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回應本論壇另一篇討論
"大陸叫外賣好發達連麻辣燙也能叫~台灣呢??"
寫著寫著內容就變長了
覺得這個主題蠻值得大家發表看法
不彷在這裡一起討論

=============== 本文 =======================
最近剛從上海回來,感覺蠻強烈(對比兩年前)
數字支付/共享經濟興起改變了庶民生活模式

用餐時間熱門或知名的餐廳、飲料店前常聚集了許多送外賣的小哥
依照他們與店家熟識的程度;根本就是外賣快遞駐點的人員
結合APP(例如:大眾點評、團購)、支付(微信/QQ)及快遞服務成就了這個生意模式

我曾經在想為什麼這些外賣快遞能夠這麼快速,費用低廉的接單並完成交易?
主因是線上(美食介紹/活動促銷/誤時返點等激勵)及線下的螞蟻大軍共同促進而成
雖每單利潤微小但透過web積單數量龐大,驅使這生意蓬勃發展
而這種生意模式在共享單車上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影子

反觀這種生意模式能存在多久?有哪些隱患?台灣能完整複製嗎?
個人覺得相當不樂觀
首先第三方支付需要累積相當的信用基礎及政府的金融監管
大陸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已經茁壯"大到不會倒"
台灣因市場規模及信用卡普遍程度,錯過了數位支付的成長契機
現在ApplePay再介入瓜分,台灣可能沒有其他本地第三方支付成長的空間

再者;目前大陸的外賣快遞及共享單車製造了許多交通亂象
這種情形在台灣或其他"先進"地區應該不容發生
外賣快遞的電瓶車違規停在路邊、人行道或乾脆聚集成群的在店家門口吆喝
台灣都市街道狹小及執法密度應該都容許不了

而共享單車對市容的影響就更加嚴重
它不像我們的UBike採固定停放樁停取
而是透過GPS定位,沒有固定停放位置的
對使用者而言是方便了,"可以隨意"停放
但對於市容卻是個大災難

因為這些亂象因此業者也祭出了相應的措施
稱將針對亂停者懲罰信用扣點及提高租金
而個人觀察這些措施終將在市場激烈競爭下束之高閣
最終受不了的市民終將促使政府進行干預
或許這行業就進入了成長的衰退期(吸金完成)

共享單車也產生另一交通亂象
就是使用者不顧法規逆向行駛、隨意穿越等情形
這涉及遵守交通秩序的"不"習慣
這裡就不再多加討論

說了這麼多,好像我並不看好這些產業
精準地說應該是不看好這個生意模式在台灣
而對岸也終將約束對應的法規出台
在利益驅使下,聰明的BAT們終將推出共享經濟2.0
也將再度衝擊市場、挑戰法規、吸引荷包
我常在想 台灣搞這麼多PAY 會成功嗎??
台灣很多店家只收現金
例如麥當勞 光華商場店鋪

j594168 wrote:
本想回應本論壇另一篇...(恕刪)

