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觀》是一檔“以金融視角還原過去、審視現在、回到未來;正經不嚴肅,解密不浮誇的新一代財經節目”。節目中他提到“戰爭勝負的背後都有經濟、金融原理,任何戰爭都是貨幣戰爭”的觀點,令人眼前一亮。

isinginc wrote:
《鴻觀》是一檔“以...(恕刪)

晚清史
記錄非常明確的史實

兩次大戰也是
越戰/南北韓也是

福克蘭戰爭也是
中東戰爭也是

除了戰爭外

政治/經濟謀略也是

世人皆聰敏 唯獨我腦殘 砲輸腦殘者 智慧何以堪
大概看完了
我個人覺得這說法太過偏頗了,也太過陰謀論了
TPP一般可以看成最高標準的FTA,也就是儘量不設定門檻,其中包含補貼,但這不是說政府完全不能補貼,而是有條文限制性的補貼,美國政府也有補貼國內農業,但美國政府在對外談FTA時會要求對方開放農業,對方政府可以補貼農業,但得限制一個金額、一個支出比例的條件(隨便說假設台灣要加入TPP,那農產品關稅要取消,政府一年只能補貼1000億台幣、政府支出金額的5%之類的限制)
由於TPP的標準非常高,很多國家的整體競爭力根本不如美國太多,尤其是一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風險實在太高,所以包含美國的國內都有很大的反對聲浪,今年如果美、日可以達成協議,那TPP還比較有可能推動起來,不然很大的機率得要等新政府來處理了

FTA本身基本邏輯是從消費者福利出發的,理論上自由貿易可以使兩地的民眾得到最大效益,但實際上當然是有落差的

影片中對於獨佔東西也過於偏頗的論述,一個新的專利如果沒有一定其間給予特殊的優勢,那以後誰還創新研發,有超額的利潤才有人跳進來研發類似產品來競爭,藥廠花很大的資源研發新藥,然後公開給大家低價使用?賠錢生意哪有人做

TPP當然因為標準很高,其實衝擊非常大的,但影片的觀點並不是客觀而適合的,現實上比較低的標準談比較快也比較實際,先求有再求好不一定是個不好的策略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