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形象又更次一級.推台灣精品是否更困難呢?
借鏡日本.我們該如何推廣呢?
2010年,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設立了創意產業促進辦公室,高舉「酷日本」旗幟,扶持時裝、食品和音樂等產業。
安倍晉三在演講中告訴國會議員:「日本在內容、時裝和文化以及傳統等方面的優勢也在吸引全球的目光。」
「在我們致力於確保動漫和其他內容產業的繁榮不會成為曇花一現之際,除了把日本宣傳為一個以旅遊為導向的國家,吸引全世界的人們之外,讓我們也把『酷日本』打造為一項世界級的事業吧。」
「酷日本」戰略的意義不止在於民族自豪感。
安倍晉三正不遺餘力地試圖扭轉日本長達15年的經濟增長停滯狀況。
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開業的百貨店“ISETAN The Japan Store”裡擺滿了號稱代表“真正日本”的採用傳統工藝的餐具、服裝和食品等商品,不過前來光顧的客人卻寥寥無幾。
新店於2016年10月就已開業,不過實際情況與預期相去甚遠。2017年4~6月期的營業虧損額膨脹至預期的3倍以上。日本某商社駐馬來西亞員工認為“(這是在)強行推銷這就是日本”。
但到目前為止,總計24個項目、高達500億日元規模(敲定金額)的投資並未取得充分的成果。(附圖)




























































































