化節當中,回教移民能盡情公開高唱「感謝阿拉」。
作者說:奧斯陸身為歐洲對難民最寬容的城市,或許正是因諾貝爾和平獎光輝而來的另一種溫暖。
文章最後段是作者對於台北的期許:
如果沒有外籍勞工,那麼台北的工程建設將陷入困局!
台灣人應該型塑善待外籍人士的價值觀,來提升城市的文化與內涵!
充實內涵,並不只是台北市要做的事而已!
全台灣應朝此方向努力!
當外勞在科學園區站據底層的工作,我們不應該把怒氣導向他們,而是指責禍首:同是台灣人的老闆!
當部分外勞在公共場所做出讓市民覺得觀感不佳的舉動時,我們不應該在網路上大肆批評,而是當面勸說!(01算很有風度,但這類言論在ptt卻是屢見不鮮!)
台灣的外來者並不少,包括外籍勞工與外籍配偶!
台灣人應更理解與認識他們!
歧視與偏見,起因於不了解,自然無法感同深受!
印象中,在01不時會出現反外勞的討論串!點出問題的癥結是件好事!
但在宣洩不滿之餘,各位是選擇讓他們貼上更多標籤,還是選擇去理解他們的處境?
好奇,各位對他們的印象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