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年紀在五十歲以下的消防人員,可能都不曾真正見到過那「圓形跳網」,有
見過的也都是在國外的影片才看得到,所以今天就特地把這個「老古董」秀出來
給親朋好友看看。這東西是本單位在警察局時代就有的器材,原本是配置在「第
一消防分隊」,後因種種因素(細詳內容不提),很有幸的把它給留了下來,當
今天把這東西拿出來時,分隊同事、役男也都很驚訝「這是什麼啊?」

這個跳網到底在本單位待多久了呢?已不可考..
它的規格經測量直徑約有275公分(約九尺),
它的材質是帆布質料(厚度不詳),
外圍用直徑約2.5公分粗的粗特多龍繩圍繞著。

而上圖則是跳網的背面,在網內還有用約0.8公分的麻繩十字交接在內圍,
它的作用是增加帆布接受墜落的重力,也可以說是第二層保護及滅壓。

而這是「粗」「細」麻繩交叉編織在跳網外圍的情形,整個跳網共計有29孔讓
細麻繩穿過挷住粗麻繩,也就是這個跳網共有29個間隔。

今天特別見識到的兄弟陣容,把這個跳網給拉了起來,有咕咕雞、月光少年、豪
哥、堅哥、藯哥、佑哥~特別客串,各位兄弟們你以為這六個消防大漢就可以完
成這堅拒的任務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區區六個人是絕對無法承受二、三樓高墜下的衝力的。
第一:他們完全沒有接受過這種古老訓練,模擬高處墜落的加速度衝力。
第二、根據第一點..只有六個人是不夠的。為何呢??
看看下面這張46年前的珍貴歷史照片就可以了解了。


這一張是民國四十九年間嘉義消防隊在演習時所表演「跳網」情形,各位看倌
可以清楚看到,模擬跳樓的人他的高度太約在二樓頂位置,也就是約在六公尺
左右高度,而下面拉著跳網人的有多少呢?光照片裡看得到、算得到的就十七個
人啦!多不多呢?而且有沒有發現,拉網的人他的上半身是往後倒的,
腳部倒三七步站著,每個人都要往上看,看著高處跳下的人。

上面這一張則是33年前..民國六十三年嘉義消防隊演訓情形..
這棟建築物原是嘉義市警察局,目前己原地拆除改建新大樓了
(小弟有幸在這一棟建築物待三年做內勤工作),
跳網人的高度則比前張照片來得低一點約五公尺高(一樓挑高),
而拉網的人看得到的部份也有十二人,照片中還可以看到第二位準備跳網的人,
正爬著樓梯準備跳啦~而窗戶邊的兩個人好奇地探著頭往外看,想要了解消防救
災的能力吧~哈哈~這些人都幾歲了呀

......................................................................................................
這二張圖是見證當年消防人員在訓練過程學習跳網的使用要領,也有實際的人
去跳,這樣才能感受到實際作戰時的臨場感。(這些人大都是義消哦!)
不管這器材好不好用?現代適不適用?我們不必討論(國外消防單位好像還有
再用這器材),但必竟它曾經伴隨著消防人員成長。在現代科技進步、消防
救災器材演進到更新、更輕、更巧,我們消防人員都要一一去接受它、學習它、
運用它,不過,我總是覺得,身為消防員除了學習消防新知外,多少也要對
以前消防前輩所遺留下的歷史有所了解吧!
......................................................................................................
50年前的消防跳網...古老的消防滄桑史..那段消逝的歲月.
(經狂人學長首肯貼在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