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小弟在PChome的露天拍賣賣場上看到一樣商品賣1990元,
而這樣商品是Pchome 24小時購物在自家的露天賣場開設的,
所以結標付款是回到他們Pchome 24小時購物的商品頁面結帳付款,
可是小弟是在露天拍賣下標的,最終的結標金額就是1990元,
但結帳付款轉到他們Pchome 24小時購物的商品頁面時卻是2280元?
下標時請恕小弟一時眼殘沒發現到有這一行字
您實際購買的商品內容以Pchome 24小時購物的商品頁資訊為主(包含商品數量,價錢和規格)
而且重點是沒有下標前,根本不會知道最後結標售價會跟實際售價不同?
這小弟就不懂了那在露天拍賣那邊開設1990元賣場,是要來訛詐買家下標嗎?
再用上面那條款來綁架買家嗎?當然小弟沒辦法吃這種悶虧,
結標第二天小弟就利用賣場的連絡資訊管道告知小弟沒法完成交易,
並利用賣場的取消交易功能要求取消,想當然爾他們不甩小弟,
昨日發了一封信,不同意取消交易要小弟要履行交易,
因為小弟在他們的拍賣有開設賣場賣東西,可能會背上負面評價棄標的罪名,還是他們還會採取什麼手法?
但小弟很愛惜賣場上交易的評價,朋友就說你就給他買下去,反正有七天鑑賞期可以退貨,但失去跟他買這個東西的fu了,幹嘛還要這麼做
小弟擷取了所有交易資料料與畫面
想請問大家,這種用結標價跟最後付款價不同,再用條款來綁買家的手法.
可以找消基會投訴嗎?還是找水果報踢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