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有關於國中電學高壓電的觀念

想請問各位前輩 就是在國中電學中教到P(電功率)=I(電流)V(電壓)=I^2*R(電阻)=V^2/R
在電的傳輸要用高壓電的解釋中 當電組固定時由P=I^2*R中 電流越小 所消耗的P(電功率)也越小 再由P=IV中可以得知當電流越小時 電壓要越大

但是在P=V^2/R中 不是V(電壓)越大P(電功率)也會變大嗎 小弟被這裡給搞糊塗了
不知道各位前輩能否幫小弟指點迷津 感謝
沒錯阿
P=VI
P為定值時
I越小V就越大
建議你用這樣的邏輯去思考

I^2*R=IV=P=VI=V^2/R

思考方程式時不能把所有的代數都當成變數
慾望少一點~幸福多一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性始終來自於惰性~/先和解的不是認輸~是在乎~
P=V^2/R中..你電壓越大...V/R也就是電流也越大..若呼應你前面說的電組固定時由P=I^2*R中 電流越小 所消耗的P(電功率)也越小...所以你P=V^2/R中的電壓也不能太大..不然他的電流會變大..
高壓電在傳輸一定功率(P)時,由P=VI 提高V以降低I,

而在傳輸路徑上的功率消耗P'=I(傳輸電流)^2*R(傳輸路徑阻抗)=V(電壓變化)^2/R,

所以說傳輸過程的I越小功率消耗就越少,而另一個式子的V是指電壓變化,

也就是傳輸路徑兩端的電壓變化,並不是指高壓電對地的電壓,

應該是這樣吧,我想
拉烏
P=IV
這裡的V是指電位差
因此 如果要計算導線所吃掉的功率
則必須用導線兩端的電位差計算

一般說來電流知道了 也知道導線的電阻
導線兩端的電位差比較不容易得知(或是說題目不太會給)
所以用 P=I*I*R 計算會比較容易
Harvey, Hearty, Happy, Honey~
P=V^2/R是應用在串連的,因為I是固定的,所以不考慮進去,只考慮V跟R

至於P=I^2*R就真的是台電用的並聯了,因為電壓相同所以不考慮電壓,中間會經過變電所跟變電箱才轉成我們用的110V市電 (工廠有些直接從變電所拉線過去)

所以大大所說的因為P=I^2*R 所以I越小 P也越小 再因為P=VI P固定 I變小 V就要變大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吧...
deck0514 wrote:
想請問各位前輩 就是...(恕刪)


別把三個都當變數即可.....
P,I,V,R任一當固定值....其他的就自己在想看看摟....
記得應該是串並聯用不同公式吧~~
串聯電流相同 並聯電壓相同
相信大家都知道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