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討論大學生起薪低常見幾個反對觀點。依我去年畢業找工作的一些經驗想來分享。

1.只找得到22K的工作是自己沒能力。

跟我一起畢業的同學,因為常需要同組做報告,很清楚彼此能力差不了多少。但有人能找到30K以上的工作,有人只找到24K。其實找工作跟運氣有很大關係,現在大部分求職網薪水都寫面議,沒面試根本不知道資方會給多少。如果市場上有十家公司,1家給27K,2家給24K,剩下7家給22K,有人運氣好投到給27K的那家公司,有人運氣不好找了4家,最後勉強接受22K也是很有可能的。

面試時會有希望待遇,中國傳統被教育謙虛是美德,許多人會往低講,或是說看公司能給自己多少。我自己的標準是25K也誠實地說出來,去面試一家公司就被教育了,說現在大學生一般不會說或者說希望待遇是22K。但事實上,我上一份工作就是領25K,資方不會視個人能力去調整薪水,而是希望壓低求職者的薪水,很多求職者因為就業壓力往往就這樣妥協。

對於資方來說,現在要人加班不用付加班費,因此等得起便宜的求職者,頂多那些工作叫現在負責的人做兩倍。但對求職者來說,很多人等不起失業幾個月,因此若沒運氣遇到開出合理價格的公司就只能妥協去比心理預期更低薪水的公司。

2.當年我起薪只有XXX,現在還不是領XXX,大學生草莓族就是不能吃苦……

我父母當年起薪都比我多出許多,福利也很好,而我也清楚地記得小時候的物價比起現在是天差地別。有人當年領超低薪水那只是個例,而現在大學生普遍領2XK薪水則是事實。事實上,薪水沒漲物價飛漲,難道政府跟企業真的一點責任沒有?

3.現在大學生能力這麼差,領22K剛好而已。

如我第一題所說,如果應徵的職位有7成公司都開22K,大學生左投右投都只有22K很多人都會妥協。站在公司成本考量立場,能用22K為什麼不用22K請人就好?而且現在加班文化盛行,公司要人加班根本不用給錢,請22K的人才來做30K的工作,做不到加班做就好。而開價30K的人才找不到工作,自己就會把價錢降低,如此惡性循環。

為什麼現在勞工需要政府出來執行公權力就是因為現在經濟已經差到不行,如果照很多人講優勝劣汰讓不適合的公司、不適合的人才自然淘汰那為什麼景氣還會這麼差而不是像幾十年前“台灣錢淹腳目”?因為薪水低、物價漲所以不敢消費→公司獲利低,薪水開更低,這才是該解決的問題。
文章關鍵字
gina31126 wrote:
為什麼現在勞工需要政府出來執行公權力就是因為現在經濟已經差到不行..(恕刪)


現在一年有二十幾萬大學生自學校畢業 , 六萬碩士生自研究所畢業 ~~

正所謂僧多粥少呀 !!



以前一年只有幾萬大學生投入職場..

即使是排名最後的大學, 畢業生跟一般人比起來也算是菁英呢 ~~~

gina31126 wrote:
因為薪水低、物價漲所以不敢消費→公司獲利低,薪水開更低,這才是該解決的問題

如果台灣是個內需市場大的國家,我同意

但台灣是嗎?如果被國外廠商壓低價錢,公司獲利只會更低,如何有能力再發更高的薪水?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如果用政治語言來解讀

政策的效果,遠遠超過經濟影響

有個人的家父遺訓:「化獨漸統!」

在景氣低迷時,實施了奢侈稅、證交稅、二代健保、油電雙漲、勞退基金..等等逆向政策

目的只有一個:當台灣優勢不再,就沒有台灣驕傲。獨立的聲音遠揚,統一的號角響起

22K不是議題,而是逆向政策的一環,海峽統一的階段性措施

gina31126 wrote:
目前討論大學生起薪低...(恕刪)


沒能力~~可以坐辦公室吹冷氣真好

不像我當捆工流血流汗 夏天大太陽 冬天冷的要命的在外面工作
免責聲明:說的話都不算喔 啾咪~>_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