人口數
大城市
才是成熟條件

不然你叫那些
出外打拼
回家鄉
三線 四線以下地方試試

不要拿 京上廣深來比
全世界先進國家
也沒幾個比得上
信用支付、數字支付及第三方支付是不同概念
基本上都是取代現金/零錢的付款方式

曾有人說就是大陸落後才促使阿里巴巴/騰訊的機會
這或許對或許不對,也或許各對了部分

以結論言,可以說是時勢成就了英雄
更精準說是過去大陸的不規範及市場保護
醞釀了市場成長的溫床
我們看到的現況都是已經冒出頭成功的典範
過程中多少亂象都已經被忘記

或許幾年後我們會再回頭討論
網路借貸、摩拜單車、外賣快遞等歷史事蹟

j594168 wrote:
本想回應本論壇另一...(恕刪)
收藏起來!等有時間慢慢看
寫的不錯啊!
活出自己的路才對
比來比去有什麼意義?
j594168 wrote:
本想回應本論壇另一篇...(恕刪)
j594168 wrote:
本想回應本論壇另一篇討論
"大陸叫外賣好發達連麻辣燙也能叫~台灣呢??"
寫著寫著內容就變長了
覺得這個主題蠻值得大家發表看法
不彷在這裡一起討論
=============== 本文 =======================
最近剛從上海回來,感覺蠻強烈(對比兩年前)
數字支付/共享經濟興起改變了庶民生活模式
用餐時間熱門或知名的餐廳、飲料店前常聚集了許多送外賣的小哥
依照他們與店家熟識的程度;根本就是外賣快遞駐點的人員
結合APP(例如:大眾點評、團購)、支付(微信/QQ)及快遞服務成就了這個生意模式
我曾經在想為什麼這些外賣快遞能夠這麼快速,費用低廉的接單並完成交易?
主因是線上(美食介紹/活動促銷/誤時返點等激勵)及線下的螞蟻大軍共同促進而成
雖每單利潤微小但透過web積單數量龐大,驅使這生意蓬勃發展
而這種生意模式在共享單車上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影子
反觀這種生意模式能存在多久?有哪些隱患?台灣能完整複製嗎?
個人覺得相當不樂觀
首先第三方支付需要累積相當的信用基礎及政府的金融監管
大陸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已經茁壯"大到不會倒"
台灣因市場規模及信用卡普遍程度,錯過了數位支付的成長契機
現在ApplePay再介入瓜分,台灣可能沒有其他本地第三方支付成長的空間
再者;目前大陸的外賣快遞及共享單車製造了許多交通亂象
這種情形在台灣或其他"先進"地區應該不容發生
外賣快遞的電瓶車違規停在路邊、人行道或乾脆聚集成群的在店家門口吆喝
台灣都市街道狹小及執法密度應該都容許不了
而共享單車對市容的影響就更加嚴重
它不像我們的UBike採固定停放樁停取
而是透過GPS定位,沒有固定停放位置的
對使用者而言是方便了,"可以隨意"停放
但對於市容卻是個大災難
因為這些亂象因此業者也祭出了相應的措施
稱將針對亂停者懲罰信用扣點及提高租金
而個人觀察這些措施終將在市場激烈競爭下束之高閣
最終受不了的市民終將促使政府進行干預
或許這行業就進入了成長的衰退期(吸金完成)
共享單車也產生另一交通亂象
就是使用者不顧法規逆向行駛、隨意穿越等情形
這涉及遵守交通秩序的"不"習慣
這裡就不再多加討論
說了這麼多,好像我並不看好這些產業
精準地說應該是不看好這個生意模式在台灣
而對岸也終將約束對應的法規出台
在利益驅使下,聰明的BAT們終將推出共享經濟2.0
也將再度衝擊市場、挑戰法規、吸引荷包...(恕刪)

在下對於【共享經濟】的淺見認知是:

1.是一種可以充分利用過剩資源的能力。

2.企業不用全數自己開發採購,就能獲得價值。

3.透過互助合作或交換,讓過剩的勞務、技術、服務…得到善用並且從中獲利。

以上。....(*--.--*)zzzZZZ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共享经济的兴起确实在改变世界。世界上最大的酒店公司airbnb,最大的出租车公司uber都是共享经济,接下来可能就会诞生最大的自行车公司了。大陆现在也有服装共享的,前几天做共享充电宝的刚融资几个亿。共享经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在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率促进效率的提高,所以会有利可图。
至于新鲜事物发展的乱像,大陆这边政府通常是保持关注但不会禁止,由市场自己解决。如果真的弊大于利才会禁止。
共享单车现在虽然有种种乱像但总体上来说政府又不用出钱,管理成本也没有提高多少,多管闲事干嘛?而且未来相信企业有能力解决。比如每辆单车都有gps有数据搜集功能,如果你乱停放单车就会扣分,低于某个分数使用单车的费用就要翻倍直至禁用。这些功能实际上是很容易做到的,但现在企业不想花大力气去做这个事而已。
再比如支付宝有一个芝麻信用的功能,就是获得你许可的情况下搜集你的行为数据给你评分,你的评分越高你就更能获得他人和企业的信任。芝麻分高的人在大陆与支付宝有合作的企业就会享有很多优惠比如住酒店免押金,骑共享单车免押金,租车免押金,贷款利率有优惠,吃饭有打折等等。如果接入芝麻分你骑共享单车的行为数据被上传那么你干什么坏事就不得不多想想了,因为做坏事的成本提高了。而现在做坏事可以说没有成本结果当然就不一样了。
大陆政府现在也计划未来推出国家版本的评分系统,你的评分会影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有关隐私方面的担忧又是一个话题了。
突然想起2000年達康風暴
未來這些打著共享公司上市
市場賦予超高本益比 分析師們一致看好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