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幸運的以華碩校園CEO工讀生的身分去支援Computex 2007的會場雜務,雖然是當個打雜的小弟無暇仔細逛完全場各家廠商,但在一整天的觀察之下我發現兩件最有趣的事,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首先,華碩會場的業務人員之多讓我開了眼界,我待過多次電腦應用展的會場做末端銷售,但是從未在computex見過這樣多的國外買家,和精通多國語言的業務菁英們坐下談真正的大生意,那種陣仗實在驚人,都是賣在電腦和相關設備,那場合表現出的專業與敬業真正會讓人感覺到個人專業價值的可貴。不免好奇業務們當日成交的生意總價值有多少。
其次,讓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緊鄰在華碩隔壁的宏碁。
我必須強調,宏碁在computex所流露出的形象讓我個人非常讚賞,特別是就整個空間展示陳設的設計而言,已經到了完全以品牌形象為導向的設計(抱歉我還是犯了點職業病),簡潔的會場動線,明瞭的展示機能,現場甚至不見如華碩忙碌的產品介紹與洽商,只是宣示性的將全新的產品設計以櫥窗式的展示在主面表現。
宏碁產品線之短而俐落,和華碩產品線之冗長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可見兩者品牌在經營操作的策略上有截然不同之處。零生產製造的宏碁已經完全是個專業經營品牌的輕公司,而產品陣容無所不包的華碩顯得非常沉重。
讓人振奮的是雙A同樣重視產品設計,但卻變出完全不同的成果。華碩擁有指標性的精緻設計單品,獲得多項國際一線獎項,並且不斷嘗試新的設計元素與材質;宏碁聘用BMW的著名設計團隊成員,發表當季全產品線整體的新外觀設計Gemstone Aspire & ProFile,當然還有和宏碁本身形象緊密結合的法拉利機種。
表面上看起來是雙A各有千秋,但是我個人欣賞宏碁的品牌操作手法遠遠勝過華碩。華碩有輕薄的真皮電腦和掛上藍寶堅尼標誌的旗艦電腦,卻只僅限於那件高單價的筆記型電腦單品,而宏碁在F1賽事中對法拉利的設備與資金贊助讓宏碁的名片上同時掛著法拉利的標誌,並且以如此姿態建立宏碁在歐洲市場的形象,這樣的品牌結盟策略衍生出的價值已經不是單一筆記型電腦的銷量可以相提並論。
華碩最讓我感到可惜的就是冗長的產品線讓品牌定位模糊,單就筆記型電腦論之,從菁英時尚機種、奢華的皮革機種、頂級玩家機種一路做到最廉價的入門機種,產品形象相距太遠,光是將幾台定位不同的電腦陳列在同一個攤位上就無法說服我那台U1F真的是來自個高貴的時尚品牌,更別談相鄰兩櫃之外有一大票設計水準參差不齊的貼牌機殼,而且他們都和華碩的當家機殼有著同樣的名字叫VENTO,看到這裡我真的很心碎……
至於那些網路設備、手機(又見一支打著奢華的手機卻放在一個完全感覺不到奢華的場合)、周邊、電腦零組件,各各打著ASUS,但在整個3C消費市場難道真的能大聲說著ASUS樣樣專精嗎?
或許全場關注著華碩那台199美金的小筆電,以及華碩產品中的新技術,但是我卻更關注華碩是否能帶給我們更多來自台灣的品牌榮耀,縱然目前的經營手法可能是獲利可觀,但是我們都希望國產品牌有個 “美” 好的未來,不是嗎?
這樣去比較華碩and宏碁是沒有意義的
1.展場人員: 華碩是品牌代工並重,產品線繁複多樣,而宏碁沒有自己研發工廠,純以行銷為主,所以華碩的目的是要接單順便展現技術能力,各國業務穿梭會場招待人客是正常的事情,而宏碁不是來接單的,純粹是展示新產品,現場只有行銷人員而不會有業務,要知道Computex最終對象還是各國買家,而不是一般end user,所以宏碁參加這種展覽效益很小,台灣由於是宏碁的"母國",所以computex還稍微受到重視,有得到一些資源去設計,在Cebit或是CES就不是這樣了,攤位更小,甚至根本不參展
2.產品線繁複與簡潔: 華碩擺出一堆產品,而宏碁攤位簡潔,其實原因同上,宏碁強的是營運效率,與逼迫代工廠cost down的能力,本身研發能力弱,所以攤位當然很簡潔啦,不然你要他展什麼??把宏碁電腦一字排開買一台都一樣,也不是自己做的,有什麼好展的?而華碩強的是全方位的研發能力(3C系統,零組件,網通..等)與工業設計,行銷能力與營運效率比較弱些.這是身為品牌的取捨
3.產品設計: 你說宏碁名片上印法拉力比華碩的皮革跟竹節電腦了不起,那我真的懷疑你是以台灣品牌榮耀為出發點來思考這件事嗎? 先不論法拉力,真皮,竹節,蘭寶堅尼孰優孰劣,法拉力是宏碁花了多少贊助費,才得來把logo掛在自己的筆電上 (當然這筆費用應該也包含把logo印在名片上吧),華碩的藍寶堅尼雖是自己做的,故事應該差異不大,但皮革,竹節電腦,這是台灣品牌走出一味cost down的迷思,願意投注資源在研發創意,工業設計上,真正作出對消費者有價值,在國際舞台上也獲得注目的產品,這樣的用心,會比不上花錢買來的法拉力??不至於吧!!!
雙A都是台灣品牌,在操作上走上截然不同的路,但都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宏碁發揮營運效率與業務行銷能力,今年Q1已經把Toshiba擠下來成為NB三哥,Q2要逼二哥Dell退位,這是台灣整個IT供應練成績的見證,也是台灣品牌操作在國際發揚光大的代表
華碩行銷不怎麼樣(去看信義誠品那個asus展覽館就知道了..吐血),但扎扎實實的投資在研發,工業設計上的成果,不但引起國際上注目,同時銷售量也是全球前十大NB品牌中成長最快的,並非曲高和寡的彈高調
所以,結論不會是
"鳥會飛魚不會,所以鳥比魚好", "魚會游鳥不會,所以魚比鳥好"??
先深入了解兩者的不同,再去下評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