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大大,有誰知道這厘語的典故呢?

為什麼不是賣皮蛋呢?
文章關鍵字
akka654 wrote:
請問各位大大,有誰知...(恕刪)


頭香
小時候長輩跟我說,應該是去土丘賣鴨蛋,土丘的意思就是地底下,也就是死掉的意思,因為台語土州與蘇州音相近就變成蘇州。
至於為何賣鴨蛋,我也不知道。

Jeff0988 wrote:
小時候長輩跟我說,應該是去土丘賣鴨蛋,土丘的意思就是地底下,也就是死掉的意思,因為台語土州與蘇州音相近就變成蘇州。
至於為何賣鴨蛋,我也不知道。

全句︰「土丘要壓鵝卵石」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akka654 wrote:
請問各位大大,有誰...(恕刪)


第一種說法:原來是大家以訛傳訛,原本是「去土州賣鴨蛋」,因為唸「土州」跟「蘇州」的台語發音有些相似,如果說快一點,就不知是「土州」還是「蘇州」了。那到底「土州」位在那裡呢?原來「土州」指的就是地府,去地府賣鴨蛋,當然是有去無回囉!

第二種說法:據 說在清朝時期,台灣有位姓「蕭」的富翁(其被奸人構陷致死,而後家道中落)之子─「蕭建泰」,因不滿其母白氏(為蕭富翁之妾)過份疼愛正室之子,於是置其 母於不顧,遠渡唐山蘇州做鴨蛋買賣,並因緣際會而認識了蘇州當地首富「金員外」之千金,進而與其結成連理,並入贅改姓「金」,白氏日夜盼望其子能早日歸來 竟未果,於是前往虎尾寮的媽祖廟求籤,但是所求的籤竟是說蕭建泰已不再人間了(因為已經改名為金建泰,所以世上早就沒有蕭建泰這個人了嘛!),後來大家就 把「去蘇州賣鴨蛋」這句話解釋為「死了、翹掉了」。
荒獅子 wrote:
第一種說法:原來是...(恕刪)


謝謝了長知識了。
akka654 wrote:
請問各位大大,有誰...(恕刪)


我只知道 去學校考鴨蛋 的典故....

小明有一天....
荒獅子 wrote:
第一種說法:原來是...(恕刪)


土州就是地府,請問何解??
有哪裡或出處或是引申義,土州是指地府?
再說
去地府賣鴨蛋就是死了,這也沒解到樓主的疑問
為什麼不是去賣雞蛋賣鳥蛋,賣紙錢香油,卻要說賣鴨蛋呢?


我個人覺得維基的另一個說法比較可信,講起來也有依據
典故源自閩南語諺語:「去土丘(周)剝鴨蛋」「土丘(周)」指墳墓,典故來源有數個。

第一種說法是,閩南入葬掃墓習俗中,有些人在先人的墳前祭拜後,會把墓紙用石塊壓在墓上,親屬再立於墳土周圍,把鴨蛋殼剝撒在墳墓隆起的土丘上,以示修繕之意。故曰土周剝鴨蛋。

第二種說法是,早年有些閩南人,會把石頭、熟鴨蛋放入死者棺材,在封棺的那一刻向死者說:「石頭爛了,鴨蛋孵出來,你再回家罷。」熟鴨蛋是孵不出鴨子的。這種話,有勸告死者不要執著於人間的意味。而鴨蛋被死者帶到墳場(土丘),所以「死亡」被戲稱為土丘賣鴨蛋。

第三種說法是,閩南供奉死者的腳尾飯多半放有熟鴨蛋。「土丘」指墳墓,死者靈魂拿了腳尾飯上的熟鴨蛋上土丘,故曰土丘賣鴨蛋。

但,無論是腳尾飯、棺材裏的熟鴨蛋或掃墓時剝的鴨蛋殼,都是死者才拿得到之物。由於閩南語裡「土丘」、「土周」與「蘇州」音近,「剝」與「賣」音近,演變成「蘇州賣鹹鴨蛋」或「蘇州賣鴨蛋」,不過此純粹為閩南人的戲謔之俗,真正的蘇州居民,並不知道此閩南俚語。

當「蘇州賣鹹鴨蛋」或「蘇州賣鴨蛋」,傳播到廣東一帶時,再度簡化為「賣鹹鴨蛋」,成為粵語俚語。

第一種說法在現行台灣還蠻常看到
在掃墓時會撥雞蛋或鴨蛋殼,灑在土丘(墓土)上
原音應該是"土丘剝鴨蛋"...台語
流傳下來音誤變成"蘇州賣鴨蛋"
把抽屜打開跳進去 到時光機裡面問比較快